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研究成齡核桃高接換優技術,于2010-2012年對13年生的核桃樹進行高接換優試驗,從嫁接時間、接穗的選擇、嫁接方法、松綁時間、成活率、抽枝率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合理的嫁接時間、嫁接方法和松綁時間是提高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和抽枝率的重要保證。該項研究為駐馬店地區核桃優良品種高接換優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核桃;高接換優;嫁接成活率;抽枝率
中圖分類號 S6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59-01
核桃是木本糧油果樹之一,壽命長,有“鐵桿莊稼”之稱,是我國開發山區林業生產的重要經濟樹種。核桃仁營養豐富,是很好的滋補品,可防止動脈硬化、抗衰老、健腦益智、養發強腎等保健作用。幾年來,隨著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核桃在駐馬店發展較快,但有相當面積的品種老化,品質差,產量低,為進一步增加果農的經濟收入,筆者于2010-2012年進行了核桃優良品種高接換優技術研究,現將該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河南省駐馬店薄山林場土門林區,位于北緯32°40′,東經112°114′,當地年平均氣溫14.8℃,年平均降水量808~1 206mm,無霜期215~240d,年平均日照時數2 225h,土壤肥沃,pH值6.5~7.0,排灌條件良好。
1.2 試驗材料 接穗來源于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核桃品種示范園。接穗為粗度1.3cm以上,髓心小、枝條充實、木質化程度高,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健壯一年生發育枝。
1.3 試驗方法 嫁接方法對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的影響,采用插皮接、切接、劈接和帶木質部嵌芽接。這4種嫁接方法處理,每個處理嫁接2株,3次重復,12個小區、計24株。嫁接時間和解綁時間對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及生長量的影響:采用2011年3月15日,4月15日、4月25日,3種方法處理,重復3次,9個小區,每小區2株,計18株。解綁時分別于5月25日、6月25日、7月25日3個時期進行解綁。以上3種試驗方法均為嫁接當年落葉后測量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嫁接方法對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的影響 嫁接方法的不同,高接換優成活率之間存在著差異。試驗表明,插皮接方法最好,成活率達97.5%,抽枝率達94.2%,帶木質部嵌芽接次3 結論與建議
嫁接方法的不同,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之間有顯著差異,采用4月15日(核桃展葉期)插皮接嫁接法的成活率最高,達97.5%,帶木質部嵌芽按的成活率為91.7%,而切接和劈接的成活率只有84.2%和76.7%;不同解綁時間對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和新梢生長量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4月15日嫁接,6月25日解綁的成活率為97.5%,平均枝條長度為138cm,粗度為1.55cm,而4月25日和3月15日嫁接的成活率只有90.2%和73.8%,而枝條生長長度和粗度均低于4月15日嫁接、6月25日解綁的成活率和枝條生長長度及粗度。所以,解綁最適宜時間為嫁接后的70d左右,解綁過早影響成活率,過晚易形成蜂腰,影響砧木和接穗成活后加粗加長生長。核桃高接換優成活率和新梢生長量除上述因素影響外,對砧木上萌蘗要及時抹除,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保證接芽成活后健壯生長。在生長季節當新梢生長到50cm左右時,對新梢進行摘心,以促使分杈形成新枝,有利于嫁接的核桃樹盡快形成樹冠。對高接換優核桃樹要經常檢查,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
參考文獻
[1]王亞林.果園改造增值關鍵技術[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89-96.
[2]高新一.果樹嫁接新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36-70.
[3]樊喆.核桃硬枝高接換優關鍵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3(6):21-22.
[4]王勇,武彥霞,劉朝紅,等.核桃優良品種高接換優技術[J].山西果樹,2009(3):76-77.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