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秀的擲球運動員在漫長的比賽生涯中,比賽失敗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分析比賽失敗運動員賽后,出現的種種現象。如不得到及時的疏導和調整會大大影響運動員的比賽心理,甚至過早的結束運動生涯。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認知調節為主要手段的心理訓練策略。
【關鍵詞】比賽失利;地擲球運動員;心理狀態;認知調節;心理訓練
體育競技就是比賽,比賽意味著選拔淘汰,很多地擲球運動員在失敗中過早的被淘汰,沒有永遠成功的天才,只有戰勝失敗磨練出來冠軍。西德運動心理學家里德爾認為:“比賽的心理準備是一長期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成功之外還必須經受失敗和挫折,最后使運動員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穩定的——也就是說能夠抵制各種干擾因素的人”經歷失敗也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在失敗中進步也是一名優秀運動員的必備的素質。
1失敗心理問題的解決是運動員成功的基礎
由于競技體育職業化和商業化,競賽的次數增加,并且走向全球化。因而,出現了比賽規模大,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競賽氛圍,從而使許多運動員在高緊張強度的運動競賽中心理壓力增大、心理變化明顯、需要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增多。特別是比賽失利的運動員如果不能及時的妥善的解決運動員在競賽與訓練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就會直接導致一蹶不振,運動成績的下降,會給運動員留下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嚴重的會使運動員喪失信心終止運動生涯。因而進一步挖掘運動員的潛力,保證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能力、運動技術水平的較好發揮、提高運動成績,賽前訓練和賽中調整已不能滿足運動員訓練的需要,而賽后心理恢復對比賽失利運動員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發揮心理潛力,提高運動訓練水平和優異成績已經成為運動員和教練員共同關注的問題。
2比賽失敗運動員的賽后表現
競賽對運動來說是一種應激情境,運動員的緊張、焦慮情緒是個體消極思維和個體喚醒對外界環境的刺激發生反應的結果。大量研究表明,競賽中運動員的緊張、焦慮大都會在運動員的心理上立下深刻的記憶,并在一段內持久影響運動員的心理,或在下一次比賽中再次喚醒。比賽中的成功或失敗可能使運動員在賽后形成一個不正確的表現一場激烈運動比賽的經歷,往往在運動員心理留下深刻的影響。
2.1心理表現
當運動員比賽中未能發揮自己應有的競技水平而導致失敗時。賽后也會相對表現兩種心態。一種為情緒低落,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對生活和訓練喪失信心。對周圍人群產生攻擊心理,遷怒于人,覺得比賽失敗是教練、隊友或環境等原因。加之社會輿論的壓力,他們苦不堪言,于是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技術甚至懷疑是否到了競技水平的頂峰,更有甚者,放棄和結束運動生涯。另一種表現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淪。然后總結經驗,從失敗的陰影中迅速走出,摒棄一切缺點和不足之處正確而全面地分析失利的原因,力爭糾正錯誤,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進一步提高技能和戰術水平,在下次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堅定信心以謀求更大的勝利。
2.2認知表現
一場激烈的賽事中,運動員處于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狀態,對于肌肉神經的控制也會出現變化,動作變形,感知錯誤,疲憊受傷等等現象都會延續到賽后運動員的認知。由于賽事的失敗一些運動員甚至會否定或對正確的技術動作產生印象模糊。
3原因及對策
各種生理因素和環境刺激只是引起應激的外部原因,而消極性思維是產生破壞性應激的內部。運動員的種種表現都是由外部影響內部而產生。
3.1認知原因
在以往的比賽心理形成時就形成認知錯誤:第一,過程與結果的關系,運動員關注的結果多于過程;第二,目標取向,期望高于能力和知覺;第三,成功與失敗的關系,想贏怕輸。
這些認知問題不但導致比賽的不良情緒也導致賽后的心理。
3.2社會原因
如賽后的待遇、教練的失落冷淡、領導親人的失望等,另外同隊友對手羨慕,表揚、獎勵提級各種榮譽的對比,也會影響運動員的賽后心理。
4調適方法
