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制造心臟、肺和肝臟等生物工程器官采用的類似方法,已經向成功在實驗室里生成適用于人類的人造腎臟邁出了第一步。
美國科研組首次利用清洗液,把捐贈器官上的活細胞剝離下來,只剩下一個由膠原結締組織組成的“支架”。然后把剛剛出生的老鼠的腎細胞植入到這個支架里,并用人類的內皮細胞取代血管內壁。接著把這些器官放入一個“生物反應器”,并在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滋養下,培養長達12天。在這段時間里,“幼苗”細胞會不斷生長和分裂。實驗室試驗顯示,這種人造腎臟能夠過濾血液,產生尿液。把它們移植到老鼠體內后,它們能繼續產生尿液,而且沒有出血或者是血塊形成的跡象。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的哈羅德·奧托博士說:“這種方法的獨特之處,是原有器官的結構被完整保存下來,因此可以像把一個捐贈的腎臟連接到接受者的血管和泌尿系統上一樣,把移植物植入到這個支架里。如果這項技術能夠用來進行人類級別的移植,目前正在等待腎源,或者不是移植候選者的腎衰竭患者,從理論上來說就能移植用他們自己的細胞培養出來的新器官。”
□編譯/楊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