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幼兒園承擔著幼兒教育的主要職責,本文就當前幼兒園幼兒教育的四大問題展開了分析,提出了縮短投入差距,加強幼師的培訓力度,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監督的幾大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育;平等;小學化傾向;監督力
幼兒期一般是指3-7歲這段時期,幼兒已進入幼兒園接受學習,此時幼兒的自我意識和心智漸漸得以開啟、發展,該階段的教學將會給其打上一輩子的烙印,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未來的成長,對其品德、個性和人格等的塑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的那樣:“早期關鍵階段中的經驗會決定一個人的順應社會的模式和她成年時所具有的個性特性。”只有夯實基礎,才能穩固地推進幼兒的成長進度。幼兒園在幼兒教育問題上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探尋正確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一、幼兒教育的問題
1.幼兒教育投入呈現地區差異性,發展速度快慢不均
城鄉幼兒相比較,往往能明顯地發現城市里的幼兒表現相對出色許多,見識和技能等都顯示出一定的優越性,他們大多是充滿自信的。但這并不是說城市里的幼兒聰慧許多,而是針對其啟蒙教育的各方面軟件和硬件都積極跟上了,政府和教育部門、幼兒園在教育投入上力度大,收獲的成就自然會成正比,幼兒的潛力挖得也便越深。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偏遠地區,沒有財力人力的支持,幼兒園教育發展狀況堪憂,連最基本的電教設備都沒有。
2.幼兒教育經驗水平良莠不齊,教育管理模式有優劣之分
幼兒教育的主導者便是幼兒教師,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制約著幼兒教育的成效。但許多幼兒園缺少專業幼師,尤其是一些民辦幼兒園,多數教師沒有接受過幼教培訓,專業知識匱乏,對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個性等不清楚,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方法也存在問題,教育管理欠缺科學性,僅靠自己從教慢慢摸索出的某些有限的經驗教孩子,錯誤的誘導加上沒有方法的教導與管理,則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和心智的開啟,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產生消極影響。
3.幼兒教育認識上存在偏差,重知識技能輕品德個性塑造
迫于攀比思想和應試制度的影響,許多地區的家長在選擇幼兒園上量化學校的成績,把幼兒園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展現出的技能、獲得的獎項作為考查范圍和擇校標準,使本應成為幼兒快樂天堂的幼兒園,本應教育過程以玩為主,在游戲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滲透知識、技能、情感、品德等的教育方式只好被粗暴地簡化為直接拼音、識字、算術、舞蹈、唱歌等一記記輪番的轟炸,以求得幼兒園競爭他園的資本。也不管幼兒的發展規律和接受情況,等同揠苗助長,容易使幼兒遭受挫敗打擊,導致其厭學情緒的滋生。
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1.縮短投入差距,平等對待城鄉幼兒園
幼兒教育是任重道遠,關乎未來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幼兒教育則是基礎教育,絕不容許有一絲懈怠。政府和教育部門在各幼兒園資金和人才投入上要平等化,發展機會均等,不分城鄉與直屬、分管,不可厚此薄彼,促進整體幼兒教育水平的提升,讓幼兒受益。
2.加強各地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力度,交流改善管理模式
首先幼兒教師的選拔要規范化、嚴格化,對于熱愛學生、懂得幼兒發展規律的人才優先錄用,沒有教學經驗的則要督促他們努力學習,爭取提高素養,而教育部門和幼兒園則要積極給這些幼師爭取學習提高的機會,加大集中培訓力度,用自學、自查、互查、集中測試等形式鞭策幼師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優惠幼兒教育的效果。
3.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治標須治本,要改善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對于教育部門來說仍要繼續在應試教育往素質教育的轉化路程上努力,幼兒園要注意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個性特點,還原到寓教于樂,以玩助學的軌道上來,還幼兒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而不是繁重乏味的童年記憶,以期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
4.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監督,保障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
監督是任何部門不可缺失的一項權益,如果沒有監督考核,工作效率定會每況愈下。幼兒園必須在選拔時考驗幼師招聘者的能力和職業素養,尤其對是否具備愛心這一項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畢竟幼兒教育工作面對的是自控力差、智力發育不成熟的幼兒,對其教育管理工作繁重而瑣碎,沒有愛心是絕對不能堅持下去的。幼兒園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定期和不定期地對教師工作予以考察監督,并輔之以獎懲制度,督促幼兒教師的自我提高和完善。而政府和教育部門也要對幼兒園予以監督考核,不滿足從教資格的沒收其營業執照,予以取締,對表現出色的給予嘉獎表彰。
總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更是任重道遠,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教育內容,需要來自家長、幼師、社會各方面的協調配合,對于幼兒園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予以指正,展開補救,設法完善,以促進幼兒教育的較好較快發展,給幼兒一個燦爛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丁愛平.淺談幼兒教育的弊端及對策[J].教學園地,2009(10)
[2]羅悠云.關于幼兒教育探討[J].科技創新與運用,2012(17)
[3]陳鶴琴.創建中國化科學化的現代幼兒教育[A].金城出版社,2002: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