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改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挑戰,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在滿足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教學目標。在最新的歷史形勢下,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運用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事實,因此,如何在小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其為教學帶來更多新鮮的發展活力,逐漸在教學界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議話題。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數學;教學情境;教學重難點;知識面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借助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力量,將多媒體與教學工作進行完美融合,已經成為教育現代化的一大趨勢。教育從小做起,小學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不僅能夠打破傳統意義上的枯燥、煩悶的數學課堂氣氛,讓整個數學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圖文并茂,而且促使教學手段不斷地更新與完善,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乃至素質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活力。我們要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實際,恰如其分的將多媒體穿插于教學工作中去,在更大的程度上促進教學目標的早日實現,以下內容將對此作出比較具體性的分析。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
巧妙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和諧的音像、真實的形式以及豐富的內容刺激學生的感官,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和熱情,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詳細一點來說,首先,小學生天真爛漫,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恰好抓住這一個性特征,并且結合具體的教學工作任務與安排,有意識的去創設一個情境,可以是一個游戲、一個問題、一段錄像、一個故事等,在引起學生好奇的前提下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被動學習朝著主動學習的方向邁進。比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小兔子要坐車去找小松鼠,先做的是用長方形材質做的輪子的車子,結果車子開不了,然后又乘坐橢圓形輪子的車子,車雖然能開走卻讓人感覺很顛簸,而最后小兔子坐上了圓形輪子的車,舒舒服服的快速到了小松鼠的家。在同學們觀看這個形象生動的片段時候,教師可以抓住時機提問:長方形、橢圓形與圓形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圓形輪子的車能夠開的最吻呢?這個時候學生的表現欲是十分強烈的,在他們爭先恐后的回答中,教師適時將所學內容導入進去,從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而且為下面內容的深入學習鋪設了良好的道路。還有,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抽象邏輯思維得到重視的同時,形象思維的作用卻被忽視,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很快的掌握所學內容,針對這一點,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的特征去彌補傳統教學中的補足,比如在比較兩條線的長短、三角形的全等以及內角和定理等問題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肉眼的觀察大致作出自己的判斷,然后教師通過鼠標的拖動以及數據的分析等給出正確答案,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氛圍下夯實所學內容,激發更多的求知欲。
二、運用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中,有很多東西都比較概念化,對于理解力還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這些知識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應當注重抓住重點和難點,結合多媒體的作用,為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的獲得做好準備。具體來講,小學生若對所學習的內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做到舉一反三,將不利于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數學成績的提高,教師要結合他們的學習情況,借助于多媒體信息技術,讓教學的難點變成教學的“趣味點”,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習“平均分”的概念時,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動畫展示,讓小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平均分的動態緩慢的過程,加深他們對平均分的理解;在講“圓錐”的概念時,可以先運用做好的課件給出實物,比如鉛錘、谷堆等,然后畫上相應實物的輪廓線,最后將實物撤走,讓相應的幾何圖形展示在學生面前,如此一來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由來可以有更加形象的把握,利于他們的發散思維的培養,讓教學工作變得更加簡單明了。與此同時,為了充分掌握學生眼中的數學難點何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經常性的深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學習的困難所在,這樣不僅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便于今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數學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絕對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數學的運用能力,多媒體能夠為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強大的催化劑成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握多媒體的多樣性特色,將生活中的數學教學案例通過多媒體展現在學生面前,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與思維,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比如,在教學“對稱軸與軸對稱”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對折紙張的方式讓學生大致了解對稱的概念,然后借助于多媒體信息技術,搜集大量的軸對稱的事物與圖形,比如方桌、人民大會堂、書桌等事物,讓學生充分感受都數學就在身邊,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收集有關軸對稱的圖形等,在課堂中與大家進行分享,從而促使學生感知力增強的同時也調動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獲得了一箭雙雕的教學成效。再比如,在學習“平移”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趣味新聞:具有72年歷史的上海音樂廳,經過半年左右的平移施工后,整棟樓成功平移了66米,并且還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度的平移距離的調整。這個有趣的新聞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一邊觀看一邊感受到,一個小小的數學知識竟然能夠在生活中發揮出這么大的作用,之后教師將平移的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詳細性的敘述與講解,在結合新聞的播報的環境下,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更大的開闊,也增強了他們努力學好數學的決心。
四、結束語
實踐表明,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高效率教學手段,為教學的時代化進程提供了諸多的便利。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清晰的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與適度性,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多的利于多媒體作用發揮的良好教學方式和途徑,讓多媒體真正的為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而服務,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服務,為素質教育的騰飛而服務。
參考文獻:
[1]胡利峰.《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數學理論,2012(09)
[2]閆春陽.《發揮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科教文匯,2011(10)
[3]吳發明.《試論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教育技術,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