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關系著人類、社會、經濟、生態的和諧發展,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肩負著調控和引導森林資源走向良性循環軌道的重要任務。該文結合榆陽區的實際情況對榆陽區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培育、發展、開發、利用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與廣大森林資源管護工作者共同探討。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對策;榆陽區
中圖分類號 S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0-86-02
森林作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是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的依存之所,不僅有著豐富的物種資源,可以提供大量的林木和生物資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調節作用,可以保護土壤、保持土壤肥力、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凈化空氣。因此,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關系著人類、社會、經濟、生態和諧發展的重要問題,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更是肩負著調控和引導森林資源走向良性循環軌道的重要任務。
榆陽區作為榆林市唯一的市轄區,位于陜西省的北部,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的交接地帶,主要以風沙草灘為主,有“塞上榆林十八灘,水清草綠似江南”的美譽。榆陽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的挖掘和采伐對森林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榆陽區近幾年來一方面推動經濟增長,一方面保護環境,完成了大面積退耕還林(草)、宜林荒地造林種草、封山育林工作,在擴大森林總量與規模的同時,還依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管理、培育、發展以及合理的開發、利用,以改善生態環境。但是在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下面筆者根據工作實踐進行分析。
1 榆陽區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亂占林地和偷牧毀林的現象時有發生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部分素質較低的人為了一己私利濫占林地、偷牧毀林,雖然多次進行管理、說服、教育和處罰,但是還是屢禁不止,依舊存在僥幸心理。還有部分地區,只考慮小范圍的經濟效益,缺少全局意識,思想覺悟較低,目光短淺,破壞了大量具有較大潛在升值空間的育林區,過度采伐、甚至出現林地逆轉現象。這些盲目以犧牲森林資源為代價換取的經濟發展,最終破壞了生態環境。
1.2 森林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由于榆陽區森林資源整體的質量較低,所以保護工作量大、范圍較廣、人力資源有限,對于部分地區的濫占林地、偷牧毀林不能及時發現,即使發現進行管理,保護和管理人員走后,此類行為還是屢禁不止,給封山育林工作帶來了較大困難。二是從森林資源保護的工作側重來說,還存在板塊和比重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片面的追求造林數量和規模,而不注重造林質量,同時工作板塊內部還存在“重營造、輕撫育”的問題。對于造林與撫育工作的比例關系,沒有達到一定的管理認識高度。由于過于重視營造,將大部分的力量集中在此環節的工作中,從而忽視了撫育工作,甚至沒有開展撫育工作,因此形成森林重造輕管的局面,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和鞏固。隨著造林面積的不斷擴大,帶來管理與保護上的困難,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壓力大。三是不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帶來一系列問題。由于樹木的品種、粗細、大小、品質不同,導致經濟價值不同,在采伐過程中常存在采大留小、采好留壞,主伐珍惜物種和大徑級林木,這種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為使森林物種減少、質量下降、生態功能減弱,從而影響森林資源的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1.3 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體系不健全 保護與管理體系不健全首先表現在相關政策、制度、法律法規等規范化體系不健全,而且存在疏漏。管理體系陳舊,管理指標和規定不切實際,不能適應新形勢、新發展,從而也影響了森林保護管理工作問題的解決。其次,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沒有根據科技發展使用先進的、配套的管理工具,簡化工作流程與難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力度。
1.4 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部門保護和管理人員畏懼困難,素質較低,責任心不強,怕得罪人,甚至出現以權謀私的行為。這種執法不嚴、執法犯法的行為嚴重損壞了森林保護與管理工作的嚴肅性。部分地區或單位在貫徹落實保護管理森林資源的法律法規時,流于形式,大作表面文章,不能真正深入和落實,影響工作效果。另外,由于基層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條件較差、環境惡劣、危險系數較高、工作量大、待遇低,不能對嚴格執法的林業行政執法人員做好保護,在執法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人身安全侵犯,甚至還出現事后打擊報復的行為,導致機構不穩定,人員流動較大,管理隊伍松散,林業行政執法消極。
2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對策
