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將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確立為:學生應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然而如何真正實現這個目標呢?筆者認為口語交際教學必須從生活出發,讓口語交際教學過程成為口語交際的“訓練場”。
一、貼近學生生活,選擇合適話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 這就要求口語交際話題源自于現實生活,而現實生活涵蓋了學生的所有生活,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空間等的不同,使得現實生活中的許多話題不一定適合全體學生,可靠的做法就是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交際的話題。因為只有真正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才能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觸動學生的所思所想,激起學生傾聽和表達的欲望。
選擇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口語交際話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使用教材,科學設計,進行交際訓練??谡Z交際的材料安排與閱讀教學不同,閱讀教學教材總安排各種不同類型的文本以供學生閱讀學習,而口語交際的材料僅只安排了一個交際的話題。像低年級每冊教材上都安排了幾個“口語交際”內容:有畫春天聊春天;說做手工過程;說說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怎樣說服父母讓自己參加做家務,還有看圖說故事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的還配了相應的圖畫,并精心設計了提示或問題。不論是話題的安排還是版面的設計都努力貼近學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說,也愛說。教材中選擇了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學習生活中的話題,以這些生活化的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口語交際。
二是改造教材,貼近學生,實現交際零距離。口語交際的話題安排,教材中總體努力貼近學生生活,教學時,教師要大膽取舍,精心選擇,靈活地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在口語交際實踐中樂于表達,積極交流。
二、借助生活背景,設計交際過程
口語交際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是交際雙方通過口頭語言進行溝通表達的動態過程?!敖浑H”的最大特點就是“互動”,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必須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因此情境創設也就成了口語交際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舉措。教師在創設交際情境設計教學過程時,應科學地設計融實踐性、互動性、情境性、生動性于一體的師生、生生的雙邊活動和多邊活動。在這一口語交際活動中教師是雙重身份,扮演多個角色。既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寬交際渠道,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面、關心的話題,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交際活動;又要通過自己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推進交際的過程。如,有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接待客人”時,首先利用錄像創設情境:隔壁叔叔因為單位臨時開會,家里沒人,想讓芳芳幫忙照看年幼的兒子童童。此時教師問學生:假如你是芳芳,你會怎么招待童童呢?在學生集體交流后,教師扮演并不乖巧聽話的童童,讓學生當芳芳進行情境模擬交際。之后又讓學生分別扮演童童和芳芳進行交際訓練。
三、創設生活情境,培養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和培養,不是憑空得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訓練,逐步感悟,慢慢積淀的。也就是說,口語交際教學要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如一位教師在執教一堂《學會求助》的口語交際課上,課始,她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首先,課件出示兩個詞語“春回大地、 萬物復蘇”,請學生說說讀著這兩個詞你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課堂上學生紛紛議論,發言精彩極了。接著教師請學生把絢麗的春天用畫筆畫下來。這時,所有的學生“啊”的一聲說自己沒帶水彩筆。有的學生著急地說:怎么辦呢?有的還輕聲埋怨老師沒有讓他們今天帶水彩筆。這時教師即時啟發學生:“孩子們,現在你們該怎么辦?幸好老師今天準備了好些水彩筆,誰有需要就向老師借吧,看誰能說會道,能從老師手里拿到自己想要的筆?!贝藭r,學生都沉浸在這樣一個由老師精心創設的真實的情境中,口欲言,行欲動。這樣的情境創設,即時生成,有交際的實際意義,絲毫感覺不到是教師為教學而刻意創設的情境。于是,學生帶著興味走進情境之中,學生說話的熱情自然被激活,學生向老師求助的交際語言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產生了。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生活交往能力,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為的就是更好地生活,而生活又為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創造了無盡的源泉,生活與口語交際密不可分??谡Z交際教學只有從生活出發,以生活為平臺,將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成為生活化的學習過程,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才有雙向的和諧與互動,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學生才會說起來,語言才會活起來,口語交際訓練才能真正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