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園綠地為研究對象,采用實地調查與資料收集相結合的方式,對公園綠地觀賞植物資源進行詳盡地調查與整理,共記錄觀賞植物110種,隸屬44科97屬。在系統地調查與整理的基礎上,分析了該公園植物景觀規劃的特點,并對公園未來的規劃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佳木斯市;寒地;杏林湖公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與評析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122-02
城市公園綠地是城市綠地系統的主體,在美化市容市貌、提供游憩休閑場所、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改善和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1-2]。觀賞植物是公園綠地的重要元素,寒地公園觀賞植物的種類選擇和造景效果關系到寒地城市生態系統的優化。因此,詳細調查寒地公園觀賞植物資源,對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維持城市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地概況
最佳生態環境魅力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佳木斯市位于華夏邊陲的三江平原腹地,地處北緯45°56′~48°28′、東經129°29′~135°05′,隔黑龍江、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比羅比詹相望,是中國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被譽為“東方第一城”[3]。該市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歷年平均溫度2.9℃,最低氣溫為-41.1℃,最高氣溫為38.1℃[4]。
杏林湖公園是佳木斯市寒地大型休閑開放式公園,北臨佳木斯大學醫學院、南抵站前路、東起杏林路西段、西至長青路杏林橋,占地18hm2。因建于杏林河中上游,河水穿園而過而得名杏林湖公園。園內建有“一湖三島”,一湖即杏林湖,三島為漂流島、環湖島、長把島。公園亭廊倒映,荷香撲鼻,三島相連,水水相環,漂流島瀑布飛濺,環湖島、長把島柳枝垂岸,構成公園的獨特景致。
2 研究方法
2013年4~6月,采用實地踏查與資料收集相結合的方式[5],進行杏林湖公園觀賞植物資源的全面調查,調查區域覆蓋杏林湖公園全部景區。通過標本采集、記錄、拍照、鑒定分析等過程,整理歸納出杏林湖公園觀賞植物種類與配植方式。
3 結果與分析
經過系統地調查與整理,杏林湖公園綠地內共有植物110種(含品種、變種、變型等),其中蕨類植物1種,裸子植物4種,被子植物105種,隸屬44科97屬。
3.1 喬木資源 公園綠地中共有喬木21種,占全部觀賞植物資源的19.1%。主要代表種類如下: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 mongolica Litv.)、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紅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加拿大楊(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小葉楊(Populus simonii Carr.)、銀中楊(Poplus alba’ Berolinensis’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榆(Ulmus pumila L.)、垂榆(Ulmus pumila var. pendula)、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白樺(Betula platyphylla Suk.)、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杏(Prunus armeniaca L.)、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梓樹(Catalpa ovata G. Don)、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五角槭(Acer mono Maxim.)、復葉槭(Acer saccharum Marsh.)、茶條槭(Acer ginnala Maxim.)、山荊子(Malus baccata (Linn.)Borkh.)。
3.2 灌木資源 公園綠地內共有灌木15種,占全部觀賞植物資源的13.6%。主要代表種類如下:紅瑞木(Swida alba Opiz.)、烏蘇里繡線菊(Spiraea ussuriensis)、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金老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Rydb.)、榆葉梅(Amygdalus triloba Lindl.)、重瓣榆葉梅(Prunus triloba Lindl. var. Richer)、玫瑰(Rosa rugosa Thunb.)、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Sieb.etZucc.)K.Koch)、樹錦雞兒(Caragana arborescens Lam.)、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 mandshurica)、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遼東水蠟(Ligustrum suave(Kitag.) Kitag.)、興安杜鵑(Rhododendron dauricum Linn.)、紅王子錦帶(Weigela florida cv.Red Prince)。
3.3 草本及地被植物資源 公園綠地內共有草本及地被植物67種,占全部觀賞植物資源的60.9%。主要代表種類如下:問荊(Equisetum arvense Linn.)、地膚(Kochia scoparia (Linn.)Schrad.)、白三葉(Trifolium repens Linn.)、一串紅(Salvia splendens Ker-Gawl.)、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馬蘭(Kalimeris indica (L.))、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Cav.)、萬壽菊(Tagetes erecta Linn.)、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等。
3.4 水生植物資源 公園綠地內共4種水生觀賞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萍蓬草(Nuphar pumilum (Hoffm)DC.)、睡蓮(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香蒲(Typha orientalis)。
3.5 藤本植物資源 公園綠地內藤本植物共3種,分別為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五葉地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4 結論與建議
經調查整理,杏林湖公園綠地內共有觀賞植物110種(含品種、變種、變型等),隸屬44科97屬。從整體上看,大多應用地帶性植被,植物景觀多樣,植物空間富于變化。但喬、灌、草及地被植物的配植應注重縱向的層次感,建立種群穩定、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復層植物群落,綜合發揮環境與生態效益。寒地城市由于所處地理位置、氣候及溫度的限制,公園綠地的植物素材較少,植物景觀觀賞期短、變化少。因此,在未來的景觀規劃建設中,應適當引進觀賞效果好、適應能力強的植物種類,著重體現植物景觀的層次變化與季相變化。
參考文獻
[1]王靜.南京城市公園綠地骨干樹種調查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9:3-6.
[2]王四清,賈佳,王毅.北京市太陽宮公園植物調查與配置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32(增刊1):156-162.
[3]穆丹,梁英輝.佳木斯綠地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應用生態學報,2009,20(8):2 038-2 041.
[4]穆丹,梁英輝.不同樹種對空氣負離子水平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1 549-1 550,1 556.
[5]郭松,方翠蓮,李在留.南寧市公園綠地園林植物調查及應用研究[J].中國園林,2012(2):90-94.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