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我國當前的航班延誤統計方式當中存在的問題,以航班在運行當中的全部過程和在運行中空中管理、機場和航空公司為基礎,對其工作的責任進行分析和研究,進一步的建成了科學合理的系統體系在航班延遲中統計的指標,此時還設計了機場在延遲航班中等級評估以及在航班延誤統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航班延誤;統計方法;指標體系;等級評估
我國的航空事業運輸量在不斷增加,在近幾年當中,航班延誤的問題越來越頻繁的出現,但是航班的延誤造成了一定的社會的影響和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還給飛機的飛行、空中管理和機場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所以,我們應該對我國的航空延誤進行科學系統統計,延誤統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每一個航空公司和上級工種管理部門單位在統計上的需要,并且還可以根據這樣的統計對航空延誤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本篇文章淺析了航班延誤統計方法中存在的一定的問題以及指標體系和等級評估等問題。進一步的采用應對的措施,促進航空航班飛行工作可以正常的進行飛行。
1 國內外中航班延誤統計中存在的問題
1.1 在外國航班延誤中統計方法和指標體系
在19世紀80年代這段期間,美國將近50%都會出現飛機延誤或者是取消的現象,為了進一步的獲得在計算機預約系統當中優先選擇排隊順序,進一步的減少了計劃當中飛機飛行的時間以及航班準點運行報告體系的建立并且為計劃和服務性創造了一定的市場經濟的基礎。此外,上交運行報告承擔運行人和相關報告的討論會將在一起分享相關的經驗。但是,他們都會需要取消報告航班運行的原因,FFA(聯邦航空管理局)和承運人不斷希望報告具有準確性和一致性并且公布于眾,根據相關數據信息而言,FFA可以按照航班運營中的體系來驗證美國國家航空系統針對航班延誤的報告。
1.2 我國航班延誤統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當前對于航班延誤進行統計的方法主要包括有:航空公司正常航班統計標準、空中管理放行標準以及機場放行標準的正常性。其中這些正常性的標準主要都是以飛機起飛正常的標準進行系統的統計為基礎的。第一我們從航空公司和機場在飛機起飛之前中安全保障上進行考慮,重點重視的是在飛機起飛之前是否可以根據相關正常的標準準時關閉艙門,這也是衡量機場以及航空公司進行保障工作的重要的依據。衡量飛行正常關閉艙門主要的依據是:在預計關閉飛機艙門所用的時間是±15分鐘之內為正常關閉艙門使勁。第二還要考慮的是空中管理單位在關閉艙門時候放行保障性的工作,在航空公司可以根據空中管理相關的統計性正常標準進一步統計航班飛行正常性和準確性。空中管理對航空航班中放行產生不正常的航班延誤統計標準是:在關閉艙門15分鐘之內,假如沒有對航班進行放行,就很有可能導致這次飛機航班延誤主要空中管理導致的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當前航班延誤統計的標準通常是有:空中管理放行起飛延誤和關閉艙門延誤兩個指標,我國和國外的航空延誤指標進行比較。
通過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完整的飛機運行主要的過程通常包括:飛機起飛之前的準備工作、滑行、起飛、到下降等過程。在分析研究飛機航班中整體的運行的全部過程,我們還要將每一個工作劃分為不同工作的內容,航空公司、機場和空中管理部分都應該自行其職責。例如,航空公司和機場重點關注的是在起飛關艙門之前是否延誤,然而空中管理重點關注的工作就是關艙之后航班是否延誤。通過了上述的研究和分析,在航班運行的整個過程當中,每一個部門存在的問題都會成為影響著航班的正常運行的主要因素,進一步的建立航班運行延誤統計指標體系。
2 航班延誤指標體系和等級評估
2.1 航班延誤指標體系
本篇文章從兩個層次研究航班延誤統計體系,主要包括的是:航空公司、機場以及空中管理延誤指標體系和其他的延誤的統計體系。在這些的指標體系當中都是以航班運行為主要中心點,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相應的航班延誤統計指標進行具體分析。
通過上述的航班延誤統計指標當中每一項指標都需要有一個統一性質的正確的標準進行衡量。例如,為了進一步的統計貨物裝卸時間,需要按照航空公司和機場當中實際的運行狀況全面的建立一個系統的對于貨物載時間進行統計標準,針對于貨物裝卸延誤標準化體系進行標準化的統計。
2.2 航班延誤等級評估
由于航班延誤主要涉及的都是主觀性質的評價,例如在復雜繁忙不同長度的航空公司或者是機場中對航空延誤中可以接受著不相同的程度,進行模糊模式綜合性質的評價因素很多并且復雜多樣。所以,本篇文章介紹并且建立了航班延誤模糊性等級的綜合的評級方法。根據我國某一個航空公司中航班運行的實際的情況進行實時大的統計,并且通過模糊性系統的等級評價的方法和標準并對航班中飛機延誤進行綜合系統的等級的評估。
2.2.1 判斷因素集的確定
按照航班延誤進行統計的正常性的指標進一步的確定統計標準系統中因素集進一步的進行了劃分:
第一層因素:U={U1,U2,U3,U4}={航空中空中管理延誤,機場運行延誤,航空公司運行延誤,其他工作的延誤}
第二層因素:U1={U11,U12,U13,U14}={車輪擋延誤,推出時延誤,滑行運行中延誤,航路運行延誤}
2.2.2 每一個因素權重矩陣的確定
通過使用多層次分析的方式和結合性分析的方法進一步的確定航空運行當中每一項指標的權重,可以充分的提高每項權重中要的客觀性的指標,進一步進行計算的主要的過程。
按照航空方面相關專家得出判斷的結果可以知道,按照這樣的計算可以得出特點的向量,并且做出統一性的檢驗之后,可以充分的確定出專家得出的第一層因素權重,并構造出權重中矩陣。
2.2.3 建立各因素的評判集
按照航班當中運行主要的方式,綜合航班延誤統計主要的特點,認定了航班延誤中指數是:(1)為低度航班延誤;(2)為一般航班延誤;(3)為中度航班延誤以及;(4)為高度航班延誤。
3 結束語
航班延誤體系系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本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國內外航班延誤體系統計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航班在飛行當中整體的運行的全部過程,并進一步的建立了一套完善并且適合我國航空事業發展航班中延誤統計指標體系,并且還提出了在針對延誤等級評估進行了模糊綜合性的評價模型。并根據航班延誤相關的狀況,盡可能的滿足航空公司、機場和空管部門的需求,并有利于每一個管理部門和運行單位對航空航空延誤進行系統的控制。
參考文獻
[1]趙嶷飛,張亮.航班延誤統計指標體系及延誤等級評估研究[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9(2).
[2]馬正平,崔德光.機場航班延誤優化模型[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4):474-477.484.
[3]李雄,劉光才,顏明池等.航班延誤引發的航空公司及旅客經濟損失[J].系統工程,2007(12).
[4]石麗娜.多等級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在航班延誤中的應用[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6,20(3):276-279.
[5]姚韻,朱金福.基于可拓權重的航班延誤服務旅客滿意度多級模糊評價模型[J].商業研究,2007,363(7):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