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文的目標應是培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閱讀教學自然成為了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學生的地域限制,缺乏閱讀氛圍和閱讀條件,導致學生閱讀能力低下。
想要改變此種現(xiàn)狀,為農村的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條件,促使學生的思維向廣度展開。多媒體技術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為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彌補了農村學生的閱讀缺陷。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更應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探究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下面結合本人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就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易于創(chuàng)設意境,啟發(fā)學生想象
古詩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一朵絢麗的奇葩,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而學生的古詩文賞析能力較為低下,指導學生賞析這些詩篇,可以幫助他們拓寬視野、豐富語言、陶冶情操。但由于古詩語言的高度凝煉性,詩的形象美就往往是渾然天成的總體概念,這就需要教師匠心獨具,啟發(fā)引導學生去做豐富的想象,進行藝術的再造,感受詩的底蘊,從中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華。
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通過有聲的畫面,再現(xiàn)生動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擴大直觀視野,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很輕易地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想象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環(huán)境。
在教《望岳》一詩時,詩中“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這句從字面上解釋是: 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盡管學生對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憑有限的經(jīng)驗難以想象這種景象,也很難體會詩人的情懷、理解詩中的哲理。我借助多媒體逐一出示泰山的正面圖、側面圖、遠景、近景、高空俯視圖、山腳仰視圖,學生不僅領略了泰山千變萬化的美景,更是領悟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
指導學生賞析古詩,再現(xiàn)意境頗為關鍵。而運用多媒體教育教學手段,展現(xiàn)形象立體的畫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想象力,再現(xiàn)意境,從而逐步去品味詩情,理解詩中深邃的內涵。
二、利用網(wǎng)絡豐富學生的信息,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要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大容量、大面積、高速率地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不能只局限于課本內的內容,而是應該開展橫向、縱向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形成能力。
多媒體的運用,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大了課堂的語文信息容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為他們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如《三峽》是一篇畫面優(yōu)美、語言精煉的山水小品文,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上,但如何才能使學生充分的發(fā)揮想象力呢?三峽的山,農村的孩子都沒見過,只有全面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才能激發(fā)想象力,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下自主、積極地學習。
教學時,我快速幫助學生弄懂了文言知識,然后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三峽的山到底是如何遮天蔽日,四時之景是如何的不同?”學生們似乎有些茫然,這時候我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多媒體動畫軟件:“ 巍峨的大山高聳,直插云霄,陽光明媚的夏季,河水倒影著群山……”最后鏡頭是一個漁夫在唱著那悠揚的小調。優(yōu)美的畫面再配以悅耳的音樂,學生們的積極性立刻被調動起來了。在如此詩情畫意的情境里,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也被激發(fā)起來了。
這堂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性作用,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恰當?shù)靥岢鲩_放性的問題,設計美妙的情境,提供豐富的信息素材,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內在動力。
三、合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可激起學生情感共鳴,陶冶思想情操
語文教材中,許多文學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通過不同的藝術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呢?這就要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感情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作用,而多媒體對于提供具體的形象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有著顯著作用。如在學習《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時,我們可通過多媒體直接讓學生感受演講的那種氛圍,并鏈接一些有關伏爾泰的事跡,使學生更真切的感受這位偉人的思想和人格力量,從而使學生情感達到共鳴。
總之,在多媒體技術與閱讀教學整合的研究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豐富的創(chuàng)新教育資源,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使課堂成為一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