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是長久以來教育界最為關注的一個焦點。老師主要是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將學生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關注并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適當地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問題;思考研究
每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初中語文主要是一門工具性學科,也是培養學生運用和掌握國語的一門基礎課程。它能夠為人的理解能力、處理信息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初中階段是人的思想、思維、性格和學識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轉折期。所以,學好初中語文非常重要。
一、掌握學科特點,選擇教學模式
每個初中語文老師都應該了解和掌握自身學科的特點,根據其特點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項:
1.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如果語文老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那么并不能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錢夢龍先生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他在相同條件的兩個班級當中,分別運用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講解同樣一篇文章,一個班級完全是通過講述,而另一個班級則是由學生獨立討論、思考、自讀。
經過一個學期,對兩個班級進行測驗,得到的結果就是,進行自主學習的班級其優秀率答卷是70%,而講授講解的班級其優秀率答卷是38%,特別是對于某些問題所理解的深度以及對課文記憶的準
確度,兩個班級有非常明顯的差距。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只有通過自身實踐所獲取的知識才能夠記的更牢,理解的更加透徹。
2.具有很強的工具性
對于初中語文而言,其最基本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科學、正確的運用和理解我國的國語,所以,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注重的是對語文基本能力訓練以及語文基礎知識積累。而文字和語言訓練的重要基礎就是語文能力訓練,如果沒有這項重要基礎就無法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提高。
3.具有很強的情感性
語文課本中的每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是作者有感而發的。課文越真實,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就越真摯、越濃烈。戲劇、詩歌、小說、散文,不管是其中的哪一種文學作品,都是作者通過精致的文字傳遞給讀者,對社會、對時代、對國家以及對生活的深沉而真摯的感受。
所以,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生情感的激發,能夠讓學生有熱情、有興趣的學習知識,但并不能為單純地激發情感將知識傳授拋棄。
二、通過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對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就會隨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夠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多媒體教學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活力和生機,這是其他的教學手段所嚴重缺乏的。多媒體技術將畫、像、聲融于一體,將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將自然風光的美妙、事件過程的逼真、自然現象的奇特以及事物的本質屬性充分地展示出來。多媒體技術通過將聽覺和視覺所產生的綜合影響,變靜為動、視聽并用、聲像兼備,將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充分地調動起來,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從而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對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清晰的邏輯以及直觀的感受。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從而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例如,老師對一些較為抽象的散文進行講解時,能夠講得口干舌燥,但學生對老師所描繪出的一些景象,還是云里霧里、似懂非懂。結合多媒體進行同樣內容的講解時,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學效果,將枯燥無味的語言變成生動的畫面和優美的圖片,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畫面的豐富多彩,還能夠領悟到真正的文字美,并且花費的時間比以前大大減少,學生們都興趣盎然,從而使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老師應該抓住這次機遇,不斷更新其教學理念,改革教學實踐。老師應該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還要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給予每個學生展示自己和發揚個性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見解、看法、觀點和思想的一個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結合多媒體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參考文獻:
[1]曹衍藻.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反思[J].新課程,2012
[2]曾文倩.初中語文教學的反思與對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
[3]李德英.初中語文教學的反恩與探索[J].教師,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