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在繁華的上海,RJ.Patisserie蛋糕店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貴。RJ是老板郭榮錦名字的縮寫,Patisserie譯為法式甜點。位于浦東環(huán)球金融中心的店內陳列著各式精美蛋糕,可以讓每一個經(jīng)過的人駐足,但差不多兩百克的糕點就要賣到60元。
2009年,在附近上班的林小姐深深被這個新開的店鋪吸引:蛋糕顏色和款式都別具一格,墻面布滿了外文報道,其中郭榮錦與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的合影最為惹眼。價格因素使林小姐一直沒有下決心品嘗。不過每次路過,她都能看到照片中的大廚在店內忙碌,她想,既然老板每天親自到店,蛋糕味道應該不會差。
林小姐嘗試了下單率最高的茶莓巧克力,“如果說好的蛋糕可以讓人感覺飄在云端,那么RJ的蛋糕吃起來簡直如同過山車一般。”這款蛋糕曾經(jīng)是郭榮錦與其他幾位大廚代表臺灣參加2006年世界甜點大賽的作品,獲得慕斯組金獎。味道層層疊疊,包括瑞士杏桃果醬、德國薩赫(Sacher)蛋糕、法國法芙娜(Valrhona)巧克力、臺灣茶莓,每樣食材精挑細選,Valrhona巧克力更被譽為巧克力界的鉆石。
逐漸,像林小姐這樣的忠實食客越來越多,同時RJ.Patisserie蛋糕店也吸引了各大時尚和美食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郭榮錦有時會翻一翻社交媒體上的評論,除了價格爭議,幾乎沒有任何差評。郭老板很滿意,這說明客人覺得他的蛋糕值這個價。
然而郭榮錦在上海并沒有復制原先美國那樣的成功,連續(xù)兩年虧損之后他被迫關掉了蛋糕店。熟識郭榮錦的朋友都說他太實在,從來不像其他食品公司那樣做預算,由市場定價和利潤率反推成本,嚴格控制原始材料的選配。郭老板做什么都用品質好的,最后再加起來算售價。茶莓巧克力甚至還用食用金箔紙做裝飾,理由只有一個:好看。
按照一個廚師的邏輯郭榮錦覺得自己沒有錯,做最好的食品,讓顧客滿意。商業(yè)上的事情,他搞不太懂,遺憾的是曾經(jīng)答應女兒要把蛋糕店開到她喜歡去的每一個地方,現(xiàn)在不敢再提了。
達人
郭榮錦從小在臺灣龍?zhí)兜霓r家長大,當過高爾夫球童,因為愛吃豬肉還夢想成為殺豬的屠夫,卻在16歲時進入臺灣某個西點公司當學徒,性格強烈的他還時常跟罵人很兇的師傅對著干,幾乎每個月都要辭職又被人勸回。
后來有機會去美國是因為李安的弟弟李崗。李崗最開始想要開蛋糕店,請郭榮錦教他怎么做蛋糕。剛過一個月李崗覺得太難不想學了,于是提議去美國開店,那是1999年,郭榮錦在洛杉磯開了第一家蛋糕店,RJ的名氣也慢慢積累起來,之后的四年間又增設兩家分店。
國外媒體形容RJ.Patisserie 的時候喜歡用這樣一句話:“如果要去追女孩子,那么兩樣東西是必備的:第一是和人一樣高的泰迪熊,第二就是RJ的蛋糕。”此時RJ的品牌已經(jīng)成為洛杉磯各階層人士舉辦派對慶典的首選,著名的靳羽西女士也曾欽點過RJ.Patisserie作為生日蛋糕。
流傳最廣的還是RJ蛋糕與克林頓的故事。因名聲在外,郭榮錦被推薦去做一個高級野餐會的甜點師,上百個宴會糕點是提前準備的,宴會當天做最后裝飾,所以每個人都在翹首企盼克林頓時,郭榮錦滿頭大汗得忙個不停,這時一位女士不可思議地看著他,嘴里不停說“oh,my god。”這個女人正好是克林頓的秘書,所以克林頓還沒下飛機已經(jīng)知道當天最棒的是甜點,一見郭榮錦就說了很多贊揚的話。英語不通的郭后來才知道克林頓說的是,“你知道嗎,我從來不吃甜品,不過你的蛋糕我吃了兩塊。”為此,郭榮錦高興了很久。
做食品行業(yè),能得到顧客嘉獎是幸運的,通常生意越火爆也意味著更多勞碌。郭榮錦每天從上午九點開始工作十二個小時,晚上還要去買第二天的食材,直到夜里一兩點才回家,他常常把車子開到車庫,就開始脫衣服,然后上床三秒內睡著。有一次在店里干活時想上廁所,終于忙到空隙可以去洗手間卻已經(jīng)沒有尿意,“其實我離洗手間就幾步路,我想你們這輩子都無法想象這種感覺,就是憋過頭了。”為了配合某個做大宗交易的水果批發(fā)市場營業(yè)時間,郭榮錦將采購時間改成了夜里三點,“我可能是里面唯一的散客,還不會講英文,全靠比劃,但我能買到最好的水果。”
RJ蛋糕的魅力,除了來自郭榮錦辛勤的工作和對食材嚴格的擇選,還有很大一部分歸因于其創(chuàng)作天賦。比如玫瑰花瓣和法國芝士的結合、海綿蛋糕中摻入XO酒、茶莓泥與奶油混合而成的奶油霜、巧克力與高山鐵觀音的搭配等等,有的時候還會嘗試用蛋白取代鮮奶油。
