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福建省順昌縣為研究對象,采用林地期望價法來計算地租。根據不同立地質量等級和貼現率計算,將計算出的地租進行比較分析,確定順昌用材林的合理地租。結果表明:順昌縣用材林林地合理地租為56.09元/667m2。
關鍵詞:用材林;合理地租;林地期望價
中圖分類號 S7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2-89-02
林地是林業生產的基礎,通過生產木材和其他林產品來實現林地價值。林地資源資產評估是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杉木是我國南方最主要的用材樹種,杉木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著杉木林地的價值,進而對森林資源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和經營決策產生影響,林地價格成為了經營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1-2]。本文采用林地期望價修正法評定林地地租,其關鍵之一是確定林地的合理地租。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木材銷售價格 順昌縣國有林場杉木原木為1 260元/m3,主伐木為1 211元/m3,間伐木為1 211元/m3。
1.1.2 營林生產成本 從造林開始到第3a,每年的營林成本分別為650元/667m2、220元/667m2、220元/667m2,從第4a起,年管護費用均為10元/667m2。
1.1.3 木材經營成本 木材經營成本包括伐區設計費、直接采伐成本、檢尺費、道路維護及短途集運材成本、銷售費用以及不可預見費。其中:伐區設計費按蓄積9元/m3,杉木直接采伐成本為180元/m3,道路維護及短途集運材成本60元/m3,檢尺費為13元/m3,銷售費用為銷售價的1%,管理費為銷售價的1%,不可預見費為銷售價的3%。
1.1.4 稅費 稅金費用按當年實際交納情況計算。包括育林費、植物檢疫費以及其他稅費。其中,育林費按統一計征價10%征收,檢疫費按統一計征價0.2%征收,其他稅費按統一計征價4%征收,杉木的統一計征價為800元/m3
1.1.5 出材率 Ⅰ類地杉木主伐的蓄積平均為12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徑材50%),第一次間伐時間10a,第二次間伐時間14a,第三次間伐時間18a,間伐生產綜合材分別為0.5m3/667m2、1m3/667m2、0.5m3/667m2;Ⅱ類地杉木主伐的蓄積平均為9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徑材50%),第一次間伐時間10a,第二次間伐時間14a,第三次間伐時間18a,間伐生產綜合材分別為0.5m3/667m2、1m3/667m2、0.5m3/667m2;Ⅲ類地杉木主伐的蓄積平均為6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徑材50%),第一次間伐時間10a,第二次間伐時間14a,間伐生產綜合材分別為0.5m3/667m2、1m3/667m2。
1.2 方法 在用材林林地資產評估中常用現行市價法、林地期望價法、年金資本化法和林地費用價法。林地期望價法是以實行永續皆伐為前提,將無窮多個輪伐期的純收益折為現值累加求和作為林地資源資產價值的方法。林業用地要永續經營培育森林,符合林地期望價法的假設前提,因此選擇林地期望價法來計算林地價值是比較理想的。林地期望價法的計算公式為:
[Bu=Au+Da(1+P)u-a+Db(1+p)u-b+…-i=1nCi(1+P)u-i+1(1+P)u-1]-[VP]
其中:Bu為林地資源資產價值,Au為現實林分第u年主伐時的純收入(指木材銷售收入扣除經營成本、有關稅費、生產利潤),Da、Db分別為第a年、第b年間伐純收入,Ci為第i年投入的營林生產費用,V為年度的管護費用,u為經營周期,P為貼現率,林地地租B=Bu×P。
2 結果與分析
2.1 林地地租的測算結果 立地質量等級分別為Ⅰ、Ⅱ、Ⅲ,貼現率分別為6%、8%、10%時,用材林林地地租如表1所示。
2.2 結果分析 從圖1可以清楚地看出貼現率相同時,立地質量越差,地租就越低。貼現率為6%時,從Ⅲ類地到Ⅱ類地地租漲了4.2倍,Ⅱ類地到Ⅰ類地漲了47.68%,從Ⅲ類地到Ⅱ類地租上漲快速,Ⅱ類地到Ⅰ類地租價格上漲減緩。貼現率為8%時,立地質量從Ⅲ類地到Ⅰ類地,地租呈上升趨勢,但上漲的價格沒有貼現率為6%時高。在利率8%時,由于利率的增加導致了Ⅲ類地的地租為負值,Ⅱ類地時才為正值,從Ⅱ類地到Ⅰ類地地租漲了1.16倍,可見在貼現率8%時,林地價格上漲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在貼現率為10%時,林地地租都為負值,這是由于營林生產成本較高,導致費用大于收入,使林地地租出現了負值,由于杉木的立地質量越來越好,主伐時蓄積增加,收入也在增長,則在Ⅰ類地時已經快接近營林生產成本,如要使杉木地租為正值,則要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從圖2可以清楚地看出立地質量相同時,地租隨貼現率的減小而增加。在立地質量為Ⅰ類地時,貼現率為10%的地租是負值,貼現率從8%到6%地租上漲了1.24倍。在立地質量為Ⅱ類地時,貼現率從8%到6%地租上漲了2.28倍,上漲速度大于Ⅰ類地。在立地質量為Ⅲ類地時,只有貼現率為6%的地租是正值,這與營林生產成本較高、Ⅲ類地主伐時蓄積少而導致的收益少有關。
3 結論與討論
森林資源資產的經營周期長達數十年,而貨幣具有時間價值,在其經營成本中所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利息,通常占經營成本的絕大部分,貼現率的高低將對地租產生極大的影響。從本文就可以看出貼現率直接影響造林成本,貼現率越高,地租越低。當貼現率為10%,地租為負值,所以貼現率要控制在10%以內。而立地質量直接影響了林地的價格,呈正相關。綜上所述,可知林地在貼現率為6%時,各地租較為合理,所以本文以貼現率為6%時,Ⅰ、Ⅱ、Ⅲ類地的地租平均值56.09元/667m2作為合理地租。該研究的范圍僅局限于福建省順昌縣,其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還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魏遠竹.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2.
[2]鄭德祥.淺論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J].林業經濟問題,2002,4(22):203-205.
(責編: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