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養成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要著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為習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特別是小學生,養成教育尤為重要。因此只有加強養成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素質,促進其終生發展。怎樣抓好小學生的養成教育呢?我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從點滴小事做起,進行養成教育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抓起,從點滴抓起,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教育的機會。從坐立姿勢、執筆方法、作業、書寫的規范、學習用品的擺放到升旗、進出門的禮儀,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節都進行訓練,培養他們從小養成文明禮貌、儀表端莊的品質。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的行走,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的。如彎腰撿起地上的雜物這以看似微不足道到的小事,并非人人能做到,處處能做到的。為了培養學生的這一良好習慣,我向學生講了因為彎腰撿起地上紙屑而被大公司破格錄用的故事,使學生知道,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彎腰,只是一個小小的紙屑,但卻折射著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所以,在我們學校如果誰主動撿起操場上的紙屑,會對他大加表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彎腰撿拾的好習慣。
二、常抓不懈,進行養成教育
如從要求學生的站姿與坐姿開始,課堂上,要求學生坐端正,懂規矩,守紀律。學習上要求有了困難不要忙于發問,而是先自己認真想一想;想了以后還不懂,就去查閱工具書;仍不懂,再去問老師。這樣反復訓練,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還養成了勤思考的習慣。在課桌上要求學生做事有條理,從書包怎么放,作業怎樣交,預備鈴響后干什么等一一加以規范訓練;在生活上要求養成講究整潔衛生的習慣,要求掃地要先灑水,掃地后要把課桌凳擺放整齊,清潔工具要放回原處。這些都是貼近生活的小事,目標小,每天都要經歷,每天都要嚴格要求,常抓不懈,久而久之良好習慣自然養成。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養成教育
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們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每周三的班隊會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培訓,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如每年3月5日,同學們組成愛心小組到鎮敬老院為老人洗衣服、擦玻璃、收拾房間,“教師節”開展尊師活動,“三八節”開展為媽媽洗腳的活動,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樂于幫助別人,自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通過培訓,讓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這些活動學生很感興趣,利于入腦、入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自然養成。
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進行養成教育
學校實施養成教育必須充分發揮校內、校外各種教育途徑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共同完成養成教育任務。可以說學校是養成教育的主陣地,承擔著道德知識上的教育和行為上的規范訓練,家庭是養成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孩子,指導并監督他待人接物的禮儀。在養成教育工作中,學校——家庭相結合是最好的模式。學校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強教育效果。我校的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出身在農村的農民,望子成龍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養有限或由于生活習慣的不良影響,或多或少給我們的小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成長。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緊,抓得好,兒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學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較快,反之進步就比較慢。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從事教育的人都十分清楚,任何學生或多或少都會體現出家庭教育的程度與效果,每個孩子都會有家長的影子或特征。 家庭是人的第一個社會生活環境,是人們接受教育、德育最長久的場所。學校的德育必須要以家庭教育為依托,讓家庭德育成為學校德育好的助手與補充。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在學校規規矩矩的好學生,回到家卻是一個無規無矩,甚至是蠻不講理的孩子,聽不得別人的意見與教育。也有這樣的現象:學校要求的某些行為被孩子說成是在學校才能做的事情,而脫離了學校這一要求就不存在了。所以,出現了手拿紅領巾上學,出校門隨手扔廢紙,都是由于家庭德育與學校德育的脫節造成的。因此,我們要想使養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多方面、多渠道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家長對學生養成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使家校形成合力,這樣就十分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其以后學習與生活打好基礎。
辛勤的耕耘結出累累碩果,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