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轉K2是我國引進美國Barber公司交叉支撐的轉向架,安全索作為零部件之一,國產化后能降低整機成本,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文章分析了安全索的制造工藝,解決了端頭縮頸、鋼絲繩下料等工藝難點,開發出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
關鍵詞:鐵路貨車;K2轉向架;安全索;制造工藝
前言
轉向架是鐵道車輛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承載車體重量,限制列車速度和保證車輛順利通過曲線,要承載多重載荷,各零部件承受著彎曲、拉伸、剪切、扭轉等應力作用,因此,列車運行過程中,轉向架上的交叉桿存在斷裂的風險,一旦斷裂脫落就會導致行車惡性事故。在K2轉向架中采用了安全鏈和安全索雙重安全保證措施,用安全索把交叉桿綁在制動梁上,力求把貨車運行風險降到最低。安全索的重量僅為0.17kg,列車在高速運行中不會因磕碰造成交叉桿和制動梁損傷,具有較強的安全性、實用性(圖1安全索工況、圖2安全索實物)。
2 安全索制造工藝過程
2.1 制造難點分析
2.2 研制專用下料機
2.4 確定端頭工藝尺寸
2.5 加工接頭及去除毛刺
3 安全索的組裝
3.1 預組裝
3.2 成型
為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人工作強度,保證鋼絲繩不在接頭中抽脫,設計制作“8”字形模具(圖9)及壓型模具(圖10),使用模具用油壓機把接頭壓緊,使兩根鋼絲繩連接的更加緊固。
4 效果
安全索的國產化研制成功,降低了轉向架整機的生產成本,從下料到組裝形成了流水線作業,人均單班(8小時)完成120根成品,10人月產量在5000臺以上(8根/臺車),產品性能滿足技術要求,為鐵路貨車安全穩定運行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