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2012年水口庫區全年的監測數據為依據,應用SPSS軟件通過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葉綠素a與環境因子的關系。結果表明: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在春、夏、秋、冬四季對葉綠素a都具有顯著影響。其中,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耗氧量和懸浮物對春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總氮、總磷、氨氮、亞硝酸鹽氮、懸浮物、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耗氧量對夏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溶解氧、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耗氧量對秋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耗氧量和懸浮物對冬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水口水庫;葉綠素a;環境因子
中圖分類號 X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2-32-04
水口水庫位于福建省閩江干流上游,是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和漁業的大型河道型水庫。葉綠素a是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不僅可以表征水體中浮游植物的現存量和初級生產力水平,而且也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有效指標。葉綠素a含量對于水體漁業資源的評估、富營養化程度的判定以及水環境質量評價具有重要意義,但其本身也受到其他環境因子的諸多影響[1-2]。因此,了解水體葉綠素a含量與環境因子的關系極其重要。本文通過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方法分析葉綠素a與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為水口水庫水環境評價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站位布設 2012年全年對水口庫區進行了水環境質量監測,監測站位19個,監測頻率為每月2次,監測項目為pH、溶解氧、氨氮、化學需氧量、葉綠素a、總氮、總磷、亞硝酸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石油類、總大腸菌群。
1.2 樣品的采集分析與處理 采用5L有機玻璃采水器采集0.5m處表層水樣。樣品的采集及分析處理方法參照《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SC/T 9102》[3]。
1.3 數據統計分析處理 根據水口水庫的氣候特點,將所得監測數據按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月)4個季節進行平均處理。將平均后的春夏秋冬數據用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如下:
(1)對環境因子進行主成分分析。根據Bartlett值判斷相關矩陣是否為一個單位矩陣,可否進行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Varimax正交旋轉法對因子進行旋轉,使每個主成分的系數向0和1兩級分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出主成分,并獲得各環境因子的主成分得分。
(2)葉綠素a與主成分得分之間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將葉綠素a作為因變量,各主成分得分作為自變量,采用Stepwise(逐步引入一剔除法)建立回歸方程。
2 結果與分析
2.1 葉綠素a含量 春季葉綠素a含量為0.79~27.17μg/L,夏季葉綠素a含量為1.19~9.18μg/L,秋季葉綠素a含量為2.29~10.33μg/L,冬季葉綠素a含量為0.39~10.28μg/L。春季葉綠素a含量波動較大。
2.2 主成分分析 為了分析葉綠素a和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對環境因子進行了主成分分析。
2.2.1 春季
經Bartlett檢驗表明:Bartlett值=188.875,P<0.000 1,說明相關矩陣不是一個單位矩陣,故可以考慮進行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出3個主成分,旋轉后前3個主成分的因子載荷量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PCA1、PCA2和PCA3特征值在1.730~3.914,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84.166%,涵蓋了大部分信息,其中PCA1的貢獻率最大,達35.583%。對PCA1影響較大的是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耗氧量和懸浮物,因子載荷值為0.766~0.881,PCA1反映了春季水口庫區的酸堿強度和有機物污染情況。對PCA2影響較大的是總氮、總磷、氨氮、亞硝酸鹽氮,因子載荷值為0.779~0.881,PCA2反映了春季水口庫區的營養鹽水平。對PCA3影響較大的是石油類和總大腸菌群,因子載荷值為0.745~0.820,PCA3反映了春季水口庫區的有機物污染情況和微生物污染情況。
2.2.2 夏季 經Bartlett檢驗表明:Bartlett值=172.039,P<0.000 1,說明相關矩陣不是一個單位矩陣,故可以考慮進行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出4個主成分,旋轉后前4個主成分的因子載荷量見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PCA1、PCA2、PCA3和PCA4特征值在1.444~3.620,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81.419%,涵蓋了大部分信息,其中PCA1的貢獻率最大,達32.909%。對PCA1影響較大的是總氮、總磷、氨氮、亞硝酸鹽氮和懸浮物,因子載荷值為0.565~0.901,PCA1反映了夏季水口庫區的營養鹽水平。對PCA2影響較大的是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耗氧量,因子載荷值為0.809~0.954,PCA2反映了夏季水口庫區的有機污染情況。對PCA3影響較大的是pH和石油類,因子載荷值為0.713~0.840,PCA3反映了夏季水口庫區的酸堿強度和有機物污染情況。對PCA4影響較大的是溶解氧和總大腸菌群,因子載荷值為0.730~0.879,PCA4反映了夏季水口庫區有機物污染情況和微生物特征。
