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目前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出發,探討了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問題,以及該如何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這項工作不僅需要通過課程教育來完成,更需要通過最貼近學生的輔導員隊伍,來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員應發揮自身的工作優勢,推動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指導學生成功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順利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
如今不少大學生常常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像是生活在動物園里的駱駝,沒有了沙漠這個環境,只是徒有虛名。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生在入學前由于缺乏對自己的了解或不清楚學習目的,在填報志愿時往往比較盲目,或在熱門學校、熱門專業中扎堆,或進了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學了不喜歡的專業,虛度了大學光陰,直到畢業時才開始為找工作發愁——這都是因為缺少了職業生涯規劃。人生缺少準備,自然難有發展。如何讓他們不做動物園里的駱駝,讓人職順利的匹配起來呢?這就需要在高校的每一位老師,特別是輔導員要仔細耐心地指引他們,讓他們不能只顧“低頭拉車”,更要學會“抬頭看路”,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一、輔導員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優勢
輔導員是高等教育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開展學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更是大學生順利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大學生的良師益友。對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輔導員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天然優勢。
1.天時:資源資訊優勢
首先,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者,掌握了很多與學生工作相關的材料,對于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十分了解。而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來說,要了解當前的社會形式、就業形式,進而聯系實際,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員是最能提供全面材料的一員。因此,輔導員在幫助大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通過往屆的就業情況,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往屆的就業情況給學生提供更好更詳實的材料,幫助他們做出有利于自己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的生涯規劃。
2.地利:時間空間優勢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應根據學生不同階段、不同特征、不同要求開展。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者,掌握著學生的思想動態、年齡特征、心理狀態、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管理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活動等各個方面,離學生最近、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的情況最了解,這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模式給學生做一定的職業咨詢,改變以課堂輔導為主的單一模式,讓學生在班會課上、團隊輔導活動中、日常聊天談心時,得到各種不同的啟發和建議。這不但使輔導模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讓輔導走出課堂,融入生活,也無形中加大了輔導的力度和長度,讓學生可以更多的理論聯系實際,做出操作性強,同時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3.人和:情感心理優勢
再次,和心理咨詢一樣,要幫助一個人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制定一份適合自我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也需要得到咨詢者的信任,只有得到了信任,才可能更全面的了解咨詢者。作為輔導員,由于經常和學生呆在一起,和他們談心,做他們各方面的思想工作,同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的各種疑難問題,無形中已經深得學生信任,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也更愿意對輔導員說出心里話。在輔導員的面前,他們可以放下自己的防范心理,說出自己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或自卑、或不滿、或過于理想化的部分。在掌握相對真實材料的情況下,輔導員可以更有效、更準確的幫助學生做出屬于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1.階段教育,實時跟進
首先,我們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大學生大一期間要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規劃人生能增強學生的自主感。在學生入學后開展“如何適應大學生活”、“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的講座或班會,使大學生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和技能。在大二、大三階段,主要是指導學生打好專業學習基礎,同時具備英語、計算機等技能。并且根據專業的需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通過社會實踐了解專業就業前景和崗位要求,有的放矢地培養自己的能力。
2.課程改革,寓教于樂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自2004年就已經在我院開展,隨著課程、教材不斷地改革創新,課程的教學方法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開始的做測評,如“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授經典,如“5W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80/20法則”等等,轉變為了目前的項目教學法。
3.以賽促學,創辦協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任何東西都要學以致用,既然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之相關的比賽也就應運而生。近些年來在我校,院、系都紛紛開展各項大賽,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簡歷制作大賽”、“模擬招聘大賽”等等,更評選出優秀的選手去參加浙江省和全國性的賽事,并頻頻獲獎。同時,作為課程的補充和載體,學院和系部也創立了相關的職業生涯、職業規劃協會,舉辦、承辦了不少大型活動和賽事。
4.做好測評,服務學生
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更好的了解自己,學院購買了許多優秀的測評工具用于學生自測。例如“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北森Career Sky大學生職業測評”等等,在校的大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測評更好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氣質類型,以及職業興趣等等,為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打下扎實的基礎。
職場的競爭如同運動場上的競技,在校大學生一旦進入了職場這個大熔爐,面臨著種種困惑,有時真的難以斷輸贏。事后的后悔與抱怨對未來無濟于事,自我陶醉則會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對職業生涯有損無益。因此我們希望,同時也相信,在輔導員和其他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在校大學生都能規劃好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在經過不斷的歷練,從象牙塔踏上職場之后,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讓自己從一只動物園里的駱駝轉變為真正的“沙漠之舟”。
參考文獻:
[1]陳小芬.關于加強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7,(8)
[2]楊繼軍.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自我意識初探[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
[3]樊錚玉.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7)
作者簡介:
許安,(1982~),男,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