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籃球運動是我國普通高校當中普及程度最為廣泛的一項體育運動,深受廣大在校大學生的喜愛。在普通高校體育課的籃球運動教學中,團隊精神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高校體育教師應加強對大學生們團隊精神的培養與訓練,從而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在高校中的深入推廣。體育教師通過對籃球教學做出相應的培養團隊精神的改革,可以使大學生具備個人能力特點與整體團隊協作的統一,這樣會使得學生的個人技術和團隊實力得到同時增強,同時培養學生們的團隊精神,還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團隊精神,注重整體協作的人才。
【關鍵詞】籃球教學;團隊精神;素質教育;校園籃球
在我國籃球運動深受廣大球迷的喜愛,特別在高校中,籃球運動早已成為校園中開展的最為廣泛的體育運動之一。因此籃球運動也在很早就進入了普通高校體育課的教學當中,大學生通過籃球教學可以有效增強身體素質,這對于素質教育在高校中的不斷深入具有非常有效的促進作用。
團隊精神是當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實用價值。主要是強調團隊中各個成員之間的組織性與紀律性,最重要的是要團隊中的各部分相互協作與最終實現默契的配合。由于大學生們十分的熱愛籃球運動,經常會積極的參與其中,這體現出籃球運動在競技運動和全民健身中的重要地位,加之其團隊運動的特點,所以籃球運動不僅是當今高校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團隊意識、團結協作的有效方式,而且積極參與更加會有利于大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
一、籃球運動中團隊精神的概念和作用
團隊精神就是大局意識、集體協作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在個人能力的基礎上注重整體利益的發展,核心是整個團隊的協同合作,表現形式是服從集體的安排,是全體成員凝聚力得到聚合。如何在籃球運動的教學中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己成為高校教學與訓練和比賽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高校中關于籃球運動的教學具有鮮明的特點,大學生們在參與籃球運動的具體實踐當中只有在團結協作的一個氛圍和諧的運動團隊中,才能更深刻的認識自我、發展完善自身的能力,由多名隊員通過相互協來完成或贏得一場籃球比賽的過程,必然會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對促進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籃球運動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其在體育課的日常教學中必須要培養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在籃球運動課程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協作能力,是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與作用。當今社會急切需要具有團隊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在所有的素質與能力當中,團隊精神是重中之重,在未來的各項工作當中,團隊精神必將成為各項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
總體來說,團隊精神可以分為四個最為重要的功能。一是目標導向功能。加強對團隊精神的培養,可以使籃球隊伍中的全體隊員心向一處,全體隊員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二是凝聚向心功能。任何組織群體想要獲得成績都需要一種向心力與凝聚力,高校中傳統的籃球教學方法往往都是由教師自上而下的講授演示,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感情的交流,而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則能夠通過對整個群體意識的培養,在大學生們長期的教學和訓練中慢慢了解、熟悉隊友,教師的習慣、動機等心理,來實現同學之間思維、意識更好的溝通,使同學們一同產生整體使命感、歸屬感,這樣就會在全隊產生一種強大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三是隊友之間相互激勵的功能。通過培養大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學生們在日常教學訓練中互相之間會出現合理的競爭和對抗,這樣可以較大程度上激勵學生們更加。四是團隊整體的控制功能。大學生們個體的行為需要通過全隊整體的協調約束。通過團隊精神可以使團隊內部所具有的一種觀念、一種文化、一種氛圍來影響全體隊員,約束日常教學訓練與比賽的規范,控制每個個體的不當行為。
二、制約高校中籃球運動團隊精神培養的因素
在當前高校籃球運動的教學中,大學生們對于的團隊精神的重視程度還很低,與此同時,體育教師對于團隊精神的培養與教學也很不到位,這使得目前高校中籃球運動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向心力和凝聚力水平明顯不高,隊員之間的溝通能力、協作意識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所以積極的發展大學生對團隊精神的認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籃球運動是一項團隊性非常高的運動,在高校的籃球教學中必須積極合理的推廣團隊精神的作用,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授課方式,使大學生們的學習信心、表現欲望得以提升。通過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的調查,還有很大數量的大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團隊精神認識不足。同時,在籃球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往往只是強調個人技術教學,沒能更好地教授團隊戰術以培養大學生們的團隊精神。當今社會需要具有團隊精神的全面的高素質人才,目前高校當中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是單純的注重學生的考核成績,這不利于素質教育在高校中的實施與深化,更對與大學生們的團隊精神的培養有著不利的作用。
隨著我國計生國策的持續有效實施,獨生子女比重越來越大。而這些獨生子女們從出生到成年,享有的物質條件十分優越、家庭對其也是過分溺愛,加之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形成任性孤僻的性格。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的豐富,使得這些富裕起來的家庭產生過分溺愛的思想,使獨生子女漸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缺乏與人平等、友善的溝通能力。這些現實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培養團隊精神的形成,所以迅速彌補他們心理的缺失成為當前背景下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高校籃球教學中團隊精神的培養方式
以往的高校體育教學往往只是單純的注重大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是關注如何更好的加強對大學生的身體訓練,而忽視了在運動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們的心理狀態的發展加以了解。要使得學生們在運動能力、籃球技藝和團隊協作中協調發展中,培養大學生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這是當前高校籃球教學中應當承擔的一項重要任務。
目前高校的籃球教學往往只是注重籃球個人技術的培養與訓練,大學生其內在的心里意識,團隊精神受到忽略,一些高校體育教師沒能對學生們團隊精神的培養給予足夠多的重視,團隊精神也沒能在教學中得到一個較好的體現。高校體育教育作為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應該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高校的體育教育在大學生的鍛煉成長中具有無法代替的積極作用。而以往的籃球教學的內容并沒有要求大學生們在集體配合的模式下完成,而團隊配合才是增強團隊精神的重要載體。
團隊精神并不是一個靜止的單純的概念,而是在發展中不斷完善,不斷衍變的集體意識和行為。培養大學生們的團隊精神,首先是讓大學生們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然后是要提高大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靈活的溝通能力,而最重要的則是培養大學生為他人著想,不爭功的忘我的品格。籃球運動的團隊精神離不開隊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而在實際的籃球比賽中,臨場的隊員間內心的默契、戰術的成功,是平時教學訓練當中隊員之間真誠的交流,長時間磨合的結果。
在高校籃球運動的教學實踐中,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歸屬感。讓大學生正確的對自我與整體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準確實際的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輔之以規范的制度加以約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改變以往只是培養技藝的思想,要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崔洪亮.普通高校籃球教學結構優化的對策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年第9期。
[2]李元博.對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2年第23期。
[3]楊明、李翔、劉鵬.試論籃球的團隊精神[J].中國體衛藝教育論壇,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