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最高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首席女法醫王雪梅通過視頻聲明:辭去中國法醫學會副會長職務并退出中國法醫學會,并從此退出中國法醫隊伍。據介紹,事件起因為她認為2010年“馬躍地鐵站墜軌觸電身亡案”的鑒定結論“荒謬、不負責任”。
中國法醫學會工作人員表示,未收到王雪梅辭職及退會要求,真相如何雖目前尚未可知,但這已使得法醫這一本來就充滿神秘感的職業備受關注。事實上,大眾對法醫工作既熟悉又陌生。港劇《鑒證實錄》《法證先鋒》等都有著眾多擁躉,這些電視劇成為了普通大眾了解法醫這一職業的窗口,“拿手術刀的偵探”“穿白大褂的警察”也成了大眾心中法醫的代名詞。但是真實的法醫工作與電視劇中的表現又不盡相同。
電視劇往往會把法醫工作美化
在法醫類劇集中,我們最常聽到的臺詞估計是這種類型的:“死者:男,25歲,頭部受到鈍器重傷而死,初步估計死亡時間為昨日凌晨,已排除自殺的可能……”
如果你看到上述臺詞感到熟悉并認為這就是法醫的日常工作,那么你可能被誤導了。溫州醫學院法醫、知名法醫作家張志浩告訴記者,“大部分法醫專業從不和尸體‘打交道’。‘驗尸’只屬于法醫工作中的一部分——法醫病理鑒定”。
不僅如此,這些劇集的細節通常也并不寫實。北京中正司法鑒定所所長鄧亞軍介紹,“以DNA鑒定為例,按照劇中的表演,觀眾可能會認為鑒定結果‘立等可取’。其實,現實中DNA鑒定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以上。如果劇中加入‘請等待鑒定結果’這樣的語言以及實驗室工作場景,可能就顯得真實多了。”

在鄧亞軍看來,電視劇往往會把法醫工作美化了。“劇中的法醫穿著得體的職業裝,干練知性,工作似乎簡單又輕松。但是現實中,任何臟亂的環境,法醫都有可能接觸,工作辛苦壓力大,遠不像劇中那么‘光鮮’。當然,劇中‘加工’過的法醫形象確實很吸引人,讓更多人對法醫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對少男少女來說,有可能令他們對法醫工作產生職業幻想。”
法醫鑒定不光是與死人打交道
“電視劇中的法醫工作大多屬于法醫病理鑒定,負責鑒定死者死因與死亡時間,現實中王雪梅也主要從事這方面工作。而法醫其實還有很多類型。”鄧亞軍說。
張志浩介紹,“法醫做的最多的工作其實是法醫臨床鑒定,比如對打架斗毆事件或交通事故的傷者進行傷殘等級鑒定等,保險傷情鑒定也屬于此類。簡單地說,就是‘與活人打交道’。”
“另一大類法醫工作屬于物證鑒定,我從事的就是這一類型,比如親子鑒定,血液、口腔試紙等都是我們的鑒定目標。”鄧亞軍說,“此外,還有司法精神病鑒定和毒理鑒定。前者往往用于確定當事人在案發時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也就是是否具有行為能力。而后者則分析死/傷者是否中毒、中何毒以及中毒機理是什么。”
在所有法醫工作中,最神奇的可能要算是法醫人類學鑒定了,熱門美劇《識骨尋蹤》就反映了此類工作。鄧亞軍介紹,人類學鑒定根據骨骼特征能夠確定一具骸骨的性別、年齡與死亡時間等信息。而根據白骨進行顱面復原就屬于此類。
“這么多的類別,法醫系的學生每一樣都要學。進入工作崗位才會慢慢確定自己的法醫專業。”鄧亞軍說,“至于法醫的工作崗位,根據我國規定,公安系統有其自身法醫鑒定機構,而檢察院、法院所有進入訴訟程序的案子都要由我們這樣的第三方法醫機構提供鑒定結果,所以并非所有法醫都是‘穿白大褂的警察’。”

法醫是門“很新”的學科
在很多人的看法中,法醫是門“很新”的學科。法醫學需要用到DNA生物技術等現代手段,但是有些老方法也依然有效。如有些毒物的鑒定方法,以及通過尸體勒痕、鎖鉤來判斷死者是上吊自殺還是被人勒死后偽裝成自殺現場的方法也沿用至今。
張志浩說,法醫臨床鑒定的對象是傷者,所以基本設備、鑒定手段與普通醫生一致。而法醫毒理鑒定則需要用到化學分析儀器,如氣相色譜、液相色譜。
王雪梅稱,根據馬躍母親孟朝紅提供的事發當日馬躍遺體照片,她同意電擊致死的結論。但死者下頜一條3厘米長的傷口特征顯示,死者生前曾受到一次不致死的電擊,致其重心不穩墜落軌道,再次遭電擊、死亡。所以,死者的傷口應為生前傷。
法醫應如何確定生前傷還是死后傷呢?鄧亞軍告訴記者,“人生前受的傷會出現生活反應,比如皮下出血、表皮剝脫等;而死后血液沉積了,不會有皮下出血等現象。這樣就能夠根據表面進行的觀察獲得結果。但是,如果瀕死期也就是人快要死亡時受到創傷,生活反應就會很不明顯,這就需要把傷口取出做成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或采取其它方法鑒定。”
法醫確實有很“神”的地方
在影視作品中,法醫總是被表現得很“神”。事實上,除去藝術夸張,法醫確實有很“神”的地方。張志浩介紹,現在法醫最流行的概念或者說最神奇的地方,在于現場重建,也就是根據尸體和現場證據,還原案發當時的情況。這就像你努力去拼裝一套智力拼圖,同時又不讓你看到封面上的圖片,其難度可想而知。“現在現場重建,特別是根據血跡現場重建已經比較成熟了,是只要可能就會使用的法醫手段,但是需要極高的技術和經驗。”
另一種神奇的法醫手段是顱面復原,從事這一工作的法醫甚至被稱為法醫藝術家。他們能夠根據受害者或目擊者的描述重構出來面部的素描,也能夠根據白骨復原出死者生前的相貌。張志浩介紹,這不僅需要法醫素描功底,還考量電腦軟件計算和三維圖像技術。
“不過,與電視劇中一旦發現一具骨骼,調查人員就會馬上召來法醫藝術家不同,現實中,這只是最后一招而已,在試過諸如DNA、指紋、牙印等等各種辦法皆無效后才會訴諸面部重構。”張志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