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行,啟發式教學逐漸在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之中重視與應用。本文主要從啟發式教學的含義與作用出發,結合本人的具體教學經驗,探討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而為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與意見。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應用
1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概述
1.1啟發式教學含義及特點
啟發式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根據教學的要求與學習的客觀規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手段,以啟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為核心,擴展學生思維,從而傳授知識并提升能力,使學生自發主動地學習。
就目前看來,啟發式教學的特點主要在于設置教學情境,尋找合理恰當的啟發點,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嘗試學習,即啟發性、引導性、巧妙性、自主性等。具體而言,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應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獨立自主地學習。通過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從而促進其學習提升。
1.2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之中,由于小學生處于學習的起步階段,其學習的主要動力為需要、興趣與情感等,因此只有不斷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促進其對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提高。而啟發式教學由于其具有的啟發性與引導性,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啟發式教學,有利于小學生加快加深對數學知識和問題的理解,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2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2.1啟發式教學應從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嘗試”
所有教學活動都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啟發式教學之中,教師也應該結合數學知識來創設一個教學情境,不斷啟發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使學生主動“嘗試”,直接參與到數學研究運算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具體運用。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設置題目,如“商店原有15支彩筆,若賣出9支彩筆之后,還剩下幾支?”其次,教師可以讓同桌兩人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啟發學生不斷發揮創造力,自主尋找方法來計算結果。其中,有的學生可以用小棒來一根一根的進行數數,從而得出15-9=6;有的學生可以將15分為10和5,然后首先計算10-9=1,再算1+5=6;有的學生則可以將9分為5和4,然后先算15-5=10,再算10-4=6;還有的學生可以先想9+( )=15,然后因為9+6=15,得到15-9=6,從而得出結果。通過多種不同的計算方式的嘗試,學生基本都能獲得最終結果。之后,教師在進行啟發,使學生將這種計算方法遷移到相同的問題之中,從而逐漸發現“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具體方法,并能夠熟練地加以掌握。通過教師的“啟發”,從而引導學生動手“嘗試”,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數學能力的提高。
2.2啟發式教學中“引導”優于“牽引”
在啟發式教學之中,引導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普遍出現將“牽引”與“引導”混淆的現象。就“牽引”而言,其具體教學表現為教師在課堂上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充分講解與強調,相對單調枯燥,極易引發學生的厭倦心理。而學生在課堂上也無法意識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引發學生的依賴心理,進而難以自主獨立思考,缺乏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引導”的教學方式不同于“牽引”,其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個人的創造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學習“三位數的乘法”時,由于學生在低年級時已經學過少數位的乘法,故教師沒有必要過多地講解與強調十位上和個位上的乘法規律,應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掌握百位上的乘法規律,從而在引導中具體掌握“三位數的乘法”的知識點,實現啟發式教學的要求。
2.3把握啟發點的“準確”與“巧妙”原則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的啟發式教學之中,教師需要對啟發點有充分把握,主要應該遵循“準確”和“巧妙”的原則。
首先,就“準確”原則而言,教師應準確把握數學知識的啟發點。由于小學生數學知識和思維技巧的局限性,教師在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時應該有所針對,而不能不分場合地過分使用。只有在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有針對性的加以啟發與滲透。就一般而言,啟發教學法主要在知識銜接的地方加以應用,使數學知識的銜接更為流暢,使學生對數學知識能夠有整體框架性的掌握。為保證啟發教學法中啟發點的準確性,教師應進行提前備課,設計較為科學合理的教案,并首先找準該節課的數學難點,從而進行啟發點的相關設計。在啟發點的設計之中,還應該注重創造數學情境,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能夠較為輕松地解決問題,尋找答案,進而對知識點有所認識與掌握。
其次,就“巧妙”原則而言,教師應注重啟發的巧妙性。由于數學學習一般而言都具有巧妙的解題方法與技巧,是一種數學思維的體現。該解題技巧對于部分優等生而言較為簡單,而對于中等生和差等生而言則需要不斷練習與訓練,故教師在此時的啟發設計需要進行巧妙地構思,使不同學生都能充分掌握。例如教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征”的知識點時,通過采用師生打擂臺的形式,設置啟發點,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詢問該分數特征蘊含在分子還是分母之中。在得到學生的回答“應在分母之中”后,教師在針對“能化為小數的分數的分母的特征”進行詢問,從而阻止學生探討與思考。當教師發現學生的思維逐漸偏離時,再進行適時地點撥,啟發學生將“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從而引導學生發現逐漸發現規律。最后,通過不斷地探討思考,得出特征為“最簡分數的分母中如果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質因數,則該分數可以化為有限小數。”通過在課堂上巧妙的啟發誘導,從而使學生不斷激發創造力與想象力,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把握與理解。
2.4注重啟發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的結合
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知識結構等原因,教師還應該注重啟發式教學與講授式教學的結合。通過講授式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點,擁有一定數學運算和解題能力。通過啟發式教學,再將數學知識加以深化,并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符合當代數學教學的需求。
3總結
綜上所述,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堅持推行啟發式教學,才能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現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姚春燕,周明.試論啟發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2007(12)
[2] 梁有暉.略談啟發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2)
[3] 金全法.探究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的高效率教學行為[J].中國校外教育,2013(08)
[4] 錢永梅.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2(10)
[5] 張紅.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路徑探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