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祁門縣大棚辣椒周年栽培技術以及常見辣椒病蟲害防控技術,主要包括:實行早熟栽培技術,延后栽培以及嚴防重茬等。
關鍵詞:大棚辣椒;周年栽培技術;病蟲防治;祁門縣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0-56-02
近年來,祁門縣通過菜籃子民生工程,大力發展大棚蔬菜,面積快速增加,2013年全縣集中連片的高標準鋼管大棚蔬菜基地已達120hm2。菜農在常年蔬菜種植過程中,形成了多套大棚蔬菜栽培模式,筆者在對各大棚蔬菜基地進行技術指導過程中和菜農一起對這些栽培模式、市場蔬菜銷售信息和生產成本以及主栽品種辣椒周年栽培技術進行總結,提出了大棚辣椒栽培和常見病害防控技術對策。
1 大棚辣椒周年栽培技術
1.1 大棚蔬菜主要栽培模式 祁門縣菜農所有大棚蔬菜栽培模式中辣椒一直都是主栽品種,主要栽培模式有:春提早辣椒—秋延后辣椒;春提早番茄(茄子)—秋延后辣椒;早豇豆—秋延后辣椒;春提早辣椒—花菜(秋豇豆、芹菜、白玉春蘿卜)等。
1.2 大棚辣椒早熟栽培
1.2.1 播種育苗 我縣常用的早熟栽培辣椒品種為辛香2號、良椒618、中華辣神等。一般在10月10~20日播種,采用冷床育苗,苗床選在3a以上沒種過辣椒的大棚內,苗床土也選用3a以上沒種過辣椒的富含有機質的菜園土,苗床整理過程中撒入育苗基質,用量5㎏/m2,同時拌土撒入適量惡霉靈或苗菌敵粉劑進行苗床消毒。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處理,選擇晴天進行曬種,一般要曬2h以上,然后用50mg/kg高錳酸鉀液浸種15min,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一般用種量為20~30g/667m2,苗床整理后澆透水,再均勻撒上種子后蓋上薄薄一層育苗基質,套上小弓棚。
1.2.2 苗期管理 經過40d左右,秧苗有4~5片真葉時移植到營養缽中。根據氣溫變化,適當通風煉苗,培育壯苗,同時要注意保暖,寒流來襲時,除了要蓋好大棚膜、弓棚膜外,還要在弓棚上加蓋草簾或無紡布保溫。苗期病害主要為猝倒病和灰霉病,發現病苗應及時拔除,同時用藥劑進行防治。
1.2.3 及時定植 定植選在2月中下旬,栽前要及時清理上茬蔬菜殘留的枯枝葉,將腐熟的雞糞和三元復合肥均勻鋪在棚內,一般雞糞用量為1 500㎏/667m2,三元復合肥用量為30㎏/667m2。用雞糞作為種植大棚辣椒的基肥,是我縣菜農在常年種菜中總結出的一種高產施肥經驗,一般在各家的田頭挖一個50m2的積肥坑,坑內底部和四周鋪上薄膜,以防肥料流失,常年堆積雞糞,雞糞堆好后蓋上薄膜,用木塊、石塊壓實,一般要堆積4~6個月充分腐熟,才能使用。同時均勻撒上“佳菲寶”微生物菌劑(用量500g/667m2)和3%辛硫磷顆粒劑(用量
1 000g/667m2),可減少線蟲病、疫病、枯萎病等重茬病和地下害蟲的發生。最后用旋耕機翻耕后整地筑畦,4.5m寬的大棚整成雙畦,6m寬的大棚整成3畦,每畦栽植辣椒苗4行,株行距為40cm×50cm,每667m2栽3 500株,栽后安好滴灌,鋪好地膜,澆足定根水。
1.2.4 田間管理 定植后,要及時扣好大棚膜保溫7d,以利緩苗。辣椒苗活棵開始逐步揭膜通風,期間要依據氣溫的變化揭膜或蓋膜,保持白天棚內溫度20~25℃,夜間棚內溫度不低于15℃,經過30~45d辣椒苗開花掛果時開始整枝。植株分杈以下的所有枝葉全部打掉,整枝要選在晴天的下午進行,有利傷口愈合。為了防止辣椒植株倒伏,可在棚內畦的兩側每隔5m處插上竹竿,在距地面40cm處用細鐵絲將竹竿與竹竿之間連著,支撐辣椒植株。第一茬辣椒采收后,開始第一次追肥,追肥采用“海利爾”有機質營養液桶裝肥,用量12.5㎏/667m2,通過滴灌系統施入,每采摘一茬辣椒追1次肥,共追肥3~4次。5月份進入梅雨季節時要及時清理好大棚四周排水溝,每次強降雨后,田間積水要及時排出,如來不及排水,要用抽水機及時抽出積水,以防內澇。
1.2.5 采收 首先采摘分杈處的門椒,采收標準為果皮淺綠并具光亮,果實不在膨大。同時參考市場行情,第一茬辣椒采收后,每隔4~5d采收1次,一般我縣春辣椒產量為3 500~4 000kg/667m2。
1.3 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
1.3.1 品種選擇 秋延后栽培辣椒主要通過大棚等設施延后種植,為國慶節、元旦、春節市場供應新鮮辣椒。品種主要選擇果型較大、色澤鮮艷紅亮、生長勢強、較耐低溫的品種。用于秋延后栽培的辣椒品種有:紅金龍、禾椒23、辛香2號等。
1.3.2 育苗 一般在7月8~18日期間進行播種,每667m2用種量為40~50g,播前種子要進行處理,曬2h以上,用50~55℃溫水浸15min,再用干凈涼水浸泡4h后瀝干。苗床整理與早熟栽培相似,苗床播前要澆透水,種子均勻撒播后,蓋上薄薄一層育苗基質,再鋪上一層稻草保濕,扣上大棚頂膜,頂膜上再加蓋遮陽網,兩邊通風。因8月份氣溫很高,苗床要勤檢查,保持適當水分,出芽后移去稻草。經過15d左右,幼苗有2~3片真葉時,將幼苗移植到營養缽中。
