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的模板項目是說新澆的成型之后的模板和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構造體系,在當今社會的建筑工作中,模板的意義非常的關鍵。其被大范圍的用于建設工作之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
關鍵詞:建筑施工;模板;安裝;質量控制
當前的建筑體的總數非常多,不論是民居亦或是公用的住宅,其設計一般是框架體系的。所以,模板項目就成為了目前建設中總數非常多,而且使用很頻繁的項目。它的技術規定和安全狀態等都是建設技術和安監活動的關鍵點。模板的類型有很多種,結合它的形狀能夠劃分成曲面和水平面的。結合其受力性可以分成承重的以及不可以受重的。按照材料分為木模板、鋼模板、鋼木組合模板、重力式混凝土模板、鋼筋混凝土鑲面模板、鋁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按照結構和使用特點分為拆移式、固定式兩種;按其特種功能有滑動模板、真空吸盤或真空軟盤模板、保溫模板、鋼模臺車等。
1 關于建設安裝活動
1.1 柱
單片預組拼柱組拼→第一片柱模就位→第二片柱模就位連接固定→安裝第三、四片柱模→檢查柱模對角線及位移并糾正→自下而上安裝柱箍并做斜撐→全面檢查安裝質量→群體柱模固定。
1.1.1 當裝好首柱的模板之后,布置暫時性的支撐體。
1.1.2進而設置后續的柱模,在它的縫區域設置兩毫米左右的海綿物質,這樣能夠避免滲漏現象發生。使用螺栓將其連接好,進而固定牢固。
1.1.3 結合上面的措施,做好了后續的安裝活動之后,就可以合理的連接到一起,確保其呈現出方桶的形狀。
1.1.4 從上到下布置套管,積極地做好支撐活動。
1.1.5 認真的分析柱子的豎向的位置變化,了解其截面等,而且要設置緊密。
1.2 墻體
安裝前檢查→安裝門窗口模板→一側墻模安裝就位→安裝斜撐→插入穿墻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掃墻內雜物→安裝就位另一側墻模板→安裝斜撐→穿墻螺栓穿過另一側墻模→調整模板位置→緊固穿墻螺栓→斜撐固定→與相鄰模板連接。
1.2.1 在下層外墻砼強度不低于7.5Mpa時,利用下一層外墻螺栓孔掛金屬三角模板架。
1.2.2 結合先水平墻然后豎直墻的安裝步驟,其可以分成正、負模板,將一個流水段的內墻正號模板按順序吊至安裝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棒按墻位置線及模板的起止線調整模板位置,對穿模板的對拉螺栓,并調節至大致水平,用托線板測垂直、校正標高,使模板垂直度、水平度、標高符合設計要求,采用鋼管就位后,立即擰緊螺栓。
1.2.3 合模前檢查鋼筋、水電預埋管件、門窗及預留洞口模框、穿墻套管是否遺漏,查看其方位是不是合理,其安裝的是不是牢靠,是不是存在斷面過多的狀態。在整合之前的時候,要將其中所有雜亂的物質處理好。
1.2.4 設置反號的模板,對其矯正處理,當其豎直之后再使用螺栓將其反鎖住。
1.2.5 對于內墻的外方要設置一個靈活的堵頭,其能夠使用木板等來設置。要確保縫隙是嚴密的,避免出現滲漏問題。
1.2.6 安裝外墻內側模板,按樓板上的位置線將大模板就位找正。
1.2.7 認真的查看鋼筋以及門窗等等是不是存在一些遺漏問題,是不是設置的精準合理。
1.2.8 安裝外墻外側模板,模板放在金屬三角模板架上,將模板就位、校正、緊固穿墻螺栓。
1.2.9 當正面的以及反面的模板都設置好之后,要認真的查看其接縫的地方是不是牢固的,進而避免其出現滲漏漿液的問題。要認真的查看所有的墻體是不是豎直的。
1.2.10 當設置好以后,要認真的分析其是不是緊密的,要查看其接縫處是不是牢靠的。
