近日,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中國內地用戶月均手機上網費用是美國的4倍、韓國的20多倍、我國香港地區的上百倍,網速卻不及人家的一半。網費之貴,網速之低,立刻引來了網友的一片“口水”。
其實關于中國網費的高低、速率的快慢一直有爭議。但是,多年的謾罵與解釋,說的都是固網,即家庭網絡或單位網絡。但是,當手機上網興起,大眾逐漸把目光投向了移動網絡,那么,我國的移動網絡費用即手機網費真的有那么貴?
首先,報道的這組數據作者沒有給出來源,只是說“調查顯示”。但是,經過網友及媒體的挖掘,這組對比數據的來源很有可能是2011年年底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公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
該調查報告稱“寬帶費用方面,全國固網寬帶用戶上網1兆帶寬每月費用實際折合13.1美元,中國內地網民實際每月為1兆寬帶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說的是“固網寬帶”,在最新的報道中卻換成了手機上網。如此一來,這組數據對于移動網費的說服力也就沒有了。
那么我們的手機網費到底在一個什么水平呢?以中國移動北京地區“動感地帶”上網套餐一檔為例:38元人民幣,包含80分鐘本地呼叫時長、200條短信、200兆(國內)和60小時的WLAN手機上網時長。英國沃達豐2012年4月公布一款套餐:資費10.5英鎊(約合人民幣100元),網間300分鐘通話時長,短信不限,上網流量250兆,WiFi流量750兆。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認為,通過對比就不難看出,我國手機的網費在絕對值來看費用并不高。一般情況,手機網費應該以每兆多少錢來計算。但是4G的發展,國外很多運營商都采取不限流的套餐,如此一來,國外就要比中國便宜很多。例如美國運營商Sprint提供的80美元(約合人民幣490元)可獲得不限量的數據、短信和語音通話服務。“如果是上述算法,你說美國比中國便宜多少倍都可以。”曾劍秋解釋道。
從網速來看,我國3G網絡最高為14.4兆,國外的4G網絡則高達80兆,網速不及人家一半是有根據的。
那么我國的固網又在一個什么水平呢?從速率上來看,3G產業聯盟秘書長項立剛認為,我國的固網速率肯定沒有韓國和日本快,但跟美國是差不多的水平。“我在美國的朋友是25兆帶寬60美元(折合360多塊錢),我是180塊錢30兆帶寬。從絕對數來看,是差不多的,甚至美國要比我們高一些。”差距就在于收入的差距以及民眾滿意度的差距。
美國寬帶公司康卡斯特今年的資費標準是20兆每個月40美元(240多塊錢),北京聯通今年20兆寬帶的價格是178元。所以,中國的固網費用也并沒有那么夸張。
但是曾劍秋認為,無論固網還是手機上網,網絡服務還跟歐美、日本有很大差距,“網絡帶給民眾的滿意度跟不上用戶對于網絡的要求。這一點就要靠不斷投入的網絡建設、網絡服務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