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黨合國家高度重視的教育環節。這足以見得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意義重大,關乎大學生教學的全局發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沉重的歷史使命,我國高校雖然積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枯燥,理論性非常強,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機械化。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非常不利。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困難,如果要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實際效果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積極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研究,提出合理的改革發展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現狀;改革
大學校園是我國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合格建設者的搖籃,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整個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全面發展。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市場競爭激烈,國外的先進技術,不同的文化紛紛涌入中國,加快了我國的社會轉型。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的發展。我國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必然給在校大學生帶來深刻的思想變化,這大大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大學生思想相對成熟,在這個階段,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成熟的階段,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必須進行改革創新,適應學生的思想變化,順應社會的發展。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社會發展需求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正面臨著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我國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深化,外國的企業進駐中國,同時,外國的思想,文化,藝術等信息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涌進中國,這其中,不乏一些西方資本主義思想腐蝕,侵害我國廣大青少年的思想,包括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等。面對嚴峻的思想挑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只有保證大學生擁護黨,擁護國家,熱愛祖國,積極向上,陽光樂觀的思想狀態,才能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才能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
2.社會公德缺失,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當今社會,經常出現各種道德確實的現象,虐待動物,女大學生生子為賣孩子換錢等等,在我們嗤之以鼻的時候,還應該想想,這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學生,或者是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為什么會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除了受教育程度的影響,還有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社會道德是為了維護人們的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行為準則。雖然我國社會在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教育,但是,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我國社會道德總體形勢不容樂觀。作為大學生,同樣存在道德缺失的問題,面對很多社會現象,大學生不能做出明確的道德判斷,這也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行為,我行我素,不顧及他人感受,崇尚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等。
3.新媒體發展對大學生思想產生影響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種先進的傳播媒體應運而生,加上網路的發展,大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手機,平板電腦,微博,微信等等,大量信息涌入,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發展。大學校園原本是人們向往的象牙塔,沒有緊張的學習壓力,沒有社會奔波的生活壓力,學生可以繼續深造,完成自己的理想。然而,網絡游戲和各種不健康的思想侵蝕著大學生的生活和思想,使得學生放松學習,經常逃課,甚至連基本的課業都無法完成。
4.學生過于追求自我,沒有人生目標
目前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80末,90初的學生,家庭生活條件相對優越。在物質條件豐富的時候,學生基本上就是安于現狀的生活狀態,沒有繁重的學習壓力,沒有緊張的工作壓力和,更沒有沉重的生活壓力。正是這種放松的狀態,學生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不知道今后還如何發展,不知道自己今后要走什么樣的道路,更加沒有奉獻精神和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對今后學生走向社會非常不利,不懂得責任和承擔,不知道奉獻和義務,不會團隊協作,抗壓能力差,不能接受批評,沒有毅力等等,問題非常多,將直接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工作。
5.就業壓力大,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大學生就業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人才,這種現象并不是暫時出現的,而是已經長久持續的一種狀態。思想道德標準已經成為企業考察人才的重點,良好的團隊精神,積極樂觀的工作態度,強烈的責任心都成為企業對人才的第一要求,其次才會考察學生的個人能力問題。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教學難度增加
跟隨改革開放腳步,我國逐漸融入全球經濟文化發展當中。由此,中西方文化發生了碰撞,西方文化思想大量深入中國的各個角落。同時,科技快速發展,當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第一時間獲得需要的信息,這個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平臺。但是,在西方思想深入中國的同時,也深入了一些不好的思想。比如,很國外很多影視作品宣傳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甚至充斥著極端的叛逆。欣賞這樣的藝術文化作品,會對學生的思想帶來一定的影響。從國內來看,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經濟結構上不完善,出現了比較懸殊的貧富差距和不公,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沖擊。大學時期學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不能準確定位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會比較混亂。結合國內外情況來看,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有難度。
2.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科技的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因此在心理上是比較早熟的。在進入大學期間,學生的思想基本已經成熟,而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欠缺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應該是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彌補學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顯效不是很快,需要長期發展。很多高校忙于安排各個院系專業課程,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次要的地位,給學生造成一種上選修課,只為修學分的感覺。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也感覺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相差太遠,毫無關系,為了學分而學習,應付考試。
3.教師專業素質不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敗,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師的失敗。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只是由一般的老師擔任,按照學校要求給學生講課,僅此而已。教師本身的思想素質并不是非常高,又怎么能用專業的水平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教師的專業與要求相差較遠,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常常捉襟見肘,在上課之前,也不進行積極的備課,課堂上甚至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教師自身素質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思想政治理論修養不夠, 是不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還有些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師就是學生的輔導員。大學的輔導員基本上是負責學生日上生活學習方面工作,工作比較具體,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更加欠缺。更多時候,輔導員忙著處理學生的生活問題,根本無暇顧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1.弘揚主旋律, 用主流意識形態占領文化陣地
要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充分發揮其政治理論的導向作用。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激勵斗志,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自覺抵制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 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 高揚當代青年進取、開拓的精神, 加強自身修養, 陶冶高尚情操, 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大潮, 健康地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 面對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 不解放思想, 不更新觀念, 就不會跳出舊傳統觀念、舊模式的框框, 就不會制定正確的思路, 就不會積極進取、大膽探索。因此, 我們要從國際形勢變化的新態勢, 國內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進程, 科技高度發展的大環境, 來思考和定位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 要在增強時代感, 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經濟全球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背景, 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大學生現在對它還知之甚少, 甚至認識不清。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四個如何認識 , 把這方面的教育內容具體化、集中化了, 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發揮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4.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實效, 關鍵是方法問題。方法得當, 事半功倍; 方法不當, 事倍功半, 甚至勞而無功。經濟全球化時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徹底摒棄那種單純說教式的工作方式, 克服那種只講大道理的傳聲筒式的教育方法, 拋棄不合時宜、不切實際的做法, 吸取和借鑒現實有效的形式并加以創新。
5.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 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需要
要不斷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是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 面對西方各種文化思潮的滲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具備更強的文化意識, 特別是網絡文化意識, 善于對網絡文化進行分析、鑒別、判斷和引導; 必須對學生心理特別是網絡心理有精深的研究。
四、總結
伴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腳步,我國經濟發展,政治進步。人們生活日漸豐富,思想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必須把握好中國的基本國情,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教師素質要提高,教育方法要創新,力求培養二十一世紀先進的大學生,為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貢獻出力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任重道遠。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感染力和說服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滿足大學生多層次、多樣性、多方面的精神、心理需求。只有堅持不懈,勇于創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才能開拓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玉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路,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9
[2]周先進.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境因素及對策研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1
[3]姜恩來.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理論戰線,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