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述了宿州市開展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內容、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為進一步推進動物防疫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構建動物防疫長效機制提供借鑒。
關鍵詞:動物防疫;標準化創建;綜述;宿州市
中圖分類號 S8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0-93-03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緣,與蘇、魯、豫3省11縣接壤,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埇橋區4縣1區,總人口6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5萬人,占84.25%。宿州是全省畜產品重點產區,是全國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規劃中的肉牛和肉羊養殖優勢產業帶,埇橋區、靈璧縣、泗縣、蕭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碭山縣是全省生豬調出大縣。
隨著畜牧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密度不斷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機會增多,病原變異幾率加大,新發疫病發生風險增加,加之活畜禽跨區調運和市場準入機制不健全,畜禽重大疫病給畜牧業造成的風險日趨突出。同時,人口增長、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尤其是近幾年發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豬鏈球菌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甲型H1N1型流感等,不僅使畜牧業遭受重大沖擊,而且危及到公共衛生安全,直接影響到畜牧業健康發展。
針對國內重大動物疫情現狀,同時基于多年來防控工作實踐經驗以及公眾對公共衛生問題的關注,為全面提升動物防疫水平和成效,推進動物防疫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構建動物防疫長效機制,宿州市從2012年起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了“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
1 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內容
建立和完善覆蓋動物防疫工作各環節的標準體系,在免疫、監測、消毒、管理、人員、設施等方面全面達到標準化要求,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和流行。活動內容包括以下5方面:
1.1 強制免疫標準化 一是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參加示范創建的鄉鎮要根據當地防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在認真組織開展春、秋兩季集中強制免疫的同時,要全面落實常年免疫措施,督促規模養殖場按免疫程序及時實施免疫。二是免疫操作標準化。根據《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技術規范》,嚴格疫苗的運輸、保存、免疫前準備和免疫接種等各項免疫操作。三是規范免疫檔案。規范免疫記錄、免疫證明、疫苗出入庫記錄等檔案資料(紙質和電子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做到鄉鎮畜牧獸醫站(基層防疫員)持有的免疫檔案、養殖戶(場)持有的免疫證明與免疫家畜佩戴的二維碼標識相符。
1.2 監測工作標準化 一是積極開展主動監測。根據疫病流行特點,按照《動物疫病免疫抗體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主動開展免疫效果監測和病原學監測。對具備監測能力的場戶,督促其按監測技術規范要求自行適時開展監測,并做好各項記錄。二是做好臨床監測。鄉鎮獸醫技術人員、村級防疫員對轄區內規模養殖場戶定期巡查并記錄畜禽健康狀況。
1.3 規范消毒 指導轄區內規模養殖場戶、動物交易市場等按照《動物疫病防控消毒技術規程》規定薦內容建立和完善消毒制度,做好消毒記錄。
1.4 防疫設施標準化 參加示范創建的鄉鎮,要有足夠的、適合防疫需要的防疫設施和設備,包括:辦公場地、辦公設備、消毒器具、疫苗貯藏設備、免疫器具、診療設備及移動智能識讀器等。
1.5 防疫管理標準化 一是人員規范。要配備一定數量的、適合防疫需要的、具有一定資質的獸醫防疫技術人員負責防疫工作。二是防疫信息管理規范。規范防疫信息檔案日常管理、防疫信息報送、疫情報告等工作。對疫苗采購、領用和免疫情況實行月報告制度,集中強制免疫進展情況實行周報告制度,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緊急免疫情況實行日報告制度。并明確專人負責按時、按要求上報防疫信息。三是規范責任制。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鄉鎮畜牧獸醫站和養殖場戶簽訂責任書,明確防疫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四是全程監管動物防疫工作。做好動物及動物產品生產全過程的防疫監管工作,立案查處阻擾或逃避強制免疫的不法行為。在出具畜禽檢疫證明時,要嚴格核查,確保出欄、調運畜禽的免疫有效。對調出縣區行政區域的種畜禽或其他非屠宰畜禽,應在調運前14d進行一次強化免疫。
2 主要措施
2.1 加強組織領導 動物防疫標準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加強領導是保證其順利實施的關鍵。一是積極爭取領導重視。經過宿州市農委大力宣傳和匯報,試點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求重視實施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工程。二是健全組織機構。為加強對“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的領導,市印發了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市農委分管副主任為組長,市動物疫控中心主任及各縣區畜牧獸醫局局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管理、指揮和監督全市創建工作。5縣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負責轄區內創建工作的領導。三是實行目標責任制。宿州市將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納入了全市動物防疫目標考核內容,所有試點鄉鎮均簽訂了承諾書,實行以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為主要內容的責任制,并制定了專項考核辦法,以穩步推進工作。
