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市場上各種納米概念風生水起,實際上有很多都是一些不靠譜的“偽納米”應用。
泛濫的“偽納米”
目前,我國的納米研究機構與應用單位眾多,與此相應的是五花八門的“納米”成果與產品層出不窮,一些企業和機構也隨意打出納米牌,將納米吹得神乎其神。這其中出現最多的就是紡織類產品,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一系列保健品種類繁多,藥品、被子、枕頭、套服、內衣、護膝、鞋墊襪子、護心卡等等,幾乎多不勝舉。這些“納米”紡織品號稱能產生大量負氧離子,體積小,能量大,能穿透人體皮膚,參與人體血液的循環,隨時隨地中和體內酸毒,解決因內分泌失調而引起的前列腺炎、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
此外,有些假冒的“納米”紡織品據說還能極強地放射和吸收人體所需要的生物波,產品生物波和人體生物波兩種生物波能量相互釋放和吸收,產生共振激活細胞,有效預防和輔助治療生物波紊亂而出現失眠、神經衰弱、憂郁癥等藥物無法解決的問題。更夸張的是,有些“納米”保健品還聲稱可以治療癌癥。
記者了解到,雖然近些年納米技術的應用和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作為一種尖端和前言的技術,其實際應用依舊十分有限,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所謂的納米技術名不副實,只能是不靠譜的“偽納米”。
“他們宣揚的一些功能也是騙人的。”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黃連生表示。
中國科學院院士、納米研究專家薛其坤認為,實際上現在市場的很多所謂的納米產品多是借納米技術進行的商業炒作。有的廠商趁大眾對納米概念不太清楚之際,標榜產品出自“納米技術”;有的廠商只做了一點皮毛工作,如往涂料里加些細粒、織物里加點微粉等,例如所謂的“納米洗衣機”只能說是添加了納米材料的洗衣機,而“納米冰箱”也不過是添加了一點納米無機物。
納米化妝品美容,既無標準也無法檢測
中國化妝品質量管理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齊昆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化妝品行業中,的確有不少化妝品企業使用了納米尺度的原料,也就是說其在原料吸收中有納米材料的成分,但是添加這樣的原料是否就能夠稱之為應用納米技術,他對記者坦承不好評價。
齊坤鵬也表示,對消費者而言,一個化妝品是否應用納米技術,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檢驗出來,所聽到的一般也都是來自廠家的說法。
四五年以前,多個品牌的納米黃金化妝品現身國內市場,引起轟動。這些品牌大都宣稱納米黃金可以美白、去皺甚至返老還童,而且價格都非常昂貴,每套產品在1萬~4萬元,最貴的甚至近17萬元。但是實際上目前世界上關于黃金的美容作用還沒有定論,我國對于黃金化妝品也沒有相應的生產標準、檢測標準,黃金做到納米級別就能夠返老還童更是缺乏科學根據。
記者經常在市場中看見一種“納米超纖維”毛巾,這種毛巾吸水又不掉色,看起來似乎是有點“納米”的影子在里面。隨后,便在網上搜索這款毛巾,其價格最低居然可以達到幾毛錢。但是專家稱“這種毛巾很難不含化學物質”,其所謂的超細纖維大多達不到納米級別,在另外一個方面,由于超細纖維屬于高分子材料 ,要將紡絲拉得很細,這種技術需要借助化學溶液才能完成。專家建議,這種化學溶液制造的毛巾還是要少用為妙,因為PH值很容易超出直接接觸皮膚紡織產品 PH值范圍4.0~8.5的要求。
專家表示,就是有的毛巾中加入了納米顆粒,其最多也只是起到抗菌的作用。
“偽納米”是如何產生的?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這些年,國內的納米熱中存在三個誤區:一是現在的納米熱并非真正的納米技術熱,而是出于商業、股市需要,對納米的惡意炒作,比如我國第一臺納米洗衣機的說法就不確切,這只能說是添加了納米材料的洗衣機,但商家就抓住“納米”概念進行宣傳;其次是“納米”、“微米”不分,尤其在化工原料業產品中用“微米”來冒充納米的現象尤為嚴重;另外,現在很多真正的納米技術還在實驗室中,需進一步研究,離上市、形成產品還有很長距離,但是市場上已經開始相關的炒作和忽悠。
薛其坤認為,真正的納米技術必須具備缺一不可的兩個條件:一是納米尺寸,納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略等于45個原子排列起來的長度,是絕對微觀世界的概念。二是自然界里所沒有的新物性異常吸附能力、化學反應能力、光催化性能等。正是納米的這些特殊效應,使得它在磁性材料、電子材料、光學材料、醫學與生物工程及環境保護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可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納米一般只沾了第一條的邊,但其納米應用沒有表現出自然界里所沒有的新物性,因此這樣算不上真正采用了納米技術。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黃連生表示,納米技術不僅僅是“小”的問題,其必須要“小到有質變”的尺度,而這個質變就是宏觀展現不出來的特性,這個特性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納米的原因。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副主任楊昭榮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納米材料是一類新型的功能材料,一種物體或者材料中是否體現納米技術關鍵不是是不是使用了納米材料,而是在使用這些材料以后其原來的功能是否有改善。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市場的納米概念過于混亂,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的確不好判斷哪些產品是真正使用了納米技術。由于大部分消費者對納米的認知程度較低,面對琳瑯滿目的所謂的納米產品與銷售人員的忽悠,他們也確實難辨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