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貴真情實感,惟有真情實感才是有靈魂的,才會打動人。這就需要設境。情境作文教學設境很重要。設境是教師根據寫作要求以及寫作題目創設寫作情境。境設得好能使學生寫作運筆如飛,一揮而就。境設得不好則會事倍功半,打不開學生的思路,激發不起學生的寫作情思。因此設境是情境作文教學的關鍵。那情境作文情境何來?
一、創設活動情境,豐富寫作素材
喜歡活動,這是學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作文內容,加之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將“活動”與“寫作”結合起來,文章自然會“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情境作文教學把活動視作兒童主體的活動,突出兒童在情境作文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能動作用。在優化的特定情境中進行,既有教師的意圖,又有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角色,使兒童投入再現教學內容的角色、體驗角色和評價角色的心理活動中,產生進入情境角色的感覺。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引導學生披情入境,進入“情動辭發”的狀態,學生習作就變得主動、形象、充滿情趣。所以我們教師應多創設活動情境。
1.組織生活活動
作文源于生活,豐富的生活資源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習作材料。生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我們要有意識、有計劃地為學生組織一些活動,并指導他們留心觀察、體驗,這樣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從而也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比如我們可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貼近自然,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活動:參觀學生有興趣的地方,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領略自然風光,舉行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競賽等,讓學生在繽紛的大千世界中觀察生活,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生活活動中捕捉感性信息,豐富寫作素材。
2.參加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也是學生所喜愛的活動形式,它不但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還讓學生在實踐過程的感知、體驗中豐富了作文素材,如科學實驗、養小動物、栽花種草、制作小玩意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如我們當地一對年輕的夫婦為了救鄰居雙雙毀容,我們班級組織了“愛心跳蚤”活動,孩子們將自己的東西搬到學校義賣,將所賣得的錢捐給那對夫妻。事后,我請他們將這活動記下來,不管從哪方面切入都可以。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對這次活動進行了記錄,揚揚灑灑,寫得非常好。再如,我們班級假日小隊同學在情人節、母親節里賣花賺錢,然后寫下的心里體驗都非常的形象生動。
二、抓住偶然情境,激發寫作靈感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潑流個不息。”學生若是缺失了感悟生活和捕捉偶然精彩的能力,他們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也將一點點枯竭。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偶然的情境,需要我們教師敏銳的雙眼去觀察,需要我們教師敏銳的心靈去捕捉。
培養學生抓住生活中的偶然情境,使學生養成把觀察的觸角伸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擴大了學生的生活視野,偶然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家庭生活的喜怒哀樂,課余活動的緊張快樂,童年生活的愛恨情愁等等,每一次偶然的情感體驗都能成為孩子們筆下傾訴的內容,這樣的作文訓練對于孩子們“養成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及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具有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善用節日情境,抒發心中真情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書信似乎漸被冷落遺忘,人和人哪怕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談話都很少了,相信彼此心里肯定也有很多無法口頭表達的東西,所以“通信作文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作文本身。”一次母親節,我請孩子們每人給母親寫一封信,要求情感真摯,表達自己對母親真實的情感,結合具體事例。下面是范例:
“雖然我們是母女,卻免不了要吵架……我真不明白,我只是稍微有點大聲而已,為什么您又要發脾氣?我真的搞不明白。后來,我想了想,覺得大家都有錯。在此,我先跟您說聲對不起。您還記得2005年的兒童節嗎?也許您已經忘記了,可我還深深地記得,您就在兒童節的中午11點,您把我的大腿有點打腫了。您在上午時說我連母親節也氣您,可是那個兒童節呢?您難道不能換位思考一下嗎?您想過我的感受嗎?我還清楚地記得您當時說的一句話:‘管你是不是兒童節,兒童節,我也照打不誤!’我希望你能明白,也管好您的脾氣。老師說過,人人都會犯錯,只要改就沒有關系,但就怕屢教不改……我想對您說,不管怎么樣,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偉大的,包括您也是,我要謝謝您……”
情境作文突出強調了學生主體的活動,調動了孩子主體認知、體驗、理解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感受性和情感態度。境設得好,他們被感受過、體驗過、情感態度認同過了——一句話,學生的習作泉源豐富了,他們才有真情實感可以表達,也才會樂于表達的。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曾經說過:“沒有情感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心。”情境作文教學情境創設得好,寫作會成為學生心靈得到滿足的需要。當寫作成為學生心靈傾訴需要的時候,那他們的習作就是不激也能自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