2.2 制定多項地方標準 動物防疫標準是動物防疫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診斷、預防、控制和撲滅提供重要技術支持。2011年,市質監局以宿質函[2011]14號文發布了宿州市動物疫控中心組織制定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效果評價標準》、《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技術規范》、《動物疫病免疫抗體監測技術規范》、《主要動物疫病緊急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動物疫病防控消毒技術規程》等5項動物防疫地方標準,為全市動物疫病防控科學化、標準化及長效機制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2.3 精心組織實施 一是選好先行試點鄉鎮。按照“加強領導、密切協作,建立標準、完善制度,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確定了具有一定條件和基礎的12個鄉鎮進行試點,在技術支持、人員培訓、設備配備等方面給予傾斜,試點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積累了經驗。二是認真安排部署。印發了活動實施方案和考核驗收標準,每年都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對策和措施,部署安排示范創建工作,市、縣、鄉鎮三級聯動,有力有序地推動了工作開展。三是加強技術培訓。市及各縣區把規范防控工作、提升防控技能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了嚴格的培訓制度和計劃。采取以會代訓、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通過市培訓縣骨干、縣培訓鄉骨干、鄉培訓村防疫員進行了逐級集中培訓活動。據統計,全市共舉辦防疫檔案制作、采樣、流行病學調查等各類培訓班24期,培訓人員2 500人次。培訓增強了各地做好示范創建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四是加強督促檢查。市動物疫控中心多次組織人員到鄉鎮實地調研,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和建議,總結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每年春秋季動物防疫督查各級都將示范創建活動作為重要檢查內容。五是組織動物防疫知識競賽。為進一步推動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的開展,提高防疫人員理論水平,2012年組織開展了宿州市首屆“金宇保靈杯”動物防疫知識競賽活動。全市共843人參加預賽,50人參加決賽。市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對參加決賽成績前20名的選手和成績總和前三名的縣(區)進行了表彰獎勵。
2.4 加強宣傳工作 一是做好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宣傳工作。在創建活動啟動前,市農委就多次向市政府分管領導、主要領導作專題匯報。活動期間編印10期工作簡報,報送省畜牧局、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二是加大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橫幅、宣傳欄、宣傳冊、明白紙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努力營造動物防疫工作的良好環境。據統計,全市共印發動物防疫宣傳冊3 000多冊,宣傳單15 000張,制作宣傳橫幅55條,和宿州電視臺“農事”欄目合作拍攝制作專題8期。2012年4月22~24日,第三十三屆蘇魯豫皖四省獸疫聯防會在山東省荷澤市召開。會上,宿州市就動物防疫標準化建設工作進行了典型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2012年3月26日和12月12日,宿州市委機關報—《拂曉報》分別以“我市全面啟動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我市完善動物防疫長效機制”為題對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進行全面報道。三是加強對養殖場戶的宣傳。利用新型農民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等項目以及開展科技下鄉、畜牧科技進萬家活動等形式,向養殖場戶廣泛宣傳,提高其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
3 動物防疫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取得的成效
3.1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初步行成了上下貫通、橫向協調、有效運轉、保障有力的動物防疫體系,示范創建鄉鎮基本實現了以“十化”為主要措施的標準化防疫技術。即:免疫程序科學化、免疫操作標準化、防疫設施設備現代化、制度管理科學化、疫病監測日常化、免疫消毒程序化、病害處置無害化、記載標識可追溯化、觀察監控電子化、防疫監管全程化。
3.2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顯著 重大動物疫情連續10a保持平穩,未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仔豬腹瀉病、山羊痘等重點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畜禽生產實現“六連增”。全市肉蛋總產73.9萬t,同比增長7.2%;其中肉類產量48.5萬t,居全省第三位,禽蛋產量23.8萬t,居全省第一位;畜牧業產值150.4億元,規模飼養比重61%。豬、禽、大牲畜的發病率分別下降到8%、12%、5%,每年減少畜禽發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億元,有效保障了畜牧業健康發展。
3.3 出臺《宿州市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為全面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宿州市組織有關領導、專家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宿州市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市政府以宿政辦秘[2012]134號文件發布實施。
《規劃》以國家和省規劃為依據,結合我市實際,突出地方疫病防治特點,合理確定重點工作任務,對我市動物疫病防治2012-2020年的發展進行了初步規劃,體現了規劃的針對性、具體性和可操作性,《規劃》的發布具有標志性意義。
3.4 促進了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 2012年全市創建部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家,省級標準化規模畜禽養殖示范場(小區)12家;市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1家;發展規模化養殖場(小區)412個。全市擁有年出欄500頭以上豬場645個,5萬只以上肉禽場57個,存欄1萬只以上蛋禽場99個,現有省級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市級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52家。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