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熟悉的哨音,我知道火車又要進站了。
隨便坐上一趟列車,隨便在哪個名字順眼的站臺下車,走進美妙的風景中去——在臺灣,火車旅行可以滿足你這般任性的夢想。
我不趕時間,所以不會選擇乘坐島內航班、長途巴士走馬觀花;但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體力,沒法選擇新潮的單車環島游,去慢慢享受在路上的感覺;和大多數自由行的客人一樣,鐵路是我的環島首選。
【選擇】
在臺灣主要的區間火車有高鐵、臺鐵。最快的自然是高鐵,不過要注意的是,除了臺北市外,其他城市都不是在他們的火車站搭乘。例如臺中是在新烏日站,高雄是在新左營站。如果不是實在趕時間,真的不需要乘坐高鐵。臺鐵也很方便,各火車站都能夠直接通過電子售票機購買各線路的車票,當然也能提前購買。
臺灣的鐵路不是國內的蛛網狀,而是沿海岸的環狀鐵路。除了幾條支線外,所有的站都串聯成一個封閉圈,在這個圈內,有最快的自強號,中等速度的莒光號以及最慢的復興號和短途的區間車四種火車并行。因此,從任何一個站到另一個站,就算是再小的站,都不需要換乘,而且可選擇的班次也非常豐富。
【TR PASS】
TR PASS是臺灣鐵路局效仿日本流行的JR PASS而推出的一種火車票,非常適合鐵路旅行使用!憑借TR PASS,可在既定的日期內,不限次數、不限里程搭乘一定車種的火車。
TR PASS有兩種版本,一般版和學生版。
沒有國際學生證或青年旅游卡的大陸旅行者,可以購買TR PASS一般版。一般版只出售3日票和5日票。3日票的單人票為1800新臺幣,5日票的單人票價為2500元。
有國際學生證或青年旅游卡的大陸旅行者,可憑此證件加通行證,購買TR PASS學生版。學生版包括5日、7日和10日票。價格分別為599/799/1098新臺幣。
但需注意的是,在有效期內可以任意搭乘莒光號及其以下等級的所有列車,持通票進站、上車、出站即可,無需其它任何手續。但以下列車不能搭乘:臺灣高鐵、臺北捷運、高雄捷運、阿里山森林鐵路、糖業鐵路、臺鐵普悠瑪號、太魯閣號、自強號、上面列舉的莒光號團體列車、莒光號1A商務車。
【住宿】
在臺灣,很多人會覺得“酒店”聽起來像是不正當場所。我們平時常說的“酒店”在臺灣通常被稱為“飯店”、“旅舍”或者“旅社”。
臺灣的住宿普遍較貴,尤其是大飯店里。較好的飯店一晚的價格通常要4000新臺幣,甚至更貴。即使是很普通的飯店、旅舍,一晚也要1500新臺幣左右。如果你的預算有限的話,住大飯店可能會提前結束你的旅程。那么你可以學我,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民宿:比較類似于“家庭旅館”,是比較方便且經濟的住宿方式。但也有一些“民宿”因為裝修精美,別具特色,價格甚至會高于“飯店”。一般2人房的價格為700-1500新臺幣不等。在臺灣,2人房通常限制為2個人入住,如果有3個人要入住,店家通常會要求加錢,然后會在房間里加一張床。
青年旅社:青年旅社(YH:youth hotel)是在全球都很受歡迎的住宿系統,其特點是提供簡單且干凈的住宿,且價格便宜。比較適合學生或者年輕人選擇。臺灣的房間通常為多人間的宿舍形式,價格按床位計算,適合獨自旅行的背包客。由于是多人同住一間,旅行者之間能夠有更多機會互相交流,分享旅行經驗。但這也有可能會出現男女同住的情況。
鹿港小鎮尋找“羅大佑的家”
鹿港雖名為“小鎮”,但“一府二鹿三艋胛”的說法早已充分說明,這里曾是昔日僅次于臺南的臺灣第二大城市。
鹿港的夜晚是寧靜的,在主街上沒有熙攘的人群,沒有交織的車流,只是偶爾會有一兩個行人路過。循著他們的步伐,我發現在古鎮的大路旁,有一座燈火輝煌的建筑,在夜晚顯得格外耀眼。走進來看,牌匾上書“天后宮”三字,原來這里就是羅大佑歌曲中的那座布滿香客的媽祖廟。雖然已是入夜時分,但仍可見偶有百姓來到廟里拜拜眾仙,在一段虔誠的祈禱之后,才肯踏實的離開。
