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和意志,才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本文對情景教學法在文言文體驗式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從感官調(diào)動、角色扮演、誦讀體驗、課外生活幾個方面展開。
【關(guān)鍵詞】文言文;情景教學;體驗式教學
情境教學最大的優(yōu)點是讓學生置身于老師創(chuàng)設(shè)的與課文情境相似的教學場景,走進文本,通過與作品、作者的交流獲得情感的共鳴和人格的提升。教學活動是在遵循“以境育情”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和意志,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恰當?shù)男睦眢w驗,以此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具體的實踐中筆者認為情景教學法在文言文體驗式教學中的應用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音樂及多媒體設(shè)備,調(diào)動學生感官
音樂對人的感染作用比任何語言、動作等更為持久和強烈。入選教材的文言文大多語言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感,如果把音樂添加在文言文的體驗過程中,對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體驗和感悟,獲得美的熏陶,達到情感的升華有很好的作用。文言文體驗式教學中的音樂主要是以課文誦讀背景的形式出現(xiàn),通過音樂營造的情感氛圍,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文章感情。
例如講《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先讓學生欣賞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在音樂的熏陶中任由學生的思想馳騁在古戰(zhàn)場,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大氣磅礴的音樂中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悲壯的感覺,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對本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達到很好的理解,同時獲得美的熏陶和心靈的凈化,達到知識結(jié)構(gòu)自主建構(gòu)的最終目標。
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種媒體手段,如教學課件、影片等進行畫面情景的再現(xiàn)。多媒體手段應用的關(guān)鍵在于選擇,媒體選擇準確恰當,與教學的需求相一致,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教學效應;媒體選擇不準確、不恰當,與教學的需求不一致,在文言文教學中就會產(chǎn)生消極的教學效應。
二、編演“課本劇”,分角色表演
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是師生之間情感相互促進、交融的過程。課本劇表演就是一種體現(xiàn)師生共同參與的很好的形式,也是一種很好的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法。
編演“課本劇”,要從實際出發(fā)進行考慮,選擇那種故事情節(jié)性強、人物性格鮮明、適合表演的文本。如《鴻門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等作品,課文中人物對話多、矛盾沖突激烈、情節(jié)起伏跌宕,非常適合采用課本劇的方式進行表演?!蹲勇贰⒃⑷接?、公西華侍坐》是一篇語錄體對話式文言文,可以讓學生先分角色朗讀原文,接著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語言分角色進行表演。在對不同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理解的基礎(chǔ)上,逐步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感悟到孔子及其弟子不同的性格特點,理解孔子的治國之道。學生們?yōu)榱税炎约旱慕巧硌莺?,就會自覺自愿地研讀課文,對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性格,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神情以及某個細小的動作深入體會琢磨。在辛苦排演和討論中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主動獲取了語文知識,提高了文言素養(yǎng)。
三、誦讀經(jīng)典,加深體驗
誦讀教學法自古就有,傳承至今?!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鬃釉凇墩撜Z》中強調(diào)“誦詩三百”。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能保留完整的原因,在于其以諷詠為主的特點。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言文,大都是文學經(jīng)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誦讀材料,指導學生進行朗誦比賽。這也符合語文的特點和文言文體驗式教學整體感知的要求。《鴻門宴》、《師說》、《勸學》中的精彩文段往往是學生選擇的對象。作品中人物的個性、思想對學生也有很強的吸引力,通過朗誦活動的開展,借助比賽的平臺,學生既學會了朗誦的技巧,對文言文文本的感悟也加深了,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提上去了,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或高聲朗誦,或默讀玩味,或分角色讀,反復地吟詠,逐步地體會。
四、走出課堂,貼近生活
文言文學習,單靠課堂上接受的知識容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從課內(nèi)走到課外,通過課外知識促進課內(nèi)學習。
學習《愛蓮說》、《赤壁賦》、等優(yōu)美的散文時,我們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進大自然,深入那些與課文描述相似的環(huán)境,學生在一種實體情境中更容易獲得認識和體驗。例如學習《愛蓮說》時,老師可以把學生帶到荷塘,讓學生親身去觀察、去體驗,在極具感染力的實體情境中得到認知的提高。
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以記讀書筆記的方式對一些課外文言作品進行閱讀。學生可以對文言文的主題思想、語言特點、行文方式等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甚至可以記下那些不理解的字詞、打動心靈的好句子。通過這種走出課堂的方式,拓展學生對文言文的自我體驗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漪.于漪教育文集[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卷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張正君.當代語文教學流派概觀[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鄭金洲.體驗教學[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