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進行小麥配方肥示范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施用小麥配方肥處理區667m2產量476.5kg,較有機-無機肥區增產9.49%,較習慣施肥區增產18.59%,比空白對照區增產56%。該小麥配方肥配方合理,養分協調,有利于降低肥料成本與農業面源污染,為小麥配方肥在泗城鎮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關鍵詞:小麥;配方肥;對比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45-02
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在泗縣已實施5a,目前,泗縣土肥站已研制出小麥施肥配方(20-16-9)一個,并與安徽省司爾特肥業公司合作投入配方肥生產。為驗證該配方在本地的應用效果,2012年10月筆者特在泗城鎮大周村進行對比試驗,通過小麥配方肥大田示范對比試驗,綜合比較肥料投入、小麥產量、產投比等指標,客觀評價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為小麥配方肥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小麥品種:皖麥52;小麥配方肥(20-16-9),司爾特公司提供;有機-無機肥(15-5-5,有機質20%);普通三元復合肥(15-15-15);尿素(46%)。
1.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該試驗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泗城鎮大周村實施。試驗地土壤類型為砂姜黑土,地勢平坦、整齊,交通便利,排水方便,土壤肥力中等,有機質17.6g/kg、全氮1.15g/kg、有效磷11.2mg/kg、速效鉀152mg/kg、pH值為7.8,在本鎮的地力水平中具有代表性,前茬作物為玉米。
1.3 試驗設計 根據技術規范要求,該示范對比試驗采用簡單對比的方法設置,只設4個處理,即小麥配方肥施肥區、有機-無機肥施肥區、習慣施肥區和空白處理區,無重復。小麥配方肥區面積為333.5㎡,有機-無機肥施肥區為333.5㎡,習慣施肥區為333.5㎡,空白區50㎡。
1.4 施肥設計 處理1:小麥配方肥區,667m2基施配方肥50kg、拔節期667m2追施尿素12.5kg;處理2:有機-無機肥區,667m2基施有機-無機肥50kg+15kg尿素、返青期667m2追施12.5kg尿素;處理3:習慣施肥區,667m2基施普通三元復合肥25kg+25kg尿素、返青期667m2追施12.5kg尿素;處理4:空白區,不施任何肥料。各區追施,皆采用遇雨撒施方法。
1.5 田間管理 除施肥外,各處理其他田管措施一致。試驗田于2012年10月12日整地、施基肥、澆灌,10月13日統一采用機播,播種量為12.5kg/667㎡,行距20cm;2月20日667m2用10%苯磺隆10~15g、20%井岡霉素可濕粉50g加2.5%氯氟氰菊酯乳油50mL對小麥病蟲草綜合防治一次;處理1區于3月17日遇雨撒施6.25kg尿素,處理2、3區于2月3日遇雨撒施6.25kg尿素;4月28日667m2用25%咪鮮胺乳油60mL+5%啶蟲脒乳油50mL+98%磷酸二氫鉀100g進行“一噴三防”;6月9日實收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通過田間生育期記載(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該示范對比試驗各小區各個生育時期差異不大,處理4生育前期相對推遲,生育后期相對提早;處理1冬前分蘗分別比處理2、處理3、處理4多2萬、1萬、17萬,處理1冬前次生根分別比處理2、3、4多0.3條、0.1條、1.5條;另處處理1、處理2在抗凍性、耐旱性、熟相均比處理3、處理4表現好。
從表3看,小麥配方肥667m2新增純收入865.8元,有機-無機肥667m2新增純收入766.9元,習慣施肥667m2新增純收入721.4元,分別比空白新增純收益229.0元、130.1元、84.6元,小麥配方肥產投比較有機-無機肥產投比、習慣施肥產投比都高。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小麥配方肥對小麥有明顯的增加冬前分蘗與根系量及增強小麥抗凍害、耐旱性的作用;與有機無機施肥區與習慣肥區相比在小麥產量三要素方面,穗粒數、千粒重提高效果明顯,起到了節本增效、培肥地力效果;同時節約氮肥有利于保護環境、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值得在本地大面積推廣應用。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