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僅班級管理需要家校共管,英語教學也離不開家校齊抓。英語教學要從每個學生入手,面向全體學生,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加強家長對家庭教育中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也必不可少。
【關鍵詞】英語教學;家校共管;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我從事教育工作近十五年,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使我們的教育事業上新臺階。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希望能給大家提供點幫助。
一、從每個學生入手,要面向全體學生
學生是主體,如果不去關心他們,而做那些與之無關的工作,那簡直就是舍本求末。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下手: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為此,我經常在我的英語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在樂中學,比如:朗誦、唱歌、表演、英語角、英語班會、讀書會、故事會、書法比賽、影視欣賞、英語板報以及知識競賽等。
2.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那些難題就很難搞懂。特別是那些反應能力較慢的學生。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遵循語言學習的自然法則,從語音詞匯和基礎的語法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的教和學。做任何一個題目,從簡單的基礎的知識入手,慢慢去引導他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以后的教學就要相對輕松多了。
3.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
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能養成他們懶散的作風。課堂上成績比較落后的學生。一般只是聽,從來不動手,都是“雁過無痕”,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學習。從平時的點滴入手,比如:就英語抄寫來說,我就要求學生必須書寫工整、干凈,讓大家看得舒服,堅持每天讓家長簽字。學生慢慢形成習慣后,我們的教學就很輕松。
4.學會應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句古話:“磨刀不誤砍材功”,良好的學習方法會事半功倍,現在的學習,靠以前的埋頭苦干是行不通的。現在注重活學活用,很多學生之所以成績很難提高,與你的學習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法指導的過程也是感情投入的過程。
5.正確地評價和對待學生
對學生的評價我們應該改終結性評價為動態評價,改一考定終身為多方面進行考評考察,充分發揮評價激勵與促進的功能。評價方式的關鍵制約因素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管理觀念等方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每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不能一棍子打死任何一個學生。正確地對待每個學生,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使每一節課都能收到實效。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光為了趕學習進度,而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種教學方式是失敗的。我們應該針對不同情況,因材施教。
二、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
1.重視師德
教師要樹立敬業勤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實施愛心教育,確立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思想,加強責任制,深入探討和逐步形成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
2.加強培訓力度
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業務學習,主要立足校本培訓,同時結合考察培訓、專家輔導等,在探討中提高教藝;通過集體備課,實現優質資源共享;通過師徒結對,以老帶新的形式,縮短青年教師成長周期,形成整體水平的提高。
3.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鐘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把功夫下在課前。教師上一堂課并不難,上一堂有質量的課就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備課。必要時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備詳細教案、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可能出現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必須嚴格做到六個統一,即統一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資料、測驗考試和教學目標。
(2)把力量放在課內。教師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①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②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③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3)把補困加在課后。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么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建議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立后進生成長檔案;②任課教師必須對任課班中的后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③教師須利用課余時間對后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④經常與后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4)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我們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注重效率。
三、加強家長對家庭教育中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后的發展。我國古代就有“養不教,父之過”的說法,不允許父母推卸教育責任,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長根本不關心孩子的教育,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是學校老師的事情,父母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和費用花銷,不去管孩子的在校情況和社會情況:有的只顧打工賺錢做生意,對孩子放任不管,還美其名曰“爸媽賺錢還不是為了你”;有的經常在子女面前談論金錢萬能、讀書無用等錯誤觀念,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肆意在家酗酒、賭博、玩游戲,破壞孩子的學習環境;有的交友不慎,使孩子也身受其害;還有的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拿高分而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等等,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家長關心孩子的時間少了,方法錯了,就導致了家庭教育的種種誤區。
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父母的英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指導作用都對孩子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家庭成員對學習英語的重視程度,父母對孩子英語學習的關心重視、父母對于高水平英語學習成果的態度、父母對孩子英語學習成果的期望、都對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成果產生影響。調查數據顯示:家長非民主教養態度,工具型教育價值取向和兒童消極的單獨文化活動更容易導致兒童外在學習動機的形成。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環境是改善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舉措,而父母有意識地引導他們樹立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同時加強培養其自我實現意識和健康的內在素質又是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環境突破口。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發現,對英語不感興趣、那些從不關心英語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英語活動從來不參加到經常參加所占百分比呈降序排列;而非常關心英語對英語很感興趣的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活動從來不參加到經常參加所占百分比呈升序排列。
由此可見,家長的英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家長的導向作用,以及對英語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人生價值取向、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積極營造家庭教育氛圍,可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所有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的合作學習模式對英語家庭教育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家庭、學校緊密配合,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