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世紀人類取得了一系列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并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航天航空、原子能等高技術領域和高技術產業,其中對經濟和社會影響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影響持續時間最長的是電子信息技術。它不僅進入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對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從而揭開信息經濟時代的序幕。
關鍵詞:信息技術;發展前景;應用
1 信息技術的含義及分類
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信息技術包涵四大基本技術: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
2 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景展望
2.1 計算機技術
2.1.1 超導計算機超導計算機是利用超導技術生產的計算機及其部件,其性能是目前電子計算機無法相比的。超導計算機運算速度比現在的電子計算機快100倍,而電能消耗僅是電子計算機的千分之一。如果目前一臺大中型計算機,每小時耗電10千瓦,那么,同樣一臺的超導計算機只需一節干電池就可以工作了。
2.1.2 超級計算機能夠預測未來50年的變化,運算速度快,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我們把普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比做成人的走路速度,那么超級計算機就達到了火箭的速度。在這樣的運算速度前提下,人們可以通過數值模擬來預測和解釋以前無法實驗的自然現象。超級計算機是目前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多用于國家高科技領域和尖端技術研究,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1.3 光子計算機現有的計算機是由電子來傳遞和處理信息。而光子計算機以光子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利用激光來傳送信號,可以對復雜度高、計算量大的任務實現快速的并行處理。光子計算機將使運算速度在目前基礎上呈指數上升。超高速的運算速度,超大規模的信息存儲容量。能量消耗小,散發熱量低,是一種節能型產品。
2.1.4 生物計算機人類有一門學科叫仿生學,即通過對自然界生物特性的研究與模仿,來達到為人類社會更好地服務的目的。典型的例子如,通過研究蜻蜒的飛行制造出了直升機;對青蛙眼睛的表面“視而不見”,實際“明察秋毫”的認識,研制出了電子蛙眼;對蝙蝠沒有視力,靠發出超聲波來定向飛行的特性研究,制造出了雷達、超聲波定向儀等。仿生學同樣可應用到計算機領域中。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組織體研究,發現組織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細胞由水、鹽、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組成,所以科學家阿利用遺傳工程技術,仿制出這種蛋白質分子,用來作為元件制成計算機。科學家把這種計算機叫做生物計算機。
2.1.5 納米計算機納米技術是從8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的科研領域“納米”是一個計量單位,一個納米等于10-9米,大約是氫原子直徑的10倍,其體積不過數百個原子大小,相當于人的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納米計算機不僅幾乎不需要耗費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計算機強大許多倍。提高運算速度。
2.2 藍牙技術
所謂藍牙(Bluetooth)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電技術,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手機等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以上這些設備與因特網Internet之間的通信,從而使這些現代通信設備與因特網之間的數據傳輸變得更加迅速高效。藍牙技術具有全球可用、設備范圍廣、易于使用的優勢。
藍牙耳機:第一個使手得到解放的部件,它輻射低、可以在不超過10米的范圍內人機分離。
無線鼠標、藍牙手機:在10米范圍內,只需戴上藍牙耳機,在汽車上或辦公室里就可無線接聽電話。藍牙手機不僅可以上網,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與手提電腦以無線連接,讓筆記本電腦無線上網成為現實;對兩個同時持有藍牙手機的用戶,可以互相通過手機交換名片、電話和手機鈴聲,還可以無線對打游戲。
藍牙手表:在手表與手機配對之后,手機播放MP3音樂的時候,你可以不用拿出手機,只要通過操作MBW-100的表觀就能夠實現對索愛音樂手機播放音樂或跳到下一首等操作。
2.3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簡稱VR),又稱靈境技術,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為基本特征的計算機高級人機界面。它模擬人的感官功能,使人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逼真性。
軍事上:能夠模擬戰場,采用虛擬技術后,士兵就可以在室內進行訓練,它的效果與在室外的效果是一樣的。士兵無需登機,也能感受得到突遇氣流飛機不穩,天氣突然變化等,與實際感受樣。
醫療上:虛擬現實應用大致上有兩類。一是虛擬人體,也就是數字化人體,這樣的人體模型醫生更容易了解人體的構造和功能。另一是虛擬手術系統,可用于指導手術的進行。
保護文物、重現古建筑:把珍貴的文物用虛擬現實技術展現出來供人參觀,有利于保護真實的古文物。山東曲阜的孔子博物院把大成殿也制成模型,觀眾通過計算機便可瀏覽到大成殿幾十根鏤空雕刻的盤龍大石柱,還可以繞到大成殿后面游覽。
2.4 增強現實技術
增強現實是在虛擬現實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是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或場景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從而實現對現實的“增強”。增強現實(AugmentedReality,簡稱AR)是近年來國外眾多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熱點之一。
軍事領域:部隊可以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進行方位的識別,獲得目前所在地點的地理數據等重要軍事數據。
汽車修配:修理工戴上這種技術的頭盔,可以精確汽車上各個零件的位置,能夠準確修理。
3 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3.1 信息產業帶動經濟增長隨著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進展,世界對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對于各個國家、地區、企業、單位、家庭、個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術已成為支撐當今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基石。
3.2 信息技術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信息技術代表著當今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信息的重要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的作用得以發揮,使人們能更高效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從而推動傳統產業不斷升級,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運行效率。
3.3 信息技術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信息技術在全球的廣泛使用,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結構與經濟效率,而且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鐘義信.信息科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4(7).
[2]王伯魯.技術起源問題探幽[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8).
[3]程芳真,謝茂清,蔡瑞忠.可視化計算與仿真支撐系統-VCS3[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
[4]張正德.美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經濟影響[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