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感是人對語言的領悟感應能力,是語言訓練達到一定水平的表現,培養好的英語語感是學好用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在目前素質化教育浪潮下,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語感的培養顯得格外重要。良好的語感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增強英語交際能力,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增強高考應試能力,并促使英語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培養語感
語感是一種修養,是在長期的規范語言運用和語言訓練中養成的一種對語言文字比較直接、迅速、靈敏的領會和感悟能力。英語的語感對英語教學和英語的運用起著重要作用。《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的教學目的之一便是“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感”。英語教學應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無疑是突出了培養語感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呢?
一、努力創造英語授課氛圍,創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語感是建立在一定語言內容基礎上的,但是在一個英語非本族語的環境中,要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去接觸地道的英語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設英語環境。
教師要堅持使用英語授課,適當利用母語輔助的教學原則。在實際教學中,在課堂中如果有適當的母語與學生交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師與學生在英語知識理解上的溝通,但前提仍然是大量使用英語教學,而且鼓勵學生在課上使用英語交談,促進學生英語語感的形成。
同時,要大量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呈現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這樣長期的堅持可以讓學生提高感知、理解英語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英語語感。當然,在課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推薦他們收聽收看英語廣播或者英文電影,培養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鼓勵學生開口,強化語感
語感的培養是建立在大量的練習基礎上的,尤其是當學生能夠完整、正確、流利地說出一個復雜長句時,所帶來的成就感足以讓他們更有說英語的積極性。在課堂上開展各種聽說活動,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英語的海洋里遨游。
首先,朗讀是基礎,以體會語感。語感的培養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境。讀得越多,讀得越好,學生就越能體會到語句在文章中的表達意境,并受到感染。當讀到滾瓜爛熟時,文章中的短語、句子、表達方法等英語知識點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消化,從而使其產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受力。
其次,背誦是手段,以增強語感。背誦是中國人學習的傳統方法,至今對學習英語依然十分有效。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優化背誦策略,這樣有助于提高背誦效果。通過大量的背誦,學生能夠形成準確自然的語音語調,能夠理解鞏固常用的詞匯和語法,能夠提高英語口語和書面語交際能力, 遇上固定的搭配和句型時,在背誦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就會脫口而出,從而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
再次,寫作是升華,以鞏固語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是靈活駕馭英語語言。要想真正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就必須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與生活中的言語實踐緊密地聯系起來。如果說多讀和多聽有助于語感的領悟和發展,那么多說特別是多寫則有助于語感的表現和成型。
三、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習慣
首先,通過語音教學滲透語感。語音教學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基礎性工作,我們在語音教學時,可以通過把好語音關,從而滲透語感。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對詞、句有正確發音,因為只有單詞的發音正確了,句子的輕重音讀正確,才談得上有語感。
其次,通過語句教學深化語感。詞語和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文章的中心思想,意境都是通過主題句所表達。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抓住文章重點的詞句進行分析,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深化。通過對每一段主題句的分析和比較,學生會對作者的思想產生較為深刻的印象,在反復揣摩作者文章的過程中既理解了文意,又增強了語感。
再次,通過會話教學提高語感。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交流工具,追根溯源,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素質教育倡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通過不斷在生活中的使用,培養學生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會話教學就是這種非常直接和有效的培養學生相互交流的英語教學方式。
總之,培養語感對于提高英語水平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良好的語感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增強英語交際能力,而且又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增強應試能力,并促使英語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但須知語感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學生在經常不斷的各種實踐活動中日積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通過不斷的發現與探索產生對語感的頓悟。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英語課程標準》《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彭秋榮.《中學英語活動課研究》,1999
[3]呂良環.《外語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