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在寶媽的店里訂了一套杯子蛋糕,柔軟的蛋糕胚上坐著6只形態各異的翻糖小獅子。提著它們去坐公交車,新奇的造型引來車上乘客的強勢圍觀。翻糖是可以吃的,但實在是漂亮到不忍下口,最后我留下了兩只小獅子,風干之后擺在書桌上作為裝飾品。
不知道在寶媽這里訂蛋糕的其他顧客,是不是也如我這般心理,那些活靈活現的iPhone、芭比娃娃、蠟筆小新,到底該不該以食物來定義?因為它們實在太精致,儼然是一件件藝術品。
寶媽真名叫袁媛,生下女兒之后,袁媛升級做了媽媽,“寶媽”之名由此而來。在寶媽第一家烘焙工作室開張時,便掛出了“寶媽樂趣廚房”的招牌。上個月,寶媽的第三家店開張,把店名改成了“我的甜心”,但大多數顧客還是習慣了“寶媽”的稱呼。
7年前,寶媽還是一家證券公司的普通員工,這份工作寶媽并不喜歡,“當時剛進社會,有個工作就謝天謝地了。”寶媽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在廚房里,當她還是小孩的時候,就能做得一手美味的番茄雞蛋湯。
她沉迷于在廚房研究各色菜式,并把得意之作傳到美食論壇上、發美食博客,由此成為了一名頗有人氣的網絡美食達人,還參加過線上線下的幾次廚藝比賽。
有了女兒之后,寶媽開始尋思著給小孩做點特別的。經過之前的廚藝鍛煉,對寶媽未說,中餐、西餐都沒什么新意了。于是她把目光投在了甜點上,這片她還未太涉及的領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從一開始就不走尋常路
你經常吃到的生日蛋糕是什么樣子?圓形蛋糕胚上糊一層奶油,蛋糕邊上裱幾朵奶油花,正面鋪滿水果,最后在一堆黃桃丁、梨子丁中塞進一塊寫著“Happy Birthday”的巧克力牌。這是最大眾化的流水線蛋糕,省時省力,出品質量穩定,但是千篇一律。
即使在寶媽剛剛接觸烘焙的起步階段,她也沒有做過這樣的“大眾臉”蛋糕。來找她訂蛋糕的客人,會提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要求,她自己也不甘于照著裱花教學書手把手地學,總要想出些新花樣兒。
“那時候沒有翻糖這些材料,只有用奶油一筆筆地畫。”五顏六色的奶油,灌進一只只錐形筒,再被擠出一條條斑斕的奶油線,最后勾畫出櫻桃小丸子、奧特曼、米老鼠等圖案。最難得的是,從她筆下跳脫出的造型,絲毫沒有拙劣復制的山寨感。寶媽的美術功底,來源于幼時的美術培訓,“其余的全靠不斷練習,還有一點點天賦。”
手里的每一個蛋糕,寶媽都想把它“玩出花兒來”,其實這點與其他人不同的念頭,正是藝術創意蛋糕的萌芽。隨著淘寶和物流的逐漸發達,寶媽一點點收集關于制作藝術創意蛋糕的一切周邊事物,“光是工具就有一千多種。”有些看似和蛋糕沾不上邊的東西,都成為寶媽手中的利器,比如美工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寶媽的工作室里,堆了一摞有關烘焙和裱花的書籍,甚至還有不少精美的外文書。寶媽說,看到好書就想買,但往往沒有時間仔細翻,太忙了。那么,帶領她進入這個領域的老師到底是誰?寶媽回答,興趣。
她著迷于調配各種蛋糕配方,減一點黃油、加一些果醬,分毫間的差別就能做出截然不同的口味——這是一個化學問題。而讓她聲名大振的芭比蛋糕,又像一個物理問題,如何協調腦袋和身體之間力的平衡?在烘焙這條路上,一個個新鮮問題接踵而來,寶媽見招拆招,憑的是對這一行滿腔的熱院,“當你把蛋糕烤的很好之后,就會想要能夠拿得出手;裝飾做的不錯了,下一步就是希望它能成為一個藝術品。”
正是這點求新求變的念頭,讓她在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走的比別人早。從最開始的奶油繪畫,到iPhone、麻將、芭比這類立體蛋糕,再到杯子蛋糕和翻糖藝術創意蛋糕。如今,她開始打造主題概念的甜品臺。
我不需要所有人的認同,有一部分就夠了
一年前,寶媽關掉工作室離開武漢,整整一年沒有做蛋糕。但是她并沒有真正離開武漢烘焙界,在網絡社交平臺上,粉絲隔三差五總會來和她聊天,“今天訂了某某家的蛋糕,沒有寶媽做的好。”“寶媽,你什么時候回武漢?”
今年初,寶媽又回來了,新的工作室在上個月正式開門迎客,依舊是只接受訂單、再根據客人的需要慢慢磨出一款蛋糕。出門一年,她對藝術創意蛋糕的理解和觀念發生了不小的轉變,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
她的作品,總是在細節處給人驚喜。一片小小的翻糖花瓣,是花了一個晚上的功夫一點點捏出來的;蛋糕底部的一處裱花,一筆一筆細細地描。“我的蛋糕定價,不以重量計算,而是時間。”前不久,一個顧客訂了米奇主題的甜品臺,寶媽加班加點做了一個多星期,價格在6000元以上。
考究的原料、獨特的創意、考究的造型,讓寶媽的蛋糕遠超出武漢平均價位,寶媽心中有很清晰的定位“我不需要所有人的認同,有一部分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