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輸精不僅可以加快改良本地土豬品種的速度,提高優良種豬的利用率,還可以減少母豬生殖疾病的傳染,減少養公豬的成本,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種豬輸精精液品質的控制成為人工輸精的關鍵因素之一。該文運用全國先進縣江蘇太倉技術成果及驗證,結合蕪湖縣畜牧局在生產中不斷摸索的經驗,從公豬精液品質差的原因及表現、公豬的選擇與飼養管理、精液的采集、保存與運輸、提高種豬輸精精液品質的綜合建議等方面對提高精液品質的措施進行介紹,向廣大養殖戶推廣科學飼養公豬以提高公豬輸精精液品質提供參考。
關鍵詞:種豬輸精;受胎率;精液品質
中圖分類號 S8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6-136-02
人工輸精不僅能夠加快改良本地土豬品種的速度,提高優良種豬的利用率,還可以減少母豬生殖疾病的傳染,也不受體格大小、交通不便的限制,減少養公豬的成本,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根據多年經驗,母豬人工授精配種受胎率主要受母豬本身繁殖能力,精液品質和適宜溫度保存方式,以及適時配種時間的技能掌握和正確的配種方法等因素決定。因此,種豬輸精精液品質的控制則成為人工輸精的關鍵因素之一。筆者運用全國先進縣江蘇太倉技術成果及驗證,結合本站在生產中不斷摸索的經驗,介紹提高輸精精液品質和提高配種受胎率的技術與措施。
1 公豬精液品質差的原因及表現
由于公豬的品種、年齡等不同,個體間體格和睪丸差異較大,精子密度、活力、形態、凝集狀況等指標也有各不同,因此個體間會出現精液射精量不等,有效精子數不同等情況;公豬會因為采精頻率過高導致性功能下降,公豬采精或配種時年齡過小,精液品質較差;公豬營養不良、飼喂不足或飼喂過量、飼料搭配不合理影響生精能力;受季節或舍內溫度影響,外界溫度過高或過低,睪丸無法在正常溫度下生精,影響睪丸血管叢及陰囊的溫度調節功能,從而降低射精量,同時室內的空氣流通、濕度、氣味等也會影響睪丸的正常生精能力;受睪丸炎癥或退化、龜頭潰瘍、興奮劑、雌性激素等病癥和物品都會使精液質量下降,致使不宜進行配種。精液品質不良的外觀表現有透明度高、帶紅色、呈綠色或黃色,氣味異常、散發出腥臭味、臊味等。因此,為了提高種豬輸精精液的品質,必須從公豬選擇、飼養,精液采集、保存、運輸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控制。
2 公豬的選擇與飼養管理
2.1 公豬的選擇 公豬的選擇應首先從外形上考慮,如四肢強壯、胸寬背長、腹肉緊致、肌肉豐滿,附睪頭飽滿、睪丸大且對稱等;其次,應注意品種的選擇,選擇品種優良的種豬,以確?;虻牧己?;第三,應選擇同胎產仔數高、性欲強、身體健壯、抵抗能力強的公豬。
2.2 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要從喂養管理、外界環境管理、合理運動管理、傳染病防控等方面入手。首先,喂養管理是確保精子質量的重要因素。每日應確保飼料搭配的營養全面和種類的多樣化、適口性好、優質新鮮、青綠多汁、有充足的能量、蛋白質、磷、鈣、維生素以及硒、錳、鋅等微量元素。蛋白質飼料應以豆粕和魚粉混合為主;補充鈣可選用骨粉、蛋殼粉、貝殼粉等;維生素補充可適當增加苜蓿、萵苣、胡蘿卜等;公豬啃泥可以補充微量元素。飼喂標準可以設定為每kg消化能高于12.97MJ,粗蛋白質為14%~15%,日糧鈣磷比為1.25∶1,每kg飼糧中應供給維生素A4100IU、維生素D177IU維生素E11mg,煙酸和泛酸也應當補充。維生素A、D、E的補充,是為了避免公豬性反射能力的下降。同時還要避免飼喂皮糠酸敗、玉米變質等霉變飼料以及含棉粕較多的飼料,以免棉酚和菜籽餅的硫代葡萄糖苷素對精子殺滅和毒害,降低精液量和精子密度。在采精前后或頻繁時期應特別注意營養的補充,避免由于缺乏營養使睪丸退化萎縮、性欲下降。除了飼料營養搭配的管理外,還要注意喂料時間,適應公豬對飼料的需求。第二,外界環境管理是公豬正常生育力的重要保障。夏季高溫會導致公豬食欲不振,性欲下降,公豬精液品質下降,死精、少精、無精等。一般舍內溫度保持在18~22℃較為適宜。還要通風透氣,保證舍內空氣的流通,以減少氨氣對公豬體質的影響。第三,合理的運動管理是提高公豬性欲和強身健體的關鍵。公豬每天在舍內自由活動應該不少于1 000m的運動量,在泥沙土地上運動可以防治蹄裂和腐蹄病等。飼養員應定期對豬體進行刷洗,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第四,傳染病防控管理。根據多年工作經驗,豬藍耳病和細小病毒病會導致公豬精液出現少精、無精、死精等現象,從而導致受胎率低下,因此要加強對豬繁殖障礙傳染病進行防控。
3 精液的采集、保存與運輸