2.1 加強思想教育,調整產業結構 意識支配行動。只有從根本上扭轉違法犯罪、濫砍濫伐、亂占林地和偷牧毀林人員的思想意識,加強教育工作,使他們意識到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才是依靠森林生存和生活的唯一出路,貪圖個人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行為,于人于己于子孫后代都是不利的,更是不可取的。同時,還要從經濟轉型和調整產業結構上入手,拓寬農民致富渠道。通過林種樹種和治理相結合的模式,提高農民收入,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形成產業鏈條,促進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以減少農民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此外,還要通過電視、廣播、標語、宣傳車、展板、宣傳咨詢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使當地人民了解國家林業法規和政策,使其知法懂法,提高依法守法自覺性。
2.2 加強保護和撫育工作,合理開發利用 首先要加強執法檢查力度,充分調動人力資源,發揮林業派出所、林政稽查隊和草原監理站的執法職能,堅決打擊亂砍、亂伐及非法侵占林(草)地的不法行為,避免屢禁不止的惡劣行為。其次,應加強森林的撫育工作,合理分配造林和管理之間的工作配比,加大對撫育工作的重視力度,減少低質量的擴大森林面積,促進良好森林資源循環系統的形成。再次,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森林資源,嚴格控制和審核征用林(草)地報批審批制度。在森林資源的采伐上要注意珍惜物種和大徑級林木的保護,在發揮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調配采伐樹木的品質與品種。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森林采伐限額計劃與制度,并按照規定嚴格執行。堅決制止亂砍濫伐和超限額采伐的行為。通過采伐計劃控制亂砍濫伐和不合理開發利用的行為,使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可以有目的的進行管理。還可結合采伐區域的更新造林計劃與檢查驗收制度一起進行,建立林業投入機制,以完善采伐更新造林的制度,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此外,還可以利用榆陽區森林景觀優勢,發展森林旅游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2.3 建立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系 針對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體系出現的問題,榆陽區可以制定新的、適應當前發展的制度,對全區全面實行封禁,實現退耕還林和封山禁牧的有機結合,確保生態建設成果。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多方面的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和監督。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性較強的管理處罰制度,推行并落實責任管理制度,對林區進行分區域責任制管理,不同區域根據森林資源現狀制定保護責任和目標,并進行考核管理,以加大退耕還林還草的管護力度。在維護林權證的法律地位方面,應健全林權證發放工作流程和管理辦法,切實保護森林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在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基礎設施上,應加大林業科研投入,提高林業發展科技含量,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通過應用先進技術對森林進行監控,建立自動報警系統,及時發現并制止違法行為。
2.4 加強管理隊伍建設 建立執法機關內部的監督約束機制,規范制度,加大林業執法力度,維護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嚴肅性和法律性。執法人員要廉潔與公正。認真落實森林資源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對林業行政執法人員要加強保護,確保執法人員的安全,避免打擊報復、暴力反抗的行為。同時,還要改善執法條件和保障執法的基本經費,穩定基層林政執法隊伍,減少人員流動,使保護和管理工作具有可持續性,調動林業行政執法者積極性。
3 結語
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因此,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工作人員應堅持以興林富民為宗旨,著力構建生態文明,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全面推進森林經營,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穩定林地的根基,鞏固生態性林地,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典.紫金縣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淺議[J].綠色科技,2013(4).
[2]洪端芳.福建省林改后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形勢及其對策[J].林業勘察設計,2007(9) .
[3]張建文.淺談森林資源保護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湖南農機,2012(3).
[4]王志清,汪來德.對當前森林采伐與資源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00(12).
[5]王招英,姜偉.浙江省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現狀與對策[J].華東森林經理,2005(3).
[6]汪曉鐘.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現代園藝,2012(3).
[7]胡炳森.淺談森林資源保護中存在問題及措施[J].現代園藝,2013(1).
[8]湯祥金,劉志國,徐京萍.安源林地資源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J].綠色科技,2012(8).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