4.1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克服心理障礙心理是人腦對外界的客觀反映。教練員要客觀評價運動員比賽的成功與失敗,不能采取盲目的贊揚或責怪,應及時恰如其分的分析評價。使運動員客觀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今后的訓練的目標,使其有積極的態度,使運動員感到失敗只是暫時的,通過努力一定會成功。往往有一些運動員平時訓練很刻苦,上進心強,也有一定的技術水平,但比賽失敗時,往往心理十分內疚不安和擔憂。他們對領導、教練員的態度言語非常敏感,這時領導和教練員應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去關懷他們,分析原因、找出對策,樹立信心.只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樹立起信心,才能不斷創造優異成績。
4.2組織運動員積極休息轉移注意力
每一次比賽,運動員都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身心所承受很重負荷量應安排一些積極性休息,如郊游、文娛活動、按摩、聽音樂、催眠休息等方式使他們生理和心理都逐步得以調整和恢復。
4.3自我心理調節
4.3.1理智——情緒療法。理智與情緒有著不解之緣,因為理智是從情緒中發展起來的,只是理智去掉了情緒的原始性成份,而由意識所把握因此理智可以控制情緒。當運動員賽后由于某種原因產生過激或消極情緒時就可以采用此法首先,從客觀上認識勝敗的原因所在采取說服、用正確的理智思維克服和控制情緒化反應。
4.3.2自我形象修復法。失敗后運動員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縮小自我形象,通過想象的演習和表演訓練使運動員在頭腦中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用暗示等方法在賽后產生自卑時告誡自己:“我很自信”重新激發起自己的熱情、信心和勇氣,使人振作沖淡心中的陰影.提高心理的承受力。
4.4專項心理訓練調節
通過專項心理訓練,形成穩定的比賽心理克服賽后賽中想贏而又擔心失敗的懼怕心理。
4.4.1 比賽模擬訓練。通過模擬訓練使運動員體驗比賽過程,發展注意思維和想象能力,排除干擾,發揮水平。訓練中可按比賽、裁判、觀眾反應、獎勵等反復進行訓練,加大心理壓力的演練。讓運動員增加對失敗的承受力。
4.4.2自我調控能力訓練。在賽后修復訓練中運動員自我心理控制顯得十分必要,具體控制方法有:第一,自我暗示法。第二,鼓勵法。第三,注意力轉移法。
4.4.3建立積極的心理定勢。明確比賽規則和程序、技術,建立適宜的目標。應參照比賽的評分標準,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從比賽開始到比賽過程結束,每一個動作每一步該想什么,形成積極地心理定勢,排除干擾。
4.4.4提高運動員的自身修養端正比賽動機。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要不斷培養自己的性格,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思想修養,不斷完善自己,注意在任何場合或出現任何情況時都冷靜對待。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客觀的評估自己,面對現實,不要因一次的成功或失敗而改變自己的態度,也不要因別人的責怪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要端正比賽動機,根據實際情況與教練員協商制定適當目標,只有這樣才能防患來然,正確對待勝負。實踐證明,心理素質的提高,還有助于技術水平的發揮,因為良好的心態結運動技能的形成創造了適宜的內部環境。運動員應在運動實踐中,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堅定的和敢于面對現實的人,有著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精神的人。
5結束語
關注賽后心理特別是比賽失敗運動員,比賽的場面往往在運動員的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這種影響隨著比賽的結束改變了存在的方式,對運動員產生很大的影響,運動員、教練員要看出賽后心理調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比賽的結束作為心理訓練和心理調整的開始。以鍛造一位更優秀成熟的運動員。
參考文獻:
[1]陳丹萍.體育運動中認知調節訓練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現狀探析 [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3)t32—36
[2]陶功定.實用心理調節技術[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94
[3]《現代心理學訓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