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3年美國咨詢公司Gartner評選的全球供應鏈25強中,英特爾快速躥升至前5名之列,成為最具穩定成長的企業。目前,英特爾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6000家供應商,這條最復雜的全球供應鏈由杰克琳·斯坦姆(Jacklyn Sturm),這位英特爾技術與制造事業部副總裁、全球采購部總經理一手經營管理。
作為全世界最復雜的供應鏈體系的管理者,杰克琳·斯坦姆坦言,在英特爾這條供應鏈上每家供應商均須符合環保標準,以免與黑心供應鏈等臭名聲相連。她說:“有時候,超級公司之間的競爭優勢一定程度上就取決于供應商的‘高度’。”
Q:為什么打造可持續供應鏈對英特爾如此重要?
A:孟加拉國的“血汗工廠”令多家著名體育品牌商面臨巨大危機。英特爾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這樣的名單上,而且如果真想要保護自己品牌,一定也不希望自己的供應商陷入如此困境。
當我們在2011年對25家中國供應商進行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審計時,我們發現有300多份文件不合規,其中12%是重大不合規事件。如果這些問題不得到重視、任由其發展,就相當于不知何時就會爆炸的隱患,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擔憂。
經過過去兩三年的推動,超過80%供應商伙伴已經為其生產運營設定了明確的環境指標。英特爾最大的75家供應商還被要求在2013年底之前發布各自的企業責任報告并共同接受公眾監督。
如果說“企業社會責任1.0”就是自身交稅、符合法律法規、善待員工;2.0是把企業社會責任視為商業機會融入企業戰略中;那么,現在英特爾正在嘗試實踐的3.0版本,就是利用自身的商業智慧催化整個社會生態體系,打造“可持續供應鏈”。
Q:提升供應鏈伙伴主動積極性的關鍵是什么?
A:最重要的是讓其看到實實在在的商業價值。二三十年前,英特爾就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時要向供應商推動質量管理這一新潮流,一開始也是質疑不斷:為什么要做、是否需要大的投資?不過實施后,生產效率和業務量提高了,甚至廢物產生、整體庫存大大降低了,這些實在數字令質疑聲戛然而止。
在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中,我們就極為關注如何幫助供應商改善經營成績。比如在中國,英特爾及產業鏈伙伴都要面臨結構性短缺造成的嚴峻用工形勢,一方面勞動力缺乏使得超時加班的情況日益嚴重,另一方面很多80、90后新生代工人崇尚工作與生活的和諧,超時上班成為他們離職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們的很多供應商一個月就有近12%的員工流失。而研究發現,更換一個工人所需成本是持續聘用一個普通工人的2倍多,超時工作帶來的收益與員工流失帶來的損失相比是10倍的差距。
于是,英特爾嘗試與一家供應商協商,將工人每周工作時間從之前84小時降低到70小時,雖然仍未達到60小時以下的非“超時”標準,但企業方已明顯看到了員工離職率大幅降低。明顯的效益提升很容易帶動更多改變發生。2012年,英特爾供應鏈伙伴中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的情況比例已從前一年的94%迅速下降為69%。我們相信當越來越多人看到超時用工對經營業績的負面作用,今年這一數字會更進一步大幅降低。
Q:如何為供應商設定達標標準,供應商是強制完成的嗎?英特爾扮演什么角色?
A:英特爾之于供應商扮演著教練的角色,為他們設定標準。但如果達不到,我們并非態度強硬、棄之不管,而是考慮如何幫助他們,制定出階段性改進的目標和時間表。比如,在工人工作超時的問題上,我們會考慮自己采購部門如何支持,有多少原因因為給對方訂單時間太短了;如果是供應商自己問題,比如內部質量管理、人員培訓、流失率等,英特爾可以介紹相關資源,甚至讓其競爭對手來分享經 驗。
榜樣的力量往往非常強大,我們自己擁有工廠并積累大量專業技能,能提供很多工具來幫助供應商們。
我們還和供應商一起進行研發,用創新來共同尋求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效益雙贏解決方案。比如去年物流包裝團隊和供應商一起下足功夫重新設計產品包裝,使之盡可能小—一是降低單位產品包裝成本,共節省了塑料、包裝紙共109噸,比既定目標還超標完成25%;二是使得單次運輸產品數量增加,單位產品的碳排放量也會下降。
另一案例是與供應商合作開發一種回收再利用包裝材料的新工藝,單這項工藝就節省成本約75000美元。英特爾將節省下的費用作為獎金獎勵給供應商,同時在行業中快速推廣該工藝,一年節省費用進而高達300萬美元。
很多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通過雙方溝通協商合作都變成了可能。2012年我們下決心徹底從空運轉到海運,這一轉變減少13%二氧化碳排放、節省4800萬美元。其實海運成本遠低于空運,又大大降低碳排放值,這些事實其他企業也都知道。但海運速度慢,很多公司不能克服副作用—交貨時間拉長,英特爾則通過和合作伙伴的多次溝通調研,采取提前做計劃、下訂單,通過保證良好的庫存數量來完全抵消交貨時間長帶來的副作用。
Q:是否有懲罰方式呢?
A:如果在規定時間里依然達不到目標,有三層次遞進措施:一是降低現有的業務量;二是不列入新業務的供應商;三是完全取消合作,不納入供應商名單。
Q:在英特爾復雜的供應鏈中,不乏很多中小企業。對于他們來說,投入去做可持續通常會有更多顧慮吧?
A:的確如此。事實證明利潤沒有那么高的小企業也能輕松邁開環保第一步。比如,我們對一家小供應商做“可持續”審計時發現現場有很多腐蝕性的化學物料,但是工人大多都只穿著拖鞋。英特然就提出工人安全性問題要求每個工人穿上標準的黃色鞋子,鮮亮的顏色使得誰沒穿保護鞋非常容易辨別。就這樣簡單而有創意的方案,不用花很大成本又保證了員工的安全。
除了創意,中小企業做好可持續發展一定要緊密結合自身業務。對于一個制造型企業降低耗能也就意味著降低成本,如何降能耗呢?不妨參考英特爾這十年來的做法,向基層技術人員廣發“英雄帖”,征求他們的觀點建議并投入實施 。這些投入回報率驚人,基本3到5年時間其節約成本就超過前期投入,過去4年還實現1億美金的能耗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