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目前的地鐵建設過程中,確保其品質優秀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特別是防水項目其意義很是關鍵,在建設的時候,防水活動存在于整個的建設步驟力,從最初的項目開始一直到其完成,防水項目的意義都非常的關鍵。針對目前在建的項目中,通常是使用明挖措施等。假如要確保其運作之后,可以實現設計意義的話,就應該積極地開展防水活動,在確保建設速率較高的前提下,積極的開展好建設活動。
關鍵詞:地鐵;防水;明挖法;防水卷材;聚氨酯
1 工程概況
某車站設計里程為:K0+266.8~K0+497.2m,長230.4米。其沿途是綠地,這個道路是經過合理的設計的,其現在還沒有開始。在該站K0+266.8 的西側為礦山法施工,K0+497.2以東的區域是明挖措施.車站基坑深度一般為14.968~15.032m,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2 關于防水設計的原則
2.1 防水設計原則
2.1.1 在開展主體的設計的時候,要切實的按照如下的一些理念來開展活動,既要做到以預防為主,又要做到剛柔并濟,而且要設置多條防線,要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態來設置,要全部的布局。當漏水量低于設計規定的話,排水不會干擾到附近的地層的時候,才允許對進入主體結構內部的極少量滲水疏排。
2.1.2 設置結構的防水模式,也就是說將自防水當成是關鍵的要素,使用合理的方法來應對縫隙現象,提升抗滲能力,將縫隙的防水當成是關鍵點,而且要輔助一些別的措施來做好防水活動。
2.2 明挖法結構防水等級為一級,嚴禁漏水問題出現。
3 關于明挖的防水層措施
3.1 明挖主體的三個步驟
明挖主體共分為3個流水段,結合主體構造的建設步驟和進行的速率,建設防水層,對于所有的流水區域,其建設步驟是:底板→側墻→頂板。
3.2 關于其構造的防水規定
3.2.1 關于構造的防水規定
①迎水面結構采用防水混凝土進行結構自防水,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為S8。②對于防水層,其氣溫要掌控好,不應該大于八十攝氏度防。③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mm。④結構迎水面最大裂縫寬度不得超過0.2mm,背水面不得超過0.3mm,并不得貫通。⑤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
3.2.2 混凝土建設規定
①在澆筑區域不應該存在明水現象,如果存在的話,要積極的處理,不應該帶水活動。②要處理好模板,而且要保證它的剛度等是合理的,對于接縫的區域,不應該出現滲漏問題。最好是使用鋼材質的。③用來起到緊固作用的螺栓,在透過結構的時候要有非常合理的止水方法,最好是設置止水的鋼環。④要確保拌合勻稱,而且要保證其坍落度優秀。⑤積極地做好振搗活動,要保證灌注的下落高程控制在兩米之內。如果超過這個距離的話就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來治理。當分層次開展的時候,要確保其厚度掌控在一定的區間之中。⑥要想降低縫隙現象,就要掌控好材料的配比。⑦不應該在澆筑和輸送的時候,往里添加水分。⑧認真的掌控好材料的入模氣溫,如果是在夏天建設的話,最好是在夜晚的時候進行。而且要確保其內外的氣溫差值控制在二十八度之內。⑨合理的養護是防止其發生縫隙的關鍵緣由,對于上方和底板區域都要積極的開展存水養護活動。對于側墻區域要使用覆蓋層來開展養護活動,一般來講,其養護的時間要控制在十天之中,總的養護用時超過兩個星期。⑩假如使用上述的方法來開展防水活動的話。所有的建設縫間的構造不能夠大于設計規定的尺寸。
3.3 關于底板和側墻處的防水工作
3.3.1 熱熔鋪貼SBS卷材施工工藝
大面積滿粘采用“滾鋪法”,先鋪貼大面、后粘接搭接縫,此舉能夠確保鋪貼的品質優秀。
3.3.2 底板和側墻附加防水層
①底板、側墻附加防水層均采用4mm 厚的SBS 防水卷材,均采用“外防內貼“法鋪設防水層。②SBS 防水層采用雙層鋪設,其中迎水面一側的材料可以采用SBS II PY PE4 類材料,背水面一側的材料必須采用SBS II PY S4 類材料。
3.3.3 關于防水層的鋪筑次序和措施
①要在合乎設計規定的各個區域之中設置卷材。②如果管線等經由該層的話,要先設置這個區域的卷材,要使用滿粘措施規定。③鋪設底板大面防水層,第一層均空鋪在底板基面上,防水層幅面間的搭接寬度10cm,采用熱熔滿粘焊接,第一層防水層與陰、陽角部位的附加層熱熔點粘、條粘或滿粘。④鋪設第二層防水層,砂面向上.第二層防水層采用滿粘法與第一層防水層熱熔焊接,第二層卷材搭接寬度10cm,熱熔滿粘,第一層防水層搭接縫與第二層防水層搭接縫之間應錯開1/3~1/2幅寬,當做好底板區域的鋪筑活動共之后,要對其開展澆筑活動。⑤側墻表面的第一層防水層采用點粘或條粘法固定,第二層防水層與第一層防水層滿粘固定,其搭接的規定和底板區域是一樣的。規定其縫隙要合乎設定的標準。假如場地之中不能夠合乎這個規定的話,就要把預留區域的卷材卷起來以后再行處理。⑥對于預先設置好的搭接的區域,要使用暫時性的方法來開展保護活動,防止后續建設時對其產生負面效應。⑦側墻防水層應連續鋪設至頂板上表面以上43cm的高度。⑧施工縫和變形縫部位均應鋪設防水加強層,加強層采用單層砂面的防水層材料,砂面靠近結構外表面.加強層寬度為40cm,四周各10cm范圍內熱熔滿粘在已鋪設完畢的防水層表面,中間其余部分空鋪,以適應變形要求。⑨當做好側墻區域的鋪筑工作之后,除了要設置好防水區域以外,還要設置保護層。⑩預留洞口四周的防水層均需要采用厚度不小于0.8mm的鐵板進行保護。
3.4.1 關于基層的處理規定
對于基層表層的鼓出物質,要從底下就處理,而且在處理的地方用一些物質對其進行壓實活動。如果表層出現了凹陷問題的話,要將其中的表層處理好,然后清理干凈,當其干燥之后,使用一定的物質來壓實處理。如果基層上方存在非常大的縫隙的話,要設置防水層。
3.4.2 關于防水層的建設次序和措施
聚氨酯涂膜施工順序:
基層處理→涂刷底層涂料→增強層鋪貼→涂刷第一道涂膜防水層→養護→增強層鋪貼→涂刷第二道涂膜防水層→養護→涂刷第三道涂膜防水層→養護→檢查驗收
3.4.3 掌控好涂刷的次數
涂膜厚度為2.0mm的防水層,一般不應該低于四次。涂膜厚度為2.5mm 的防水層,一般要超過五次,底層涂刷聚氨酯涂料用量為0.2~0.3kg/m2,厚度為0.1~0.2mm;中涂每道用量為0.6~0.8kg/m2,厚度為0.3~0.5mm.
參考文獻
[1]GB 50157-2003.地下鐵道設計規范[S].
[2]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S].
[3]GB 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4]GB 50308-1999.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S].
[5]GB 50299-1999.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