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房地產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為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基礎條件。房地產的設計和建筑在實際的生活中受到各界的關注和監督。所以,房屋建筑的材料-混凝土的質量更加要嚴格把關,把人們的安全和國家的財產放到首位。混凝土的攪拌在做好普通的澆筑工作之后,還要做好模板、鋼筋質量和其它原材料的檢查和監督工作,文章在相關理論的支持下,結合現實狀況仔細研究并討論了相關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澆筑工作;鋼筋混凝土
1 混凝土對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恢復和發展時期,在這一時間段里,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關注的話題,也是國家資金大量傾向的方向;尤其是最近的幾十年以來,城鎮化腳步的加快更是為我國經濟發展指明了一條有效快速的道路,居民住房問題成為首要問題,房屋設計和施工方案已經不僅僅是上層管理者單方面的問題,也成為普通百姓關注的問題,建筑工程施工關系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每一個參與者都要認真工作,遵守有關規定,保證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失;加上房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為建筑工程的火熱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建筑工程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實地考察和原材料的選用,工程進度的監督都成為不可缺少的問題,都需要相關人員認真負責,減少或者避免損失。尤其是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水泥,鋼筋和沙子的選擇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不能偷工減料,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基石,只有它的質量和設計尺寸符合標準,才能保證施工進度正常進行,保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
2 混凝土設計和施工的具體要求
2.1 混凝土在設計方面注意事項
任何一個工程的成功實施,都需要設計師準確的設計來作為前提,混凝土的施工也不例外,不同地區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不盡相同,例如在氣候比較濕潤的南方地區,降水充沛,空氣濕潤,加上地下河流分布廣泛,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我們要充分考慮到混凝土的受潮性質,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多添加一些防潮材料,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對混凝土灑水的次數。在氣候寒冷的高原地區,混凝土的制造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盡量選擇氣溫比較高的春季和夏季,在一天的時間里,可以選擇上午和下午的時間段,避免氣溫過低帶來的損失。
2.2 具體澆筑過程注意的事項
混凝土在具體澆筑過程中,不是完全按照設計方案進行的,具體施工人員還要考慮到實際情況的變化和當地氣候條件的變化,這就強調現場監管人員必須認真負責,保證質量。這就要求:第一,施工人員把水泥、沙子和水等其他輔助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成功之后,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要保證澆筑的均勻性,防止出現裂縫現象。混凝土在機器的自由落體運動中,要控制好方向和速度,保證傾斜角度準確,使得落到地面的混合物能夠準確進入模板和模筒里,減少施工數量的重復。另外,在機器的施工中,也要注意振動器的正常工作,防止混凝土提前凝固。第二,混凝土在澆筑時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分成澆灌和搗石的。這一步驟的正常進行要按照國家和企業的相關規定,厚度要根據具體施工條件,在高層建筑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高、樓層數量多,產生的壓力很大,我們的混凝土質量要高于相關標準,在一般的樓層建筑物里,樓層之間的壓力和摩擦在規定的范圍以內,其質量符合先關規定即可。分層澆筑的時間間隔要準確計量,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避免裂縫的出現。第三,具體的澆筑過程中,不能忽視施工縫的存在。施工縫是指新的混凝土和以前混凝土之間的接觸面,該接觸面是整個澆筑過程最脆弱的環節,它們之間的融合或者分離關乎整個建筑物的質量。所以,為了保證建筑物整體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施工縫的監督和測量十分重要,施工時一定要連續澆筑。充分引進和利用相關方面的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保證澆筑時間的合理性。施工縫預留的位置。施工縫的位置既要符合建筑物的受力方向又要考慮到整個建筑物整體的美觀,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第四,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的事項。在混凝土澆筑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停止澆筑。①混凝土初凝并超過允許面積;②混凝土平均澆筑氣溫超過允許偏差值,并在1小時內無法調整至允許溫度內;③在澆筑過程中出現大雨或暴雨天氣。
2.3 混凝土的搗實
混凝土的振搗首先要根據設計混凝土的厚度來選擇振搗器,一般平面面積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應選擇表面振搗器,對振搗器面積尺寸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構件或厚大結構的混凝土應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操作時應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表面層混凝土拌和物振動過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動不足結構不勻;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動力能于振動器抽出時均勻填滿振動器留下的空間。振搗時間視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同時不再出現氣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現水泥漿時為準。插入點應均勻交錯排列,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只有遵守了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搗密實。
2.4 混凝土拌合物的養護
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須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而逐漸硬化。混凝土養護分人工養護和自然養護。自然養護就是在常溫(平均氣溫不低于5℃)下,用澆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適宜的溫濕條件進行硬化。人工養護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使混凝土強度增長,如蒸汽養護、熱水養護、太陽能養護等,一般用于預制構件的生產。現澆混凝土工程中多采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的覆蓋物要采用吸水和保水能力較好的材料如草簾、麻袋。為保證混凝土養護期間內的濕潤狀態,應每天不斷的澆水,只有強度達設計要求強度70%以上,方可停止養護。新澆筑混凝土早期失水嚴重,在澆筑后2~3天內應加強養護。
2.5 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時間早晚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轉率。拆模時間應根據設計要求、氣溫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而定。對非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會因為拆模造成損壞時,方可拆除模板。對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混凝土設計標號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對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
后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
2.6 混凝土缺陷修補
拆模后如發現又缺陷,應進行修補。對面積小、數量不多的蜂窩或露石的混凝土,先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洗刷基層,然后用1:2~1:2.5的水泥砂漿找平;對較大面積的蜂窩、露石和露筋應按其全部深度鑿去薄弱的混凝土層,然后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沖刷,再用比原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個級別的細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細搗實。對影響工程結構安全及使用工程的缺陷,應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參考文獻
[1]閆云.從建筑施工特點談具體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2008(17).
[2]鄭萍.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分析與建議[J].科技資訊,2008(22).
[3]尹萬才.建筑施工技術發展分析[J].