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花椒芽菜屬于體芽菜,即采摘花椒樹上的幼嫩枝、葉和芽為菜,具有獨特的風味,且營養極其豐富,備受人們的青睞和喜愛。近年來,在花椒芽菜日光溫室栽培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露地網棚囤栽培技術,取得了明顯效果,為平順縣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提供了新技術。
關鍵詞:平順縣;花椒芽菜;網棚囤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0-54-02
平順縣地處太行山南端的上黨盆地邊緣地帶,位于晉、冀、豫3省的黎城、潞城、涉縣、壺關、林州5縣(市)環繞之中,為典型的石灰巖干石山區。境內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海撥最高1 876m,最低380m,平均海撥1 100m。該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1℃,年平均無霜期150d,年均降水量608mm。現有耕地1.292萬hm2,僅占總面積的8.5%;荒山荒坡13.13萬hm2,占86.8%。近年來花椒樹種植已具規模,成為平順縣的主要經濟作物產業。不少學者對花椒樹的種植技術進行了探究,諸如李安定等[1-2]對花椒人工林地生態需水量與生態虧缺水量及整地技術進行了研究;趙元惠等[3-5]對花椒的凍害及防護措施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有意義的成果。為了進一步擴大平順縣花椒芽菜的種植面積,提升經濟作物產業的發展水平,在花椒芽菜日光溫室栽培技術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露地網棚囤花椒芽菜栽培技術,為平順縣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提供了新技術。現將網棚囤花椒芽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網棚囤栽培技術
1.1 品種與種植園的選擇 根據平順縣的氣候特征以及荒山荒坡的地理特性,經過近年來的種植實踐,花椒芽菜的樹種應選抗逆性強、萌芽率高、成枝率多的樹種。花椒芽菜種植園宜選在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塊,有利于花椒樹根系的生長發育。
1.2 網棚建設 花椒芽菜網棚建設的標準和質量要求較高,網棚建設一般在3月進行,使用材料一般為60目尼龍紗網和微噴優質PE管,當花椒芽萌動后上網。棚網的寬度一般為10~12m,長度50~60m,棚頂高2~2.5m,棚內花椒樹植株的南北間距為4~6m,東西間距為2~3m。網棚支架可選用直徑4cm和6cm的鋼管或鍍鋅管搭建,網棚支架建成后,用鋼絲撐于支柱頂部,形成拱型大棚骨架,選用60目優質尼龍網按棚體大小做成防蟲網罩在骨架上,并在棚的四周開30cm的溝,用土把防蟲網壓實。在夏秋季節轉換的8月下旬到9月上旬,當氣溫轉涼后,則揭去尼龍網而覆蓋棚膜。
1.3 節水灌溉系統 節水灌溉系統是保障花椒芽菜生長豐產的主要環節。網棚建好后,在距地面1.6m處的每組支柱上架設直徑40cm的粗PE管,棚內支管采用直徑20cm的PE管,并安裝微噴頭。
1.4 采收種子及育苗 選擇10~15a生的盛果期花椒樹,當果實由綠變成紫紅色,種子變為藍黑色,有4%~5%的果皮開裂時即可采收,采收后在陰涼處晾干脫脂處理后作為備用種子。
在網棚中載種花椒芽菜一般選擇在秋季。網棚中留出1m的作業道,在作業道兩邊均勻留出50cm寬的作業道開畦,畦深2~5cm,均勻地撒上種子后,立即覆土1~3cm并進行鎮壓保墑。在幼苗生長期不能大水澆灌,要采用機械微灌技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苗木速生期需水量較大,可在早晨和傍晚進行適量灌水,灌水后地表有裂紋時要進行2~4cm深度的松土。實行早間苗、遲定苗的原則,當苗木長到3cm時,可按株距2~3cm間苗,間苗應在雨后或灌水后進行。當苗木長到10cm時,按株距6~8cm進行定苗,一般667m2留苗量2.5萬~3萬株左右。土壤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追肥一般在6月下旬,每667m2施肥5~10kg,肥料以尿素等速效性化學肥料為主。第二次追肥一般在8月中旬,適當施磷肥和鉀肥。