2.2.3 秋季 經Bartlett檢驗表明:Bartlett值=154.240,P<0.000 1,說明相關矩陣不是一個單位矩陣,故可以考慮進行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出4個主成分,旋轉后前4個主成分的因子載荷量見表4。從表4中可以看出PCA1、PCA2、PCA3和PCA4特征值在1.382~3.196,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85.746%,涵蓋了大部分信息,其中PCA1的貢獻率最大,達30.870%。對PCA1影響較大的是溶解氧、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耗氧量,因子載荷值為0.703~0.930,PCA1主要反映了秋季水口庫區的有機污染程度。對PCA2影響較大的是總氮、總磷、亞硝酸鹽氮和總大腸菌群,因子載荷值為0.609~0.931,可見PCA2反映了秋季水口庫區的營養鹽水平和微生物污染情況。對PCA3影響較大的是懸浮物和石油類,因子載荷值為0.796~0.887,PCA3反映了秋季水口庫區有機物污染情況。對PCA4影響較大的是pH,因子載荷值為0.928,PCA4反映了秋季水口庫區水質酸堿強度。
2.2.4 冬季 經Bartlett檢驗表明:Bartlett值=117.878,P<0.000 1,說明相關矩陣不是一個單位矩陣,故可以考慮進行主成分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出4個主成分,旋轉后前4個主成分的因子載荷量見表5。從表5中可以看出PCA1、PCA2、PCA3和PCA4特征值在1.786~2.812,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79.385%,涵蓋了大部分信息,其中PCA1的貢獻率最大,達25.563%。對PCA1影響較大的是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耗氧量和懸浮物,因子載荷值為0.834~0.961,PCA1主要反映了冬季水口庫區的有機污染程度。對PCA2影響較大的是氨氮和總氮,因子載荷值為0.641~0.871,PCA2反映了冬季水口庫區的營養鹽水平。對PCA3影響較大的是pH、總磷和總大腸菌群,因子載荷值為0.526~0.894,PCA3反映了冬季水口庫區水體酸堿強度、營養鹽水平和微生物污染情況。對PCA4影響較大的是溶解氧、亞硝酸鹽氮和石油類,因子載荷值為0.594~0.810,PCA4反映了冬季水口庫區營養鹽水平和有機污染程度。
2.3 葉綠素a含量與主成分之間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3.1 春季 將春季葉綠素a含量與主成分得分作線性回歸分析,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為Y=5.648+5.875XPCA1,顯著水平為0.01時,具有顯著意義。從回歸方程可看出,PCA1與葉綠素a含量顯著相關,即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耗氧量和懸浮物對春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
2.3.2 夏季 將夏季葉綠素a含量與主成分得分作線性回歸分析,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為Y=5.178-0.950XPCA1+1.421XPCA2,顯著水平為0.01時,具有顯著意義。從回歸方程可看出,PCA1和PCA2與葉綠素a含量顯著相關,即總氮、總磷、氨氮、亞硝酸鹽氮、懸浮物、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耗氧量對夏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
2.3.3 秋季 將秋季葉綠素a含量與主成分得分作線性回歸分析,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為Y=5.841+1.316XPCA1,顯著水平為0.01時,具有顯著意義。從回歸方程可看出,PCA1與葉綠素a含量顯著相關,即溶解氧、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耗氧量對秋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
2.3.4 冬季 將冬季葉綠素a含量與主成分得分作線性回歸分析,得到線性回歸方程為Y=3.625+1.945XPCA1,顯著水平為0.01時,具有顯著意義。從回歸方程可看出,PCA1與葉綠素a含量顯著相關,即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耗氧量、懸浮物對冬季葉綠素a含量具有顯著影響。
3 討論
對水口庫區葉綠素a含量與環境因子關系的分析表明: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在春、夏、秋、冬都對葉綠素a具有顯著影響,可見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不是導致葉綠素a含量季節變化的關鍵因子;其它環境因子對葉綠素a的影響隨著季節的變化各有不同。
春季氣溫開始回升,春雨較多,水體交換大,藻類開始繁殖,加速生長,這些都可導致春季水體pH、溶解氧和懸浮物含量的上升,可見pH、溶解氧和懸浮物是葉綠素a含量變化的被動因子。夏季氣溫高、光照強,藻類生長繁殖加速,消耗水體中大量營養鹽,若水體中營養鹽含量較少,則營養鹽可能成為夏季葉綠素a含量的限制因子。很多研究表明,氮磷等營養鹽對藻類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4-5],進而影響葉綠素a的含量。OECD(國際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對北歐264個水體的調查結果表明:80%的水體葉綠素a受到磷的限制,11%的水體受到氮的限制,9%的水體受氮、磷共同作用[6]。秋季由于氣溫開始降低,水體交換少,溶解氧又成為表征葉綠素a含量的因子。冬季藻類開始死亡分解,懸浮物中藻類含量減少,使得懸浮物成為表征葉綠素a含量的因子。
參考文獻
[1]王玉興,李大興,姜北.鲅魚圈港區葉綠素a含量與環境因子的關系[J].水產科學,2012,31(12):727-731.
[2]晏軍,劉利平,李秋華,等.生態網箱養殖葉綠素a動態變化及對水庫環境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23):4 834-4 83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SC/T 9102-2007,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4]陳永根、劉偉龍,韓紅娟,等. 太湖水體葉綠素a含量與氮磷濃度的關系[J].生態學雜志,2007,26(12):2 062-2 068.
[5]區銘亮,周文濱,胡春華.鄱陽湖葉綠素a空間分布及與氮、磷質量濃度關系[J].西北農業學報,2012,21(6):162-166.
[6]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水體富營養化監測評價與防治[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9:92-95.
(責編: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