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更好地在郎溪縣推廣優質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進一步了解新品種在郎溪縣的適應性、豐產性、穩產性,于2012年在郎溪縣進行品種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兩優996、兩優新90、Y兩優6號、Y兩優95適合在郎溪縣推廣種植,其中兩優996待通過合法審定后,可在郎溪縣作為調節茬口的主導品種進行種植推廣;隆示7號、隆示6號、Y兩優2號和Y兩優646有待進一步試驗;全兩優2號、強兩優2號、Y兩優5867、未兩優6號、齊兩優918不適宜在郎溪縣種植。
關鍵詞:雜交水稻;對比試驗;郎溪縣;2012年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46-03
為了更好地在郎溪縣推廣優質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在縣農業局、種子管理站的統一布置下,由部分種子經營企業提供有推廣潛力的苗頭品種,在農業科技示范場試驗田設置對比試驗,以期從中篩選出幾個適合我地栽培且適應性強、豐產性高、穩產性好、米質優的優良品種。
1 對比試驗品種
試驗的新品種共計14個,分別為:兩優新90、全兩優2號、強兩優2號、隆示7號、Y兩優5867、Y兩優2號、Y兩優6號、Y兩優646、Y兩優95、隆示6號、未兩優6號、齊兩優918、兩優996和豐兩優香1號,以我地主推的優質高產雜交稻品種豐兩優香1號作對照(ck)。
2 對比試驗過程
2.1 田間設計 本次對比試驗品種隨機編號排列,未設重復,每品種面積133.4m2,中間設操作行,統一拉線栽秧,統一栽植密度為24.0cm×26.6cm,即1.04萬穴/667m2,每穴1株苗。
2.2 育秧及苗床管理 本次育秧采用常規露地濕潤育秧,統一于5月1日浸種催芽,5月4日直接播種下秧;苗床前茬為空白秧田,冬前深翻凍垡,基肥為“司爾特”牌45%三元素復合肥40kg/667m2、尿素10kg/667m2混施;5月29日追施1次送嫁肥,為了考察其品種在我地的抗逆性故沒有進行病蟲害防治。6月5日統一移栽,秧齡32d。播后天氣正常以多云到陰天氣為主,苗床水源條件較好,3葉期后建立淺水層,促其分蘗,故秧苗素質較好。
2.3 大田管理 前茬為小麥茬田,肥力中等偏上,土質為黃泥田;移栽時用“司爾特”牌45%三元素復合肥35kg/667m2作基肥;大田耕作為機旋耕后放淺水耙平移栽;移栽后7d,6月12日用尿素10kg/667m2拌除草劑追分蘗肥除草一次;7月16日進入分蘗高峰期;7月20日左右自然落干,這期間天氣以天晴少雨為主,水稻試驗田自然烤田一次。根據試驗田“治蟲不治病”的原則,7月28日和8月15日分別用“杜邦康寬”10mL/667m2+“噻嗪酮”40g/667m2兌水50kg均勻噴霧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蟲害。8月12日左右陸續進入抽穗期,9月16日左右進入成熟期,9月28日統一收割。
2.4 天氣對水稻生長以及產量形成的影響 4月中旬至5月下旬氣溫由暖變熱,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氣溫正常雨水也較正常,旱秧苗床直接抽水保濕出苗,故水稻秧苗生長正常;6月上中旬又以多云到晴天氣,水稻秧苗栽插后氣溫雨水適宜,秧苗生長旺盛;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晴熱高溫和干旱天氣為主,水稻秧苗生長迅速由返青至濃綠水稻分蘗進入高峰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出現長時間高溫干旱天氣,使得大部分進入孕穗期的大穗型超級稻品種,后期養分利用不足、揚花不暢從而空癟粒增加,結實率下降;8月中旬到9月上旬由于受臺風的影響又出現一段時間的陰雨及暴雨天氣影響了水稻的生長,生育期延長、同時還造成穗期病害加重,除早熟品種外部分遲熟品種都出現稻曲病,但稻瘟病和往年相比較輕;9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轉晴,水稻生長正常并順利地進入成熟收獲期,故總體產量水平較好。
3 對比試驗結果
3.1 產量 各品種間產量均有差異,且所有品種均比ck增產,產量最高的是隆示7號,單產605.68kg/667m2,比ck增產15.14%;其次是兩優新90單產602.42kg/667m2比ck增產14.52%;隆示6號、Y兩優6號和Y兩優95分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單產分別為599.65kg/667m2、595.53kg/667m2和593.74kg/667m2;產量最低的是ck和全兩優2號,單產分別為526.04kg/667m2和530.68kg/667m2;其余品種都相近在560~580kg/667m2(表1)。
3.3 主要經濟性狀 全生育期最長的是隆示7號,比ck長7d,為142d;Y兩優5 867、Y兩優2號、Y兩優6號和隆示6號等4個品種比ck長6d,為141d;其余品種均比ck長1~4d,基本為135~138d。株高最高的是隆示6號為124cm,其次是未兩優6號、齊兩優918和隆示7號為122cm;兩優新90、全兩優2號、強兩優2號、Y兩優5867和Y兩優95為120cm;其余的品種都在120cm以下,最矮的是兩優996為115cm。有效穗最多的是Y兩優646、豐兩優香1號、Y兩優6號、未兩優6號、兩優996和齊兩優918這6個品種,分別為14.97萬、14.79萬、14.46萬、14.30萬、14.22萬和14.16萬穗/667m2,其余都是13.86~13.17萬穗/667m2;穗實粒數最多的是隆示7號為192.91粒/穗,其次是兩優新90為187.39粒/穗,最少的是豐兩優香1號為158.12粒/穗,其余都在165~186粒/穗左右。結實率最高的是未兩優6號和強兩優2號為80.60%和80.15%,結實率最低的是齊兩優918和Y兩優2號為73.56%和72,57%,其余都在76%~79%。千粒重最高的是Y兩優95為28.87g,其次是強兩優2號為28.16g,其余都為26~28g(表1)。
3.4 抗逆性 抗病性:以上所有品種都高抗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和輕抗紋枯病;齊兩優918、強兩優2號、全兩優2號和豐兩優香1號輕感稻瘟病外其余品種都無;稻曲病除全兩優2號、Y兩優5867和未兩優6號中感外,其余品種無或較輕。抗倒性:除深Y兩優5867抗倒性中等外,其余品種都中抗或高抗倒(表2)。
4 品種綜評
通過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兩優996、兩優新90、Y兩優6號、Y兩優95等品種綜合經濟性狀較好,豐產性高、適應性強、抗倒抗病性強,而且稻粒長型米質優,在做好高肥水田間管理情況下可以作為主導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其中兩優996品種綜合經濟性狀較好,適應性和抗倒抗病性都強,稻粒長型米質中等,產量高而穩,且生育期短,適宜我縣直播稻應用,待該品種通過合法審定后,可在我地作為調節茬口的主導品種進行種植推廣;隆示7號、隆示6號、Y兩優2號和Y兩優646等品種綜合經濟性狀好,豐產性高,適應性和抗倒性都強且穩產性能好,稻粒長型米質較優,可繼續作為我縣試驗示范性品種進行試驗示范種植;全兩優2號、強兩優2號、Y兩優5867、未兩優6號、齊兩優918不適宜在我地種植。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