2 生產管理
2.1 光照調節 當進入夏季后,光照強,溫度高,蒸騰作用強,不利于花椒芽菜生長。要架設遮陽網,在夏季晴天上午10∶00至下午2∶00~3∶00要采取遮陽措施。
2.2 中耕除草 要及時去除花椒芽菜園地的雜草。由于花椒根系分布較淺,要采取淺鋤勤除的辦法,避免傷及樹根,在離樹根近的地方要采取人工拔草。
2.3 施肥 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667m2施3 000~
5 000kg農家肥,在第一次采摘芽菜后667m2要追施尿素15kg,在每次采芽后結合灌水施尿素15kg,葉面噴1次1:300尿素和1:300磷酸二氫鉀溶液,以補充樹體營養。
2.4 修剪 在合理密植的基礎上,要保持一定的光合作用。秋季落葉后根據花椒苗密度和生長情況,逐年間苗,以每1m2留健壯主枝120~150條為宜,并剪除基部的萌蘗枝,以保障養分的供給。
2.5 采收 當幼芽長度在12cm時為最佳采摘時間,此時嫩芽及嫩葉淡綠色,氣味芳香。采摘時要先采摘上部嫩芽,以促進下部芽生長,每次采摘時留2~3片復葉和1~2個側芽,使其輔養樹體。采摘下的嫩葉要逐一檢查,要做到3嫩(葉嫩、莖嫩、刺嫩)。在采摘芽菜時,要根據芽菜的生長情況分批、分期及時采摘,一般20~25d采收一茬。當年育苗,667m2產芽菜100kg左右,3a樹齡后667m2產芽菜在900kg左右,一次定植可連續采收10a以上。
3 病蟲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花椒芽菜常見病害主要有花椒銹病、花椒落葉病等。
花椒銹病防治:主要危害葉片,在葉背面出現銹紅色的不規則環狀孢子堆,嚴重時擴及全葉,影響花椒芽菜產量與品質。防治方法:萌芽前噴施波美5°石硫合劑一次,預防病害發生;發病時可噴1∶1∶100倍的波爾多夜、15%粉繡寧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80%抗菌素(402)1 000倍液進行防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適當修剪,增強光合作用,及時清除園內帶病落葉及雜草,減少越冬病原。
落葉病防治:主要危害葉片和嫩梢,使椒葉枯死脫落。防治方法:加強苗木檢疫,減少傳染源;發病初期用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潤干懸浮劑,連噴2~3次抑制落葉病的發生,確保花椒芽菜正常生長。
3.2 蟲害防治 花椒芽菜常見的蟲害有花椒蚜蟲、山楂紅蜘蛛等。
花椒蚜蟲防治:花椒蚜蟲主要吸食葉片及嫩梢的汁液,造成葉片卷縮,嚴重影響花椒芽菜產量與品質。主要防治方法有兩種:一是選用10%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50%蚜蟲乳劑4 000倍液、2.5%功夫乳液3 000倍液交替噴灑;二是架設銀灰色遮陽防蟲網等進行防治。
山楂紅蜘蛛防治:紅蜘蛛主要危害幼芽。主要防治方法:一是在芽體膨大時,向樹體和主干基部周圍土壤噴50~80倍液索利巴爾或波美5°石硫合劑;二是在蟲口密度大時,噴1.8集琦蟲螨乳油4 000倍液或73%滿特乳油1 000倍液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李安定,楊瑞,林昌虎,等.典型喀斯特區不同覆蓋下頂壇花椒林地生態需水量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1,35(1):57-61.
[2]李安定,喻理飛.貴州省喀斯特區基于林木耗水特征的頂壇花椒造林整地技術[J].中國巖溶,2009,28(2):189-193.
[3]趙元惠.晚霜凍對武都花椒的危害及防御措施[J].甘肅科技,2008,24(3):148-149.
[4]董三孝,趙俊俠,張中社,等.陜西花椒凍害的發生現狀及防治對策[J].陜西林業科技,2002:65-64.
[5]李小衛,賀文麗,張西玲.韓城大紅袍花椒凍害分析及預防[J].陜西氣象,2005:28-30.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