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諸多汽車流通、博覽、娛樂等服務資源的豐臺區,顯然已經具備了培育汽車文化產業的有利條件,重要的是如何激活這一產業在豐臺的快速發展
當今社會,汽車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于北京來說,汽車更是有著非同尋常的經濟意義。
汽車是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北京十個郊區縣中,汽車制造業在除門頭溝和延慶之外的區縣經濟中,均占據著重要的比重。汽車也是北京發展新興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支撐,超過500萬輛的汽車保有量,以及大量以汽車為主題的相關服務設施,足以促進汽車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加速融合,進而催生出全新的汽車文化產業。
在汽車制造業基礎上衍生壯大現代服務業,國際上已有成功先例。眾所周知,美國汽車工業的大本營是密西根州的底特律,其汽車制造分廠遍布全美各地,特別集中于中西部一帶。而當汽車制造業完成布局之后,鄰近中西部汽車制造基地的美國汽車文化之都加里福尼亞州脫穎而出,其汽車設計產業不僅引領著美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更是全球各大頂尖汽車企業未來新車型的誕生和流行之地。
汽車設計產業為生產性服務業,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制造大國經歷了數十年發展,在國內卻剛剛起步,盡管北京在汽車生產方面具有了相當的優勢,可想短時間內將汽車設計培育成新興產業尚不具備條件,但北京卻擁有著近600萬汽車人群,這卻是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最大優勢,在此基礎上謀劃以汽車文化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無疑具有巨大潛力。
縱觀北京十六區縣,最具消費能力的汽車擁有人群,大多工作或居住于中心城區,其休閑娛樂也主要集中于此,因此中心城區亦是最適宜汽車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而在這其中,擁有諸多汽車流通、博覽、娛樂等服務資源的豐臺區,顯然已經具備了培育汽車文化產業的有利條件,重要的是如何激活這一產業在豐臺的快速發展。
豐臺發展汽車文化產業的有利條件
文化本身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以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影響民眾的心理,進而對人們的日常行為產生影響,并以此為核心發展形成了依托文化的傳統產業或者事業。
近年來,文化的發展正逐步跳出單純的演藝,影視、電影等傳統的事業范疇,進而與工業、科技、旅游、金融、農業等各個產業進行嫁接融合,在為傳統產業注入靈魂實現提升改造同時,形成了新的業態和發展方式,并壯大成為新興的服務產業,這也為汽車文化融合之后開創人們全新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
豐臺區要發展汽車文化產業,首先要基于北京的汽車產業發展背景。而對于北京來說,當前的汽車制造業已趨于飽和,增長的空間已經極其有限,若繼續在汽車產業方面保持并延續業已確立的優勢地位,北京惟有依托強大的文化、人才和科技優勢,針對龐大的消費市場和人群,在轉型經濟發展方式的背景下謀求新突破,而突破口恰恰就在于現代服務業。
實際上,國內的宏觀背景也非常有利于豐臺乃至北京的汽車文化產業培育發展。近年來,中國汽車生產量和消費量連年快速增長,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超1900萬輛,產銷量居世界第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于2013年2月發布的第二份《汽車社會藍皮書》中指出,根據每千戶家庭汽車擁有量200輛的指標,中國已于2012年正式步入汽車社會,如果私人汽車的增長保持前幾年的速度,5年內中國的私人汽車保有量將會翻一番,而私人汽車的快速增長,為全國各地的人們到北京休閑消費等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更重要的是,豐臺區本身具有發展汽車文化產業的緊迫性。一方面在北京的中心城區之中,西城的金融、東城的文化、朝陽的商務、海淀的科技已經多年累積形成了特色優勢,惟有處于轉型期的石景山和豐臺兩區亟待實現定位的突破。而與石景山相比,豐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土地資源,以及全市僅次于海淀的科技人才優勢,無疑都為豐臺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支撐。
歷史上的豐臺,因交通便利曾經是各類綜合市場的集散地,這雖然曾一度給豐臺造成了臟亂差的對外形象,但也向外界展現了豐臺獨特的區位優勢,而這種通達便利的優勢演變到今天,也為其切入生活性服務業的汽車文化產業創造了條件。
而豐臺區依托天然的區位地理條件,不僅形成了僅次于亞運村車市的豐益汽車市場,即西國貿汽車基地以及花鄉二手車市場等汽車流通市場,而且近年來還多次舉辦北京國際鐵人三項賽、汽車文化消費節、科技體育旅游節等重多融合汽車文化元素和資源的各類活動,并且還形成了北京唯一的汽車博物館、北京中心城區唯一的汽車露營公園等服務設施。
但可惜的是,盡管豐臺區多年形成的各種與汽車相關的文化設施和活動,但其橫向之間的聯系卻相對較少,各個場館或活動均獨立運行,彼此之間缺乏一條主線的串聯互動,而與這些場所設施相關的投入卻遠遠大于產出,且多數處于嚴重虧損的局面,遠遠未上升到產業的概念。如北京汽車博物館,自建成之后便始終處于虧損狀態,每年均虧損上千萬元用于場館維護及人員供養。
