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科學技術的世界,網絡充斥著整個社會,網絡離不開信息的發布以及宣傳,而信息的掌握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所以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運用,必不可少。在教育上面,信息技術的運用更是如虎添翼,可以有效的統籌學生狀況,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學,推動學生學習的成績。在信息技術上的英語聽力教學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本文將淺析初中環境下的英語聽力教學信息技術運用,找出問題,再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互動環境
當前初中英語已經成為其中的一門重要的學科,然而我國普遍的英語聽力處于低下的水平,是英語教學中薄弱的環節。傳統的英語聽力,以完成目標聽力,只聽少說的狀態為主。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的英語聽力,需要加以改進,才能物盡其用。
一、信息技術對英語聽力教學的作用
(1)對于學生,利于根據自身情況自行調節學習內容和時間?,F在很多的家庭都有自己電腦或者手機等高科技術,通過對老師教學電子化內容的下載,可以靈活的根據自身時間來分配,學習不足不懂之處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
(2)信息技術是老師教學的助手。在后勤方面,信息技術在記錄學生的成績,總結、觀察學生總體的學習情況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教學中,可以讓課件多彩化,增強學生的課程多樣性。教學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我們在新的時代里面,要靈活改善當前的困境,找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
(3)信息技術的開發,是師生交流的又一重要的手段。通過信息技術,可間接實現師生的互動,例如,為了增強學生的勇氣,大膽說出來,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課件設計內容進行說講,里面的設置是有關于學生的趣味英語,提高學生的集中力量,以及讓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
二、如何發揮信息技術下的初中英語聽力作用
(1)加大信息技術展現的頻率?,F在很多學校的課室都安裝有多媒體,讓主動權掌握在學生的手上,將鑰匙交給信任的學生,安排合理的英語聽力任務,找負責人員負責帶領同學們完成讀寫。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要求,運用多媒體的英語聽力內容進行聽說,靈活而又更加合理。
(2)設計各種教學簡單易懂的需求內容,如語法、單詞的發音解釋。以便有讓學生可以將不懂之處,隨時查閱教學內容,解決難題。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有差距,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不一樣,很多不懂之處卻具有共同之處,除了在老師在學生身邊的時間,其他時間學生根據教學提供的簡單易懂的教學課件解讀。
(3)鼓勵學生大膽、主動的問、讀、說。我國的傳統的學習方式都比較隱晦,文靜式,不利于當前對新的語言的聯系和使用,英語教師在鼓勵學生自身主動說之外,帶動學生主動的查閱相關資料、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發揮信息技術的共享。
三、現階段初中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
英語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受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學語言是為了用語言,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聽”的技能又放在四大技能之首。然而,當前我國現狀是語言的說是最薄弱的環節,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語言文化基礎不夠扎實,學生自身不自信,怕出丑,語言環境差;還有教師對聽力的授課內容設計不合理等,使得學生的英語聽力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英語的交際能力差,關鍵是聽力差。所以,爭取大面積提高學生聽力水平,解決不開口,不自信,放不開的局面,對于改善教學的英語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進的方案有:
(1)在教學理論上,應該凝聚各個英語教師的教學經驗,共同探討的影響不利教學的因素,并用積極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掃除不良心理障礙,激發和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要能有助于指導學生形成良好得到學習策略,能為學生可持續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的方式和內容設計上,共同探討總結出比較有效的方法和建設性意見。有經驗的英語教師,相信都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了,曾經肯定為學生的聽力困難研究過,因此,集中力量,篩選最有效方案,找出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學習,快樂學習英語。還要防止學生的兩極分化,選擇不同配合教學內容以及注意事項。
(3)學習資料豐富化,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F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不斷的報培訓課程,上課的頻率很高,加上社會多彩多姿,興趣愛好廣泛等具有個性的學生,在設計教學題材上,不僅要結合學生生理和心里上的要求,還要跟緊時代步伐,用最貼近生活的事情以及一些趣味性強有通俗易懂的節目題材、娛樂或者笑話等英語素材激發學習氛圍。同時,也多鼓勵生活中進行英語語言網站簡單閱讀,提供專門鍛煉英語學科的專業論壇、博客或者學術網頁擴大練習的平臺。
四、總結
信息技術不僅在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聽力中是一種很好的授課手段以及輔助方式,在普遍聽力能力不夠高的狀況下,需要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和接觸,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作用,進而提升學習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葉潤.《新編教育學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方其桂. 《多媒體CAI課件制作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
[3]趙建華,李克東.《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協作學習的教學設計》
[4]《教育電化研究》,2000.4
[5]左煥淇.《外語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