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正式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英語教學改革是重要內容之一。它要求我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的觀念、目標、內容、策略、手段、評價等各方面進行重大改革,以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英語教學工作者的思考。
眾所周知,初高中的銜接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題。探討初高中英語的自然銜接,是為了讓大部分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與方法,掌握高中英語學習規律,成功地從初中英語學習過渡到高中英語學習,讓高中老師不再為學生成績跟不上叫苦叫累,教師樂于教,學生樂于學。作為一名在初中任教三年,高一任教一年的英語教師,我尤其能體會到正確處理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
一、關于新課程改革
首先談一下我眼中的新課程改革。人們常常以為課程改革就是改換教材,這是不正確的。新課程改革不是換一套教科書,而是教育領域一次深層次的徹底革命。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改主要有六大“改變”:
(1)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
(2)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3)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系的“活”的知識。
(4)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會合作。
(5)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
(6)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充分調動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也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在英語科目方面,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和老師的要求都更高了,對閱讀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鍛煉也更突出了。
二、關于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
高中英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繼續和深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新學段,由于教學要求、學習對象和教材等諸多條件的不同, 高中英語教學和初中英語教學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跨度。
學生之所以覺得高中英語難學,實際上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們對英語學習還不適應。在初中階段,教材淺易,對話豐富有趣,大多閱讀課文篇幅較短,課堂上有充分的學習時間,不需要課前花時間預習,學生對所學內容格外熟悉,一些簡單的詞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h; be busy (in) doing sth;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等等能倒背如流。即使他們不能說出語法上為什么,也能依葫蘆畫瓢地運用,在考試中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況卻不同了。教學內容頗多,課時相對減少,閱讀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長的課文,講兩課時才能結束。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盡快、盡早地適應高中階段知識跨度較大的英語教學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方法:
1.英語學習興趣的銜接
初學英語者對英語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且所學的教材趣味性較強。到了高中之后,教材難度增大了,課文的篇幅增長了,每單元的生詞量也增多了。在講授世界各地民族具有不同節慶風俗的語篇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時,可以提出問題以導出整節課的主題,并激發學生的興趣。
2.英語學習習慣的銜接
我校很多學生來自農村,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而這直接影響英語教學的效果,所以進入高中階段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前預習的習慣。當然,為了降低難度可以給他們一定的提示,如學習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去查閱有關奧運會的信息,可用when /where/what sports/who/modern Olympics/the ancient Olympics加以提示,讓同學預習課文,讓同學自己提問題、找答案,或互問互答。事實證明課前做好預習的學生英語學習成績要比那些沒有預習的好。
3.英語語言知識的銜接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進入高中階段時,對之前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復習和查漏補缺是很有必要的。
語音方面:可以繼續利用音標和讀音規則學習生詞,復習舊詞,如高中學到“scare”、“share”、“dare”時可以復習學過的“care”等。
詞匯和句型方面:在學習新的詞匯或句型時,不忘注意再現已學的知識。如學到“do what one can to do sth.” “盡某人所能做某事”時,我讓學生歸納出已學的幾個意思相近的表達法“do one’s best to do”,“try one’s best to do”,“make efforts to do”,“do everything / all / anything that one can to do” 等。
語法方面:系統地復習歸納語法。如被動語態是初中學過的語法內容,在高一的課本中又出現了,這時對它進行復習歸納總結是很有必要的,讓學生知道它的基本結構“be +動詞的過去分詞”及不同時態的被動語態,即be動詞要隨著“人稱、數、時態”的變化而變化。總之,學習語法時,既要做到系統地理清網絡,又要集中復習運用。
總之,英語教學的銜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我們英語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其精神實質,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努力摸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師生才能密切配合,共同找到一條符合學生認知心理和認識規律的學習英語的“捷徑”,從而更好地完成初高中英語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