1.3.3 定植 8月10~20日開始定植,定植前大棚內要清理干凈,扣好頂膜,棚內均勻鋪上腐熟雞糞肥、三元復合肥,每667m2施腐熟雞糞肥2 000㎏、三元復合肥35㎏,同時每667m2均勻撒上微生物菌劑800g、3%辛硫磷顆粒劑1 500g,用旋耕機翻地筑畦,4.5m寬的大棚整成2畦,6m寬的大棚整成3畦,每畦栽植辣椒苗4行,株行距為30cm×40cm,667m2栽4 500株,栽后安好滴灌,鋪好地膜,澆透定根水。
1.3.4 田間管理 定植后,因8月下旬氣溫很高,要通過滴灌系統保持適當水分,經過7d左右基本活棵后,及時培土,將所有辣椒苗扶正。栽后30d到了9月中旬,辣椒都已掛果時,開始整枝。為了防止辣椒植株倒伏,每棵辣椒旁插上一根竹竿支撐植株。9月下旬辣椒果實開始膨大時追1次肥,追肥采用有機質營養液桶裝肥,每667m2施20㎏,通過滴灌施入,全生長期只追1次肥。隨著氣溫下降,要及時上好圍膜,大棚膜要拉緊蓋嚴保溫,立冬前大棚內小弓棚膜也要蓋好,寒潮來襲時還要在小弓棚膜上加蓋一層無紡布保溫。氣溫回升時,要及時放風,揭去無紡布增加光照。
1.3.5 采收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部分辣椒果實已充分膨大,可采收一部分青椒上市,先采門椒。到11月中下旬,所有辣椒都已基本轉紅,從這時候起,根據市場行情,在元旦、春節期間,隨時采收上市。我縣秋延后栽培辣椒一般產量在3 000㎏/667m2左右。
2 大棚辣椒常見病蟲害防治
2.1 重茬病 每667m2用“佳菲寶”微生物菌劑(250g/袋)2~3袋,結合大棚耕地均勻撒入地中進行土壤消毒,可減輕疫病、枯萎病等重茬病的發生程度。
2.2 立枯病 立枯病和猝倒病一般發生在幼苗期,當苗床同時出現立枯病和猝倒病時可噴72%霜霉鹽酸鹽6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一般每隔7d噴1次,連噴2次。
2.3 疫病 疫病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可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預防,每隔7d噴1次,連噴2~3次。發病時,要在發病初期用藥,可用64%惡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每隔7d噴1次,連噴3次。
2.4 病毒病 以預防為主,用一遍凈加病毒A噴灑防治蚜蟲傳病可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發病時,可選用1.5%植病靈乳劑800倍或51%病毒K乳油600倍液噴霧結合灌根防治,每7d噴1次,連噴2~3次。
2.5 灰霉病 發病時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由于大棚的高濕條件有利于灰霉病的發生,在用液劑噴灑時應選擇在晴天的上午,用藥后扣棚提溫,然后將棚開個小縫,將濕氣放掉,每7d噴1次,連噴2~3次。
2.6 炭疽病 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每7d噴1次,連噴2~3次。
2.7 瘡痂病 發病時可用1∶1∶2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500倍液等噴灑,7d噴1次,連噴2~3次。
2.8 青枯病 發病時及時清理病株并帶出棚外深埋,在病穴四周撤少量生石灰。用72%農用鏈霉素400倍液灌根,7d1次,連續3~4次。
2.9 蚜蟲 可選用10%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1.8%黎蘆堿水劑800倍液防治。7d1次,連續2次。
2.10 白飛虱 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Bt乳劑(100億孢子/mL)2 000倍液噴霧,7d1次,連續3次。
2.11 防治注意事項 在采用藥劑防治辣椒病蟲害時,除要正確診斷外,還應注意:要根據病蟲害種類,選擇對口的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菌劑、殺蟲劑,并交替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嚴格掌握最佳防治期、最佳用藥量以及安全間隔期,嚴格執行農藥安全操作規程,避免造成農殘超標。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