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課程之中,教育改革是核心問題,在提高教育質量和基礎的前提之上,對課程進行改善,力求精益求精。數學課程在一些高職、高專之中,是特殊存在。針對學校教學特點,以及教育目標,來對課程現狀進行改善。數學課程改革方案,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結合基本課程內容,在理論、逆向思維之中的提高。從學生出發,為教學做出精確定位,建立在合理基礎之上。
【關鍵詞】高職高專;數學課程;建設;思考
高職高專學校普及性較大,主要一培養職業技術類人才為主體,而數學課是一門較為基礎的課程,在學生培養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信息時代來臨,科技發展騰飛的現狀之中,數學課程必須經歷深刻的改革模式,才能真正深入人心,以求學以致用,從思想根源之中,對學生潛移默化進行教導。培養應用性人才,就是要從基礎開始。對數學課程進行改革,還是要從合理角度出發,致力于培養“雙高”人才,提高教育質量。
一、數學課程現狀如何
眾所周知,高職高專之中的數學課程一直存在許多弊端,在實施過程之中,也有許多阻礙存在。普通專科的數學教育對高職高專影響較為深遠,提倡以純數學模式進行課程設置。而這類純數學的特性就是理論性強,推理較為嚴謹,特別是數學課程系統性問題上最為強調。
1.數學課程內容繁雜
數學嚴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數學課程太過于繁雜、理論性強,也很耽誤時間。學習時間漫長,這類學習方式,顯然不適合高職高專的培養教育方向。如果過于強調數學完整性,而忽視了在個性方面的培育,對學校而言,也是得不償失之事。這類過于強調統一的學習模式,會出現專業面過窄而引起的各種問題。
2.教材內容重理論
接觸過數學之人肯定清楚,教材內容主要是以理論為基礎,在實踐方面,完全輕視。學生無法用數學進行實踐應用,久而久之,自然形成數學無用的思想。這點是較為普遍的觀點,也是數學課程在高職高專之中使用的一大障礙。
3.教材內容陳舊
數學教程無法推陳出新,過于陳舊,都會影響到學習熱情。教材之中,內容雖多,但里面基本上都是老掉牙的思維模式,完全跟不上時代的潮流與發展。現代觀念無法融入教學課程之中,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弊端。縱使近年來教材略有改善,但依然無法滿足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兩者之間差距甚大。
4.無法跟上時代變化
數學課程與網絡脫節,在數學應用能力之上,完全是巨大缺失。在數學之中的理念,很多地方都和專業不符,這點是最為明顯的問題。也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熱情不高。
二、應對數學課程現狀作出改善
高職高專教學定位不同,自然不能按照普高教學模式定位。根據學校的教育方向與教學目標來進行課程設置,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在數學課程安排之時,也必須建立在合理基礎之上,吸引學生有學習欲望,這點絕對是至關重要的存在。
1.圍繞技術人才應用性出發
在進行高職高專數學課程改善之時,一定要有理想方針,而這個就必須要圍繞技術應用性人才方向,來對課程進行合理設置,滿足大眾需求。普高與高職高專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才應用方面,高職高專是培養技術性人才為主,因此在進行數學課程安排之時,也需要注意到這個特點。
2.教育以學習過程為主
學習目標很重要,學校應該是以怎樣的形式進行數學課程設置呢?構建學習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習效果提升,也能夠滿足教學目標。在學習之中,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呢?這點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矛盾。如果不能兩者兼之,那么學習過程才是重中之重。知道結果因何而來,比知道最后結果更為重要。因此,學習數學應該以學習過程為主要策略,以便于快速提升學習質量,既定教育目標,才有前進動力。
3.以提高學生素質為主
不管是什么課程,都應該以培養素質與修養為主,數學課程也不例外。在學習數學課程之中,讓學生有一個學習的概念,從學習過程之中,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平時實踐之中,這點是很重要的概念。
4.提高數學實踐應用能力
在學習過程之中,很多學校都以理論為基礎,而在實踐能力上稍顯不足。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學以致用,只有改變傳統“數學沒用”的觀念,才能徹底將數學學習深入人心。
三、高職數學改革方針
首先是明白學習的主要目的,高職高專主要是以應用能力為主要基礎的教育方式進行,因此在面對教學之時,要以實踐為基礎,滿足高職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需求。高職高專在教育方面,是以雙高為主要特色理念,雙高的主要含義為“高學歷,高能力”,兩者缺一不可。在有高等學歷同時,在專業技能上也有絕對的領先性,這也是高職學校的教育方向。
在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基礎上,學習數學課程絕對是如虎添翼,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余,可以在思維理論之上在上一層樓。個性素質高、基礎知識穩固,這點是培養復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條件。數學課程的改革也是要以這樣的方向為主,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培養具有理論性專業人才。綜合素質,是高職高專的主要培養方向。
開展教研活動,實現從古板、枯燥的數學氛圍之中走出來,真正了解數學。做到有專業分析,也有專題討論。當然,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之前,一定要結合專業課程進行。對原本教材進行改革,貼近時代發展元素。以主輔系列模式存在,確保教材多元化。將數學改革的深遠意義進行剖析,引起大眾共鳴才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四、數學課程內容
在教學過程之中,內容如何也關乎數學課程實施效果。主要包括教師、教學質量、教材、管理、改革等各個方面,都必須要構成一套整體。在其中師資力量是教育的核心,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都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直接聯系。教材、教學管理方面會影響到教師教學,但是教師是學生和知識之間的橋梁,起到學習主導作用。因此,在數學課程設置之中,應該要特別注意這樣一個決定性環節。
掌握教學方向很重要,學校的任務是育人,課程也不例外,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才是在整個數學課程之中至關重要的步驟。教學內容要更加實際,能夠讓學生可以更好了解教學過程之中所教授的知識。根據時代變化,必須要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改善,順應時代發展,才能順理成章,將數學力量發揮到極致。
五、結束語
多學一門學問可以讓人多一份力量,多一條出路。數學是一項被人遺棄的技能,很多人都認為學數學沒用,這樣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高職高專中學習數學自然是要以實踐為主,根據學校的教育方向來制定學習目標、教學模式,才是最好的教學方式。高職高專以培養技術性人才為基礎,因此,數學課程也必須在滿足培養應用性人才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最好效果。實踐性高的教學內容,才會吸引大家學習欲望,這點是高職高專在對數學課程改革之時,必須要注意的實際性問題。充滿生機的教學,再將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這樣的課程才是學校所需要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邢春峰,周華麗.應用導向以生為本——高職高專數學課程建設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9
[2]劉松平.對高職高專數學課程建設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
[3]王勤.關于高等數學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考[J].科技信息,2010
[4]黃國安,林漢燕.高職高專院校開設數學實驗課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07
[5]丁華,姜海勤.高職“高等數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