3.1 精液的采集與保存 由于采精技術不當會造成精液品質下降,如混入包皮積尿、精液集精杯污染等,因此在采精時應先清洗公豬的生殖器。采精員帶上一次性手套,準備好干凈的采集用品,待射出乳白的精液后再進行收集,采用分段采精法收取精液,并及時進行化驗和分裝。原精在溫度較高的室內存放2h后精子就會全部死亡,原精輸精則不能超過30min。而稀釋精液則一方面可以增加精液量,擴大配種頭數,提高種公豬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能減少精子本身養料的消耗,以延長其存活時間,便于保存和運輸。有以下幾種配方:(1)葡萄糖、檸檬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稀釋液:葡萄糖5.0g、檸檬酸鈉0.3g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g,加蒸餾水100mL、青霉素12萬國際單位、鏈霉素0.15μg。(2)葡萄糖稀釋液:葡萄糖8.2g,加蒸餾水100mL、青霉素12萬國際單位、鏈霉素0.15μg。(3)葡萄糖、氨基乙酸稀釋液:葡萄糖3.0g,氨基乙酸0.5g,加蒸餾水100mL、青霉素12萬國際單位、鏈霉素0.15μg。根據我站長期使用的經驗,稀釋液的配方為:乙二胺四乙酸稀釋液,即葡萄糖5.5g,檸檬酸鈉0.4g,乙二胺四乙酸0.11g,加蒸餾水至100mL,效果較好可以借鑒。稀釋液按上述比例配好后,放入生理鹽水瓶里,蓋上完好的橡皮塞,外用紗布包住用繩扎好,放在高壓菌鍋內滅菌,此液可保存7d,青霉素、鏈霉素必須在稀釋精液時添加在稀釋液里,稀釋液溫度與要稀釋的精液相同。為了便于查找和使用還應在輸精容器上注明公豬的品種、耳號、生產日期、保存有效期、稀釋液名稱和生產單位等。稀釋后的精液按一次輸精量分裝于貯精瓶或袋中。據江蘇太倉的實驗,精液保存在旱井深3.5m,溫度19℃下,時間在24h內或24~36h的精液輸精對照比較,證明受胎率產仔數無顯著差異。本站則多年采用深4m旱井保存方法,輸精受胎率也基本沒有差異。在保存精液時還要注意溫度的設定和精液的放置,避免擠壓。
3.2 精液的標準與運輸 精液品質鑒定主要包括射精量、色澤、酸堿度、精子活力、密度、存活時間及畸形精子等標準。正常精液的色澤為乳白色或灰白色,pH為7~7.5呈弱堿性,輸精量和有效精子應每mL精子數在0.5~0.6億,保存48h,精子活力達0.65 級以上,畸形精子率不超過18%,細菌含量:每mL精液中不得超過1 000個,輸精量每頭20~25mL/次,在靜立反射期間,可間隔6~12h重復輸精。色澤異常、有異味、酸堿性各項指標等不符合標準的精液都不宜采用。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溫度在16~18℃,夏季精液應存放在保溫瓶中,冰塊或冰袋應放在精液上面,以利于快速降溫,冰塊與精液中間用棉袋隔開,避免強烈的震動。
4 提高種豬輸精精液品質的綜合建議
綜上所述,為確保種豬輸精精液的質量,應參照《豬生產學》種公豬營養標準和江蘇太倉家畜人工授精總站使用的種公豬營養標準,結合生產單位配種任務、季節、種公豬膘情和精液質量,在此標準下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調整。在飼養過程中要按喂料要求購買和配制飼料,防止有毒害精子飼料、霉變酸敗飼料等不良飼料的混入。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應為種豬提供適宜的運動場所和生存圈舍,確保溫度、濕度、通風透氣性能的良好,合理促進公豬的運動量。在精液采集和處理的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稀釋比例和輸精量進行稀釋和輸精。在運輸過程中注意溫度不宜超過18℃,減少精液的振蕩與擠壓。做好對繁殖障礙傳染病的防控和疫苗接種,制定免疫程序,合理實時的對細小病毒、乙型腦炎、偽狂犬病、豬瘟、藍耳病、鏈球菌病、布魯菌病和附紅細胞體進行免疫接種。
參考文獻
[1]居祥增.不同品種母豬人工授精的經驗總結[J].安徽農學通報,2009(22):32,41.
[2]楊公社.豬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7).
[3]田允波.熱應激對種公畜繁殖力的影響[J].家畜生態,1994(1):40-42.
[4]劉學劍.熱應激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J].養殖,1995(2):14.
[5]姚忠良.不同溫度對豬的影響及對策[J].遼寧畜牧獸醫,1999(5):15.
[6]郁炳賢,李振祥,馬以榮.豬人工授精試驗四則[J].中國畜牧雜志,1985(2):26-27,3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