1.3 梁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復核→搭設梁模支架→安裝梁底楞或梁卡具→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側梁模→安裝另一側梁模→安裝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及腰楞和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
1.3.1 在設置該項支架以前的時候,第一層如果是土壤的話,要認真的對其開展平整活動,而且要做好夯實工作。要在支撐之下設置一個非常長的墊板,樓板5cm木方墊木,并且樓層間的上、下支座應在一條直線上;支撐一般采用雙排,間距一般以500~1000mm為宜,在支撐上方連固梁底短鋼管,在支撐之間應設縱橫水平聯結桿,根據支撐高度決定水平聯結桿設幾道,一般離地200~300mm處設一道,往上縱橫方向每隔1600mm左右設一道,并且與滿堂架子拉結,對于無滿堂架子或高度超過5mm和大體積深梁必須設置剪刀撐。要積極的查看,確保總體是牢靠的。
1.3.2 在支撐上調整梁底短鋼管,預留梁底模板的厚度,拉線安裝梁底模板并找直。梁底板應起拱,當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梁底板按設計要求起拱;假如設計沒有規定的話,其起拱的高度最好認真的掌控。要將模板設置好。
1.3.3 在底模處設置鋼筋,要設置好一側的模板,要設置外層的楞,要確保間距是合理的。如果高度大于六百毫米的話,要設置腰楞,并穿對拉螺栓拉結;側梁模上口要拉線找直,認真的設置,以此來避免不利現象發生。
1.3.4 認真的查看梁模的大小,和附近的模板要緊密的連接到一起。
2 關于模板項目的建設管控活動
2.1 其安全掌控中面對一些不利現象
2.1.1 重組(模)輕支(撐)
通過分析場地的具體狀態,我們得知,很多的場地的模板沒有做好支撐活動,像是間距太大了。首層支撐無通板、墊磚或碎木;有的高凈空(4m以上)的支撐體系只有一道拉結等。
2.1.2 沒有充足的模板建設的經驗
一些技術工作者和安管人員對于模板特別是那些大規模的都是按照經驗來開展工作。比如對標準層等的建設特征不是很明確。對于常見的模板的建設特征和技術規定的差別類型不是很明了,使用常見措施開展大模板的建設活動等。
2.2 關于結構建設中的梁板支撐問題
不管是常見的鋼板亦或是過去使用的一些木材,它們的支撐一般都是鋼材質的,在用之前,要對其物質的品質特別是扣件等處要認真的查看,防止不利現象發生。
2.2.1 標準層模板支撐
通常狀態中,第一層的地面是回填土,不管它是不是堅固,在活動之前的時候,都應該積極地夯實。按支撐軸線鋪5cm厚通長墊板,其長度至少能承受兩個以上支承點,然后按設計間距(一般不大于1m)搭設支撐桿、掃地桿,且“沿高度方向每2m內應設雙向水平拉結,拉桿端部應與堅固物連接、無堅固物時,應設剪刀撐”《建設工程施工安全規程》(DB13(J)45-2003)(以下簡稱《規程》)。進而結合設計的規定來開展組模活動。標準層。一般的結構設計情況下,標準層的支撐除通長墊板不做硬性要求外(板的強度達到要求),與首層是相同的。滿堂紅立桿縱橫水平拉結一般在距地面l.8m,雙向設置。
2.2.2 非標準層模板支撐
因為該層的模板和支撐等都有著獨特的性質,所以它的編訂和搭設等活動都是品質監管的關鍵點。
當超過四米的活動區域的話,它的支撐體系要經由合理的運算之后才可以明確,以此來保證建設品質優秀,保證活動安全。
此處我們要認真關注的是,模板和支撐活動中,要認真的結合相關的規定來開展。即當其安裝和拆除的高程超過兩米的時候,其懸空活動要有非常合理的活動面。當超過三米的時候,要設置腳手架。不應該站在支撐物質上活動。
參考文獻
[1]鄭皆義.淺談模板工程中的一些新技術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3(1).1.
[2]GB-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