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好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有效途徑,也是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只有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跟上計算機日新月異的技術更新步伐。本文從職高計算機課堂教學出發,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培養學生興趣及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提出了一些探索思路并將任務引領思想引入計算機的教學等等。
【關鍵詞】興趣;任務引領;教學設計計算機教學;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及其技術的日新月異,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教育也廣泛鋪開。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它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職業學校中,計算機課無論是作為非計算機專業的公修課,還是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來說,都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它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可和喜愛。因此計算機課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幾方面進行了教學的實踐和探索。
一、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興趣
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是對所從事活動的創造性態度的重要條件。”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嘗試”的過程中來,從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挖掘出他們創新的潛能。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只是滿足于把完成題目的步驟和方法詳細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你的步驟把題目完成就算了。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什么特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天才的秘密在于強烈的興趣和愛好,從而產生無限的熱情,這也是勤奮的重要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首先對計算機課有了興趣,充滿好奇心,才會主動的去探究它,想方設法知道其所以然。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因此,實現自主學習方式的主體當然是學生。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成為課堂的主角,而且決定著教學的內容、實施計劃,以及學生學習的方法、過程等。而學生只是學習行為的被動者,無論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學生只能成為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
三、積極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中職學生自學能力較差,自制能力不強,對繁重的學習內容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計算機教學的教學模式,現在仍然與其他學科一樣,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觀念對學生學習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影響尤其嚴重。應該轉變為“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認識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建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主要表現為沒有一定的學習目標,學習缺乏積極性,在課堂上難于集中精力,喜歡玩游戲、睡覺、不愿動腦動手等。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職高學生的特點,把教材的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的形式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從小到大,由易到難的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體驗獨立思考、自已操作所獲得的成就感,從而積極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四、評價方法進行創新
傳統的分數評價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為了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很多學生寧愿背書,而不愿加強能力和技能的培養。方法是:摒棄分數,采用等級制及評語法,特別是運用一些積極的有感情色彩的評語。其實網頁設計作業原本就浸透了學生的各種情感,在看似幼稚雜亂的圖形和文字中發現他們的才華,體會他們的情感。我在評價學生作業時,總是抱著一種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態度,耐心地運用恰當的評語談出自己的體會和對學生的期望,這樣可以與學生很好地交流,讓他感到老師是盡心幫助他和尊重欣賞他的。
五、采用小組學習形式,營造氛圍
構建自主學習的環境在實際應用中,計算機操作方法多種多樣,在完成一項任務或操作,可以利用很多種方法,甚至有的方法還待于人們去發現。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小組學習形式,不僅是激勵學生自主創新及培養自信心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讓學生掌握多種操作方法的快速手段。
六、加強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計算機應用技能注重運用計算機水平的熟練程度及不斷提升的能力,需要在不斷地訓練和使用中才能體現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結合實際,布置一些與日常生活、工作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務,讓學生提高學以致用的認識,懂得學好計算機技能不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也是時代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需要。從而培養他們主動學好計算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增強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
綜上所述,利用計算機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的因素,大膽地讓學生自由發揮,挖掘其潛在的創新因子;優化教學設計,以先進理論來展現全新的教學思路,讓學生的思維與個性長足進步,就一定能在計算機教學中探索出“創新”教育的嶄新天地,一定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有創新精神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凡.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初探[J].學周刊,2011年第05期
[2] 陳永芳.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教學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