據說鹿港古鎮上的人們很多都有這樣的習慣,每天早晚都要未寺廟中拜一拜,祈禱生活風調雨順、萬事安康。清晨,一天的開始;黃昏,一天的結束。日復一日的鹿港要再回到往日的璀璨已是不可能,建設或保留,人們必須做出選擇,大破大立不一定靠譜,這里人有權利泱定自己小鎮的命運,但對祖先留下的,他們心理上可能卻仍舊充滿了徘徊。
阿里山期待那第一縷陽光
從彰化火車站乘坐“臺灣好行”旅游巴士,經過大約三個小時的車程就可抵達阿里山風景區停車場。這里也是在阿里山上住宿、游覽最為方便的駐腳點,酒店、餐飲、便利店、郵局一應俱全。如果你愿意帶個小本,還可以在這兒蓋上紀念郵戳。
前日上山途中云霧彌漫,傍晚的山上還淅淅瀝瀝落起了小雨。第二天一早雨水已歇,云開霧散,繁星掛在天頂。從酒店出來穿過停車場,來到阿里山火車站時,排隊等候乘坐小火車去山頂觀看日出的隊伍已經很長。小火車一路沿著曲折蜿蜒的鐵軌而上,穿過片片濃密的樹林,伴著漸亮的晨光,準時抵達日出觀賞點。興奮的人們一路沖向山頂的日出觀賞點,開始期待著太陽躍出山脊的那一瞬間。
東方的天空逐漸明亮起來,一輪紅日終于從遠方山谷的頂端探出了腦袋。剎那間,一道柔美的光線帶著太陽的溫度,射到每一個期待日出的人們臉上,興奮的歡呼聲、尖叫聲此起彼伏。此時的山間還很寧靜,新出的陽光穿過參天古樹枝葉間隙,偶爾漏進來形成一道美麗的光束。在阿里山森林里的步道中,最出名的莫過于連接里佳和山美村的里美步道。走在這條海拔落差達6∞米的古道上,沿途可以看到疊翠的山巒,潺潺的溪流。步道兩邊的參天古樹,水流,小花交相呼應,正是歌聲中所唱的“碧水常圍青山轉”。
恒春 墾丁跟隨《海角七號》找尋國境之南
如果海會說話,如果風愛上沙,如果有些想念遺忘在某個長假……
此時的臺灣北部,也許還沉浸在孟庭葦的《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那綿綿思緒時,位于臺灣最南端的墾丁卻已是晴空萬里。因為維度的關系,即便是冬日去臺北看雨,墾丁也只需換上長裙或T恤。
租上一輛摩托車或者腳踏單車,以最合適的速度,繞進古老的恒春西門,騎到阿嘉的老家。或者迎風騎乘至茂伯等人徹夜談心的后灣,又或是阿嘉和友子擁抱的大灣,無論置身何處,你都可以感受到身在恒春墾丁的幸福滋味。
騎車從恒春的南門進入古鎮,在不遠處的光明路上,有一幢白色的閩南式磚墻老宅,窗籬是田字型,這里就是阿嘉的家了。午后時分的街道顯得有些寂靜,輕輕停靠好車的我來到阿嘉的家門前,正在猶豫是否敲門拜訪時,又忽然開始擔心如此莽撞,會不會打破阿嘉和友子的獨處。此時大門打開的聲音打破了我的思緒,房子的主人滿面笑容的邀請我去里面做客,此時我才發現,原來阿嘉和友子只是故事中的人物。
告別了房屋的主人,我獨自驅車駛向恒春古鎮往南20公里的墾丁。寬敞平整的公路依海邊而修建,海灘上追逐嬉戲的男女,讓我不時又再次聯想起阿嘉和友子在海灘相擁的浪漫景象。一路穿過墾丁大街,就可到達臺灣主島的最南端附近的鵝鑾鼻公園。公園內的鵝鑾鼻燈塔潔白的塔身,襯著遠處湛藍的海水,配以綠色的草坪,組成一幅完美的浪漫風景畫。時至今日,燈塔雖已不再需要承擔為海上船只導向照明的作用,但其仍然是目前臺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光”。
在恒春,有一個欣賞日落的著名地點——關山。關山日落也被稱為臺灣南部最美的日落,與臺北漁人碼頭的落日遙相呼應。從恒春古城騎摩托車繞過貓鼻頭景區再走大概10分鐘就到了關山。一路驅車下,此時夕陽正濃。在山頂端,我挑選了一個面朝大海的長椅坐下,靜靜等待著晚霞美景的到來。而長椅的另一端,留給了我的那個“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