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的改革,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職業技能,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結合自身從事《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課程教學工作多年的基礎上,對該課程中有關轉變教學思想、整合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數控加工;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很快,辦學規模迅速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特色日趨明顯,已成為各地教育發展的重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由于中職教育辦學時間短,教學改革涉及面寬,任務繁重,仍將是今后相當一段時期的主要工作方向。《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是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的主干課程,其特點是既有理論性較強的部分,也有大量實踐性較強的內容,教學難度大,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對教師也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對該課程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是師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中職院校教學改革形勢的需要。
一、轉變教學思想
教學改革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這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如果對教學發展與改革的形勢,對教學的過去和未來,沒有深刻的分析和認識,就只能安于現狀,無法適應現代中職教學的需要。
基于此,中職教學必須充分體現“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少而精”的原則。教師必須樹立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應用為目標的指導思想,確立淡化系統性與抽象性、注重操作性與實用性的教學基本思路。因而,教學的任務就是:在學生擁有必備的初中知識基礎上,緊緊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教學內容改革,按需決定教學內容,使其內容結合專業,突出知識的應用性,突出培養專業人才的目的。
教改的關鍵是教師,在更新觀念的前提下,還要克服在教學中多方面的認識誤區和行為習慣,要不斷探索和總結,在探索中求新,在總結中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雖然不能超越現有的教學規范,另搞一套。但卻可以在各種教學環節中,積極地想辦法,出新招,創造新的教學模式和手段。
二、整合教學內容
筆者通過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現行教材及教學內容的改革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教材的知識體系結構應調整
從有利于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出發,重新審視《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的知識結構,對教材的各部分內容的多少、順序安排、作用與地位、銜接和影響等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學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由于各種原因,使得現行教材內容始終滯后于學科的發展和實際應用。因此教學的內容應該更新,要能體現時代發展的氣息,及時補充學科發展和應用的最新知識,只有這樣才能貫徹“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改革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求知欲,這是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需要。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科發展和應用的最新動態,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捕捉、提取與加工有用的信息補充到教學內容中來。
三、突出優勢,精心制作教學課件
通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根據刀具切削原理部分理論性強的特點,教師在處理教材及課堂講授時注意把握的幾個關系
重點掌握知識與一般了解知識的關系;重點與難點的關系;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關系;提高性知識與普通知識的關系;重點要求與一般要求的關系等等。教師在課堂上不能一味地講和寫,要配合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消化,努力營造一種師生產交流和共鳴的生動活躍的課堂氣氛。
(二)盡量使用更多的輔助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刀具角度概念時,由于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與掌握,可用木材或紙盒按比例制作放大的模型,對照模型逐個概念講解,再用掛圖配合,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在講授機床傳動過程時,使用CAD課件教學,可生動、形象、直觀地演示機床不同情況下的傳動過程,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在高職課程教學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
在給中職學生上課時切忌照本宣科、板著面孔講授知識,這樣極易使整個課堂變成一潭死水,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準確表達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性,最好能適當運用一些風趣、幽默的語言,以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寓教于樂,而且教師可給學生留下親切的形象,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結合實際應用講清概念
在講解一些基本概念時,能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或與專業相結合的實例中引出,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刀具幾何角度的概念時,可以從生活中使用的菜刀講起,基本概念和原理搞清后再導入到機械加工中使用的刀具角度中去。在講授切削過程的基本理論時,結合學生已了解的或將要大量接觸的、與專業有聯系的實例來進行,能夠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也能拓寬學生的思路,有利于學生提高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
總之,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任務既迫切又繁重,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探索與實踐,需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與艱辛,教學改革最大的敵人是安于現狀,不求創新。在教學實踐中,只有不斷吸取別人的好經驗,創造出自己的新東西,才能有所前進,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