郭榮錦也喜歡嘗試難“照顧”的蛋糕。比如加勒比覆盆子巧克力,表面紅色的染料需要用專業(yè)噴槍打造,覆蓋物與蛋糕必須在特定溫度下才能保持平衡,否則蛋糕就會垮掉。RJ每一款蛋糕都會調好配料后立即放入60萬元的速降溫冰箱,20分鐘內降到零下40度完美保鮮。
采訪當天,郭榮錦展示了一種簡單而獨特的小甜點:將南瓜頂部打洞,挖出瓜肉,與特定的芝士攪拌再塞回南瓜,最后外表涂上一層果凍似的食用膠,切塊就做好了。被問到這些點子如何想出來時,郭榮錦顯得有些難回答,“就是拍腦袋想的。”他說。
這正是郭榮錦與其他廚師不一樣的地方,作品無法量化,甚至不能寫出詳細的食譜,加什么輔料全憑感覺。據(jù)郭太太說,郭大廚最拿手的是看似簡單的原味乳酪蛋糕。這種蛋糕多半采用直接烘焙或者蒸烤的方式制作,前者口感會偏干,后者做出的蛋糕才會有濕潤度。但是郭榮錦可以用烤箱的方式做出來濕潤度足夠的蛋糕,并且口感細膩。“重點是芝士攪拌的手法,很多人配方是一樣的,但是可能做出不同的風味,就是因為手工操作的部分有差異。RJ很了解芝士要拌到什么程度。”
雖然生意順風順水,每年三家店的營業(yè)額可以做到至少百萬美元,郭榮錦還是選擇回國發(fā)展。“我一直不懂英文,怎么學也學不來,所以在美國呆這么長時間,都住不慣。”郭榮錦在美國開店或者買房子的時候,一大疊合約讓其很頭痛,如果請律師解釋條約內容就得好幾天。所以,即使妻子和女兒都反對,郭還是帶著她們回到國內。
舌尖上的旅行
上海開店失利之后,郭榮錦做起了食品禮品市場,他一邊租用工廠,一邊尋找高端酒店、超市等禮品訂單,為客戶設計節(jié)日禮品并承擔制作,比如金鷹集團的創(chuàng)新月餅口味,加入玫瑰、烏龍茶和紅酒蔓越莓等元素。時至今日代工公司已經(jīng)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而郭大廚對食物苛刻的要求依然有時會給客戶帶來財務壓力。
“做廚師,食材很重要,我又要去看了才放心,是不是真的那樣種出來的,產(chǎn)量能有多少。”郭榮錦今年為了尋找合適的米來做年糕,繞道一兩百公里到桂林龍脊梯田的某個村落。這樣的舍近求遠已經(jīng)是常事,廣西欽州的海鴨蛋、云南安寧的食用玫瑰、海南澄邁的有機紫薯,只要能尋找到好食材,郭榮錦再遠的地方都去過,飛機倒火車再倒汽車也不在話下。云南佤族的野蜂蜜,就讓郭坐了三個小時飛機到西雙版納、三個小時汽車到縣城,又三個小時到達采摘蜂蜜的地方。
付出都是值得的。郭榮錦最終收購的米來自于最古樸的秧苗加魚苗養(yǎng)殖法,同時秧苗因為四面環(huán)山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可以長到一米五高,比普通的秧苗高六七十公分,農民的種子也是經(jīng)過上千年傳承下來的。
但是增加成本的因素還遠不止路程遙遠這一項。以郭大廚鐘愛的海鴨蛋為例,這種海邊散養(yǎng)的鴨子產(chǎn)蛋特別香,但是加工之前必須要有除異味的工序,即水洗鴨蛋,然而過程中帶來的破損率必須要攤在成本里面,有時候十個鴨蛋會破掉三個。如此,郭大廚才能做出美味的海鴨蛋蓮蓉月餅,而客戶看到郭榮錦的收購報價,會驚異地問這是進價還是售價。
做成的產(chǎn)品也有可能賣不掉。郭榮錦認為云南野蜂蜜的價值很高,因為村民只是把這種野蜂捉回村子,不用人工飼養(yǎng),產(chǎn)蜜極其天然,但是花費幾十萬收購蜂蜜之后,只能拿回家送人或者做食品配料,“沒辦法賣,因為大家肯定不會相信你的蜜是這么來的,不會接受你的價格。”
郭的好朋友吳飛躍有過當電視臺編導的經(jīng)歷,憑借一種新聞敏感性他堅持要為郭拍紀錄片。吳飛躍認為如果沒有品牌故事,其產(chǎn)品價值會被大大低估了。可是后者一直沒有答應,直到今年,兩人合作的紀錄短片《食品的良心》,才讓更多人知道了郭榮錦的經(jīng)歷。
“我們在車上都累得東倒西歪,RJ會東張西望看農民地里的東西,碰到菜市場還要去逛,曾經(jīng)背過一二十斤的地瓜回上海。”吳飛躍回憶拍攝過程。他已經(jīng)非常了解這位大廚的堅持從哪里來,“不熟悉的人一定會覺得RJ很怪。”郭榮錦曾經(jīng)為了尋找鳳梨走遍了半個南中國:兩廣福建還有海南,從生長環(huán)境到采摘時的成熟度層層把控。最后他選擇了廣東湛江,因為這個地方菠蘿種最早是從巴西過來的,纖維含量很高,口感略酸,但是做成鳳梨酥反而會比較有嚼勁。2012年,郭榮錦榮獲了臺北鳳梨酥大賽金獎,而他的初衷只是希望聽到大家夸贊RJ的鳳梨酥好吃,不僅僅是臺灣名小吃。郭榮錦做事完全不按照商業(yè)邏輯來,雖然短時間內不能給公司帶來暴利增長,但長期來講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