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整個中學教育工作中的核心。 它在中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是一門政治課就能夠詮釋的,而是要在每一門課程中都開展德育滲透。文章根據現在的英語教育形勢,簡單分析了德育滲透在目前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對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具體方法做了詳細的敘述。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1英語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在學校教育中,通過各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是教師向學生傳授德育最便捷和有效的途徑,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促進作用。每一學科的教學中都含有很多重要的道德教育要素。美國著名德育家曾說,各學科教學對德育教育來說都是一個“熟睡的巨人”,潛力深不可測。教學工作永遠具有教育性,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道德教育如果沒有在教學工作中得到開展,那么它只是一種沒有目標的手段”。
德育與智育的關系和教書與育人是一樣的,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各學科教學中,英語學科也不例外,同樣承擔著思想道德教育這一重任,隨著人們日常生活質量的提高,英語的重要性也日漸顯著,在中學課程中英語已被設為的重點學科,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深厚的影響。英語作為國際的第一語言,是傳遞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有獨特的意義和功能,它所擔負的德育任務是其他學科不可取代的。另外,學生對英語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英語課程課時多,分值大,學生都非常重視, 這對德育教育的實施起著促進的作用。所以,德育滲透在英語教學中是非常重要。
2 中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
2.1在加強言教的同時,重視身教
首先,學科知識功底要豐厚、基礎要牢固,教學態度嚴密謹慎并具有求新勇于探索的教研精神;要認同“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在復雜的文化背景下,要擅長結合職業特點快速掌握國內外優秀的文化信息,從而豐富自身的文化修養,把自己打造成為文雅、大方的氣質型人才,將最新的知識的傳授給學生。
其次,教師應該具備高尚的品格。一個品行出色的教師,其自身就是活的教育教材。教師是否具有職業道德、是否熱愛他的職業,以及對學校和學生和社會是否具有責任感,這一系列的因素都對學生有著深厚的影響。可以說,教師的言行舉止學生都會耳濡目染。有良好品行的教師是學生崇敬和模仿的對象,學生往往會因為崇拜、喜愛一個教師而喜歡上他所教的學科。我們要向學生傳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把學生引向健康光明的發展道路上,英語教師的優秀教學行為可以作為教學榜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執著追求、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敢于嘗試和探索先進的知識文化,將這種精神發展成長期的、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自覺養成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促進自身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
2.2合理應用情境法
學生的品德教育不是一味的灌注理論知識和抽象人生道理,如果填充了具有情感的資料和現實事例,學生自然會對此提起興趣,達到教育的目的。老師按照教學規定,制作了教學計劃,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體、生動形象,使學生處于各種相似的活動場景中,利用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從而加深事物對學生產生的印象以及情感上的體會,綜合其中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教育,會有意想不到的收貨。若打算在例句中滲透德育教育,老師必須丟掉從前在字典或資料中摘錄例句的作法,勤思考,自己設計例句,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3在以教材為中心的同時,更深挖掘與之相關的德育內容
高中英語教材中蘊含的知識和人生道理是不可限量的,要充分的了解和學習英語教材中蘊藏的關于人類的優秀文化,英語教材中不僅包含了科普、人文知識和史地,更有愛國主義、理想主義、社會公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這些知識為德育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奠定了穩定的基礎。英語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有意滲透,才能收到實際效果。
現今,中國傳統園林建筑和西方的建筑都以圖片和文字形式形象的呈現在紙上,這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中西方在建筑藝術文化上的不同特點。當我們在閱讀這單元中的“Modern Architecture”時發現,其中提到了一個經典的現代建筑,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要體育場——鳥巢,在學習這節課時,我們千萬不要覺得講祖國怎樣以絕對優勢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是在浪費時間,恰恰這些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讓他們強烈的感受到祖國的強壯,讓學生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冉冉升起。
德育的內容在英語教材中是無窮無盡、源源不斷的,然而,教師肯認真細致地研究教材是德育滲透的前體條件,挖掘埋藏在教材中的思想內涵,找準時機,進行有機滲透,只有這樣的德育滲透才能高效的發揮其作用。
總而言之,要使英語教學和思想品德素質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們在每一次的實踐中都要累積經驗并總結教訓,只要肯努力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遵循規律、勇于創新,我們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祖國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 袁桂林.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 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