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10個雜交選育的白黃瓜新品種與海陽當地品種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選育的魯白黃瓜20號、魯白黃瓜27號綜合表現特別優秀,在長勢、產量、品質、商品性、抗病性等方面均超過當地對照品種,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白皮黃瓜;選育品種;對比試驗
中圖分類號 S6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58-02
白皮黃瓜在國內黃瓜種質資源中為稀少品種,筆者通過對膠東地區主要白皮黃瓜種植品種種質資源的創新利用,選育雜交新品種魯白黃瓜7號、魯白黃瓜8號、魯白黃瓜9號、魯白黃瓜15號、魯白黃瓜17號、魯白黃瓜19號、魯白黃瓜20號、魯白黃瓜25號、魯白黃瓜27號、魯白黃瓜29號10個,以當地種植品種為對照,開展品種對比試驗,擬篩選出適宜膠東地區保護地栽培的白皮黃瓜優良品種,為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10個,魯白黃瓜7號、魯白黃瓜8號、魯白黃瓜9號、魯白黃瓜15號、魯白黃瓜17號、魯白黃瓜19號、魯白黃瓜20號、魯白黃瓜25號、魯白黃瓜27號、魯白黃瓜29號,以當地品種為對照。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在海陽刑家日光溫室大棚,土壤肥力中等。3月7日下午育苗盤播種育苗,每個品種育苗200株,3月12日出苗,3月28日定植,5月3日開始采收。單因素試驗設計,試驗小區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間及試驗地兩邊設黃瓜保護行。小區面積20m2,每小區90株,管理同當地常規栽培。
1.3 試驗方法 全生育期進行生育時期觀察記載,在結果初期,每個品種隨機取10株典型株觀察統計第一雌花節位、節間數目、側枝個數等植株性狀;在結瓜盛期,每個品種隨機取10株典型株觀察記錄株高、莖粗、株幅、葉片數、各品種抗病性、單株結果數,同時每個小區隨機采3個點,每個點采3個單瓜,應用甲醛滴定法測定果實氨基酸的總量,用碘酸鉀滴定法測定果實維生素含量,用手持糖量儀測定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個供試品種隨機取20個瓜果測量瓜長、瓜粗和單果質量等果實商品性。抗病性試驗:每品種隨機抽取200株,每株抽取10片葉進行抗病性調查,計算發病率。
2 結果與分析
23 討論與結論
參試選育品種,在產量、商品性、營養品質和抗病性方面均超過對照,其中魯白黃瓜20號和魯白黃瓜27號綜合性能優良,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可作為中選品種,在生產上示范推廣。
參考文獻
[1]黃文林.大棚春黃瓜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02(2):65-66.
[2]畢美光,于桂香,楊曉杰,等.華南型黃瓜露地栽培品種比較試驗[J].山東農業科學,2011,4:27-28.
[3]曹齊衛,王志峰,張衛華,等.不同黃瓜品種幾個早熟性狀的評價[J]. 山東農業科學,2008,9:16-18.
[4]韓向陽,張寶海.冬春日光溫室荷蘭小黃瓜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蔬菜,2002(7):27-28.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