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的教育教學形勢下,如何提高課堂實效,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是我們每個教師面臨的問題,我必須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 課堂效率 有效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面對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多數教師長期以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乏自信。有效教學理論上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培養與全面發展,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那怎樣進行有效教學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巧用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經過課間活動,學生的思維仍停留在亢奮狀態。能否在課堂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精彩的導入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
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
1.“ 音像”導入,激發興趣
在教學《善于調控情緒》這節課時,多媒體播放周華健的歌曲《最近比較煩》,并配以FLASH動畫,然后提問: 周華健在歌中傾訴了哪些煩惱?學生回答后,教師點評: 難怪古人說,神仙也有神仙苦,凡人更有凡人難。相信你們生活中一定也遇到過令人委屈、失望、痛苦、甚至憤怒的事情吧?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擺脫這些煩惱,每天都擁有快樂的心情呢? 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課題。
2.運用事實事例導入新課
思想品德課與現實生活最為接近,大量事實不勝枚舉,因而,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搜集身邊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事例,最好是周邊地區學生都清楚的事例。如在講到“我國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這節內容時,搜集有關虐待、遺棄未成年人,溺嬰、棄嬰;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勞動等實例,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扣住學生的心弦,調動學生學習這節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學生智力,活躍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果。這樣,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謀劃策,課堂氣氛就很活躍,充分展示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 情境”導入,引人入勝
在學習《競爭與合作》這一課時,開頭讓學生表演情景劇《對手》,主要情節: 星期一,教師宣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下個月開始,學校將舉行預賽,選拔參賽選手,要求同學們做好準備。聽到此消息,同學們都緊張起來,尤其是小楠和小可這兩個最具競爭力的同學,更多地把課間活動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一個星期后,教師宣布了入選選手名單,小楠、小可等5位同學入選。小楠得知小可的預賽成績比自己高出2分時,很不高興。老師要求5位同學做一本海淀區出版的習題集,小楠恰巧有這本書,但當小可借看一下時,小楠卻以自己的書不是海淀區出版的為由拒絕了她。第二天,外面正下著大雨,小楠在教室里學習。這時小可渾身濕漉漉地走進來,她來到小楠面前,從書包里掏出兩本書放在桌上,興沖沖地說:“ 小楠,我買到那本數學書了,咱倆一人一本。”之后,讓同學們結合情景劇,談一談自己的感想,從而將學生引入預設的教學情景中。這種導入方法,既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又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 以人為本”的理念。
二、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課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讓學生懂得怎樣承擔責任、怎樣學會交流、怎樣適應社會等,通過學習,使學生終身受益。如有學生出現了“早戀”,老師以一個勸告者的身份,分析利弊,引導學生把握青春、把握情感,同時告訴學生處理好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思想品德課不僅能學習到一些理論知識,還能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修煉自身,善用幽默教學法
教學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教師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享受。
如教師、學生和周圍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軼聞趣事和形象的比喻、順口溜、打油詩等都是活的幽默素材,教師應獨具慧眼,善于發現,精心運用。如在講述情緒調節方法中的注意轉移法時可以說:“當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就去理個發,因為一切從‘頭’開始呀!”
學習興趣是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前提,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教師應注意用鮮活的事例、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師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潛心研究教學方法,選擇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