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初中學生平時接觸音樂的習慣,處在變聲期的他們在生活中,仍然把歌唱作為最直接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作為工作十多年的初中音樂教師,通過實踐、感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用心關注初中學生的歌唱學習狀態,不斷有嶄新的思考。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歌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是音樂藝術中最易為學生理解接受、樂于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課堂中的歌唱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審美體驗活動。在歌唱教學實踐中,筆者緊緊抓住“聲音是有表情”的藝術,突出歌唱教學的音樂審美價值。教學中循序漸進,針對歌唱氣息、力度等音樂要素的表現,“動情”的歌唱教學不光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養,還給傳統的音樂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學生找到學習音樂的成就感和樂趣。
一、“用心聆聽”的歌唱學習素養是學生初步獲得情感體驗的前奏
在聽課中,當聽到初中學生用藝術美的現場歌唱聲音正確表達音樂意境時總是令人回味無窮。如在一次筆者參加的區初中歌唱教學研討會上,處在變聲期的學生用專業的合唱音色展現的課堂歌唱現場讓與會老師眼前一亮。課中,上課老師指導學生“用心聆聽”捕捉各種聲音形象,變聲期的男生注意歌唱聲音的控制,和女生一起用統一的音色的歌唱學習素養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這是學生體驗用美的音色演唱的情感鋪墊。這節課上,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反復聆聽,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歌唱體驗的感情,通過有控制的聲音在力度、速度、情感等音樂要素的表現中準確把握住了所唱歌曲的藝術風格,讓學生找到了學習的自信和樂趣,明白了用美的聲音唱好歌曲,必須要有“用心聆聽”的學習習慣。
在初中學段,能指導正在青春變聲期的學生在課堂中根據教材要求唱出所教歌曲的表達情感和藝術形象,是筆者教學中的思考。那么在平時的常態課堂中,如何讓青春期喜歡流行歌曲,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接受教材中選用的優秀中外歌曲的藝術熏陶,怎樣的教學策略才是學生學習教材歌曲音樂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哪些手段?且讓我慢慢道來。平時,學生喜歡時尚的流行歌曲,通過課余時間用心反復的聆聽,他們能準確把握歌曲的音樂節奏、旋律、演唱風格,帶著感情去演繹,表現力相當豐富。其實這些歌曲都是聽會的。而課堂上選用的教材歌曲,人文內涵豐富,藝術思想嚴謹,有的經典歌曲作品創作背景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怎樣通過教師在整個歌唱教學的課堂中,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教學生感知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作表演完成一個完整的歌唱學習體驗過程,考驗教師的教學智慧。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歌唱教學研討,讓學生獲得課堂中優秀歌曲的情感體驗,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善于用藝術美感的心靈傾聽感受歌曲表達的豐富情感,在音樂意境中感知歌曲塑造的栩栩如生的音樂形象,通過用心聆聽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表現風格,為用聲歌唱作鋪墊。
二、“以情帶聲”的歌唱學習素養是學生用心體驗的情感催化劑
1.教師的范唱——喚情
這一環節的設計從挖掘學生用情“演唱”音樂的興趣入手。為了體驗歌唱學習的美感,教師要以親切和藹的教態形成課堂教學中師生融洽的情感基調。同時,根據歌曲作品表達的豐富情感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對歌曲音樂的關注,從而激發學生用自己有感情的歌聲“感受”的愿望。如在演唱蘇少版八年級上冊《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先不出示標題,自己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中間,有感情的演唱這首歌曲。讓學生通過老師的現場范唱,在聽覺刺激下內心有了對歌曲音樂的初步體驗。
教師親切的演唱,清晰的歌唱咬字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如:歌詞中唱到的“呀伊呀伊呀伊呀伊呀——咿呀”這一句在第二次出現時,學生就情不自禁的跟著老師的歌聲哼唱起來,有的同學還跟著音樂節奏搖晃起來,從他們得意的表情和自然動感的神態告訴我們一個信息,老師的范唱非常富有感染力,學生特別感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融洽和諧的歌唱學習氛圍中,必然激發學生想用自己的實踐演唱表現音樂的愿望從而使同學們以積極的歌唱學習態度。
2.學生的演唱——動情
音樂課堂唱歌教學中,養成學生用心“演唱體驗”音樂的激情,通過課堂中靈活的演唱教學來培養。如學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這首歌中的第一樂段,這一樂段的音樂具有山歌的演唱風格,學生通過聆聽范唱體會山歌的演唱風格是怎樣的?然后感受如何用自己的聲音表現山歌的音樂風格?在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聆聽熟悉歌曲,在歌曲情感的召喚下,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這一樂段應用怎樣的音色、力度和情緒演唱比較恰當。征求學生的學習意愿,學生提出分小組演唱競賽,教師現場給每小組錄音。各小組唱完后,靜心聆聽現場的錄音資料,能聽到自己現場演唱的聲音,很多同學有一種滿足感。在大家的積極配合下,同學們用歌聲初步體驗到自己有趣生動的演唱帶來山歌演唱的活力,獲得音樂課堂中唱歌學習的快樂,使他們樂唱、樂學、樂悟、樂動。
三、“既美又活”的歌唱體驗活動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作為情感性突出的音樂課堂的唱歌教學還蘊涵著教師教學的藝術魅力,這就少不了課堂現場的演唱合作這副促進師生、生生心靈溝通的情感催化劑。如,在唱歌課堂中利用手機拍攝現場視頻或直接采集現場學生演唱的聲音,輸入電腦,在多媒體音響中現場反饋。同學們看到自己演唱表演的視頻后特別興奮,此時發現課堂中的自己就像明星。教師及時的反饋,使學生勇氣十足,藝術思維活躍,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唱歌教學方式必然激發很多學生想唱的愿望,從而使同學們不受歌曲題材、創作時代、演唱興致的束縛,在課堂中學習視野開闊,情緒飽滿,愉快的去用優美的聲音體驗教材歌曲的歌唱情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組織學生與他人群策群力即興用音樂短劇、情景歌曲演唱的二度創作表演來親自獲得對歌曲作品的藝術情感體驗。
因“情動而聲美”的歌唱教學使音樂課堂猶如一扇扇窗口,生動地展示了充滿個性的學生在“以情帶聲”生動活潑的歌唱情感體驗中快樂成長的心靈歷程。在擁抱藝術、走進幸福的教學道路上,因“情動而聲美”的歌唱教學音樂課堂是用有感情的聲音描繪音樂形象的舞臺,促進了教師教的藝術,提升了學生學的音樂素養,為學生獲得學習音樂的持續發展添磚加瓦而更美麗!
參考文獻:
[1]《中國音樂教育》總第215期
[2]蔡夢,蘇籍.《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