盤活豐臺與汽車相關的各類文化資源,催生全新的文化產業形態,豐臺不僅有條件,而且大有必要。
如何激活豐臺汽車文化產業
實際上,在文化創意產業方興未艾的北京,豐臺區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后發區域,發展汽車文化產業無疑能夠更加體現豐臺的特色與優勢,其必要性已無須探討,而如何發展卻有待研究。但總體上看,汽車文化產業作為豐臺有可能的經濟增量,其產生必須基于現有存量的盤活。
從常規思路看,盤活存量無外乎“軟硬兼施”。即在“軟”的方面,利用現有場館設施,引入一些活動、會展、研發等,特別是率先發布一些概念車型,首要發布全球各大汽車廠商進入中國的車型等,以謀求豐臺在全國汽車時尚文化方面的地位;在“硬”的方面,對現有的場地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景觀,引入與汽車相關的文化符號和流行元素,形成特色鮮明的汽車主題公園等。
具體來看,豐臺可依托現有服務設施,重點在四個方面發力形成汽車文化產業:
其一是,打造汽車消費信息整合平臺。可利用北京汽車博物館,在現有科普展示的基礎上,通過對每年數十萬參觀人群的調查,建立北京汽車消費的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北京汽車消費指數,以此來吸引國內外著名汽車廠商圍繞北京的汽車消費習慣進行新車的引入與設計,使北京汽車博物館擺脫單一的科普展示功能,成為真正能夠代表北京汽車消費趨勢的重要場所,以此來體現豐臺在北京乃至全國汽車消費領域的影響力。
其二是,培育發展汽車金融相關產業。發展新興金融業是北京市賦予豐臺區的歷史重任,位于二三環之間的豐臺麗澤金融商務區,是北京市“十二五”規劃和“首都金融業發展布局”中的主要承載地。
根據不久前中國民生銀行與德勤聯合發布的《2012汽車金融報告》,從2009年開始,中國的新車銷量已躍居世界首位,汽車保有量亦于2011年11月突破1億元大關。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中國的汽車后市場規模及成熟度上均較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研究表明,汽車生產環節只創造了約30%的利潤,而流通和售后服務環節卻能帶來約70%的利潤。而汽車金融的深化,將有利于汽車后市場業務利潤占比的進一步提升,消除工業發展與服務增值的不對稱,并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汽車金融服務已成為汽車產業價值鏈上最具價值和最有活力的一環,其發展對汽車業和汽車消費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汽車消費金融產品余額為3000億元,其中商業銀行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僅為1367億元。我國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只有10%,遠低于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50%-70%的滲透水平。而隨著消費群體年輕化、產品供給的豐富及服務效率的提升,報告預測,國內消費金融滲透率有望在未來十年從目前的10%提高至30%甚至更高,中國汽車消費金融的市場余額將超過1萬億元。
豐臺區同時擁有豐益汽車市場和花鄉二手車市場等兩大汽車交易市場,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汽車銷售長期占據著北京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同時又擁有麗澤商務區支持新興金融產業發展的各項扶持項目,無疑已成為發展汽車金融產業的最佳區縣。
其三是,引導發展汽車休閑旅游。豐臺區不僅擁有花鄉、南宮、鷹山、園博園等生態景區,且良好的區位地理條件,使其與北京各個區縣保持著便捷的交通聯絡,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事實成為了北京旅游的集散地,如今伴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基于汽車的京郊自助游、一日游市場持續火爆,若能據此趨勢設計形成多個以豐臺為圓點的旅游線路,不僅可以強化豐臺在北京旅游市場的影響, 改善豐臺固有的落后形象,而且將大大促進豐臺區的旅游消費收入增長。
其四是,大力發展汽車改裝等相關產業。汽車改裝在國外伴隨汽車發展的歷史已流行數年,改裝汽車已不僅僅是凸顯個性的代名詞,而是汽車產業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世界各大著名汽車廠商均建立了專業的改裝廠和改裝品牌,個性化改裝已形成了獨特的汽車文化,汽車改裝也由此形成了產業化,并成為汽車相關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汽車改裝產業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勢頭迅猛。而在改裝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內尚沒有一個能夠體現改裝潮流的區域,也沒有能夠代表流行趨勢的改裝展覽,近年來,日本東京每年均舉辦一次改裝車展覽,火爆程度不亞于新車展覽。
而反觀豐臺區,這里擁有全市唯一一個位于四環邊上的汽車露營公園,為汽車改裝發燒友們創造了一個絕佳的空間,豐臺區若能抓住機會,利用這一場所舉辦改裝車展覽,不僅可使這一存量資源產生經濟效益,還有可能在國內改裝汽車領域形成特有的號召力,進而促進這一產